APP下载

炼化企业应急响应机制构建与完善研究

2020-09-10朱志勇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5期

朱志勇

摘 要:石油是一个国家的血脉,也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型国家,石油炼化企业有着重要地位,关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正常运转。石油炼制过程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此炼化企业的应急响应机制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本文对炼化企业应急响应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做出了一定讨论。

关键词:石油炼化;应急响应机制;安全管理系统

0 引言

我国是个用油大国,无论是人们日常出行还是企业运转,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成品油,我国每年都会进口或开采大量原油,并炼制加工成汽油、柴油、航煤等成品油。石油炼化企业往往规模庞大,人员众多,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炼化企业应急响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 石油炼化企业的特点和风险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耗油量都在不断升高,石油炼化行业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炼化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加工量从百万吨级向千万吨级迈进。石油炼化企业天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比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而且规模越大,危险性和危险程度就越高。石油炼化过程中涉及大量危险化学品,如石油、天然气、汽油、乙烯、丙烯等,存在着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石油炼制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高毒、剧毒物质,如苯、甲苯、氰化钠、硫化氢等,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毒。此外,经常使用的硫酸、盐酸、烧碱等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腐蚀生产设备,进而引起设备故障,造成危险[1]。

石油炼制过程复杂,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单元等操作涉及大量人员,对空间、温度、压力等都要很高的要求,工作人员的能力跟不上需求,导致炼制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失误,安全管理难度极高。石油炼化企业经常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改变工艺参数,改变工艺参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存在一定风险。另外,我国石油炼化企业的设备还不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设备老化较为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石油炼化企业的事故具有扩散性和连锁性,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影响整个炼制环节,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升级,处理难度巨大,造成的后果、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极其严重,因此石油炼化企业的应急响应机制尤为重要,一个全面、科学的应急响应机制可以防止事故升级和扩大,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减少公司财产的损失。

2 石油炼化企业应急管理体系

2.1 应急预案体系

一般行业的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和应急机制构成,石油炼化企业的应急管理主要反映在应急预案体系、紧急救援体系和规章制度上。应急预案体系是应急管理的总体预案,当发生生产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各部门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有着严格要求,需要熟悉整个石油炼制环节,分析、研判其中的潜在风险,对有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模拟、假设,并对事故的等级进行预判与评估,制定事故发生时最合理、最安全、最高效、经济损失最小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同时,应急预案体系中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重点覆盖到一线的执行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真实工作环境,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保证该方案的可执行性。

2.2 应急救援体系

针对事故发生时,因种种原因,工作人员被困或者受伤无法移动的情况,需要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和应急保障两方面,组织体系是自上而下运作的,有专门的负责人和管理者,当事故发生需要救援时,拥有极高的权限。组织体系负责集中指挥、制定营救方案、人员物资统一调配,规划营救路线、与地方政府、消防队等机构联系等工作。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要求简洁、高效、指挥通畅,能够将指令快速、准确的传递下去,尽可能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应急保障是石油炼化企业要常规性设立的一支专业应急队伍,专门负责抢险救灾,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炼化企业要对应急队伍中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保证他们拥有一定的危险识别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能够在保障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参与到紧急救援工作中。另外,炼化企业还要准备专业的应急设备,比如消防设备、防毒设备等,并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一些特大的石油炼化企业,可以制定区域联动制度,组织专业的应急队伍,比如消防队、医疗队等,建立应急仓库,存放消防车、呼吸机等专业设备,同时负责数个区域,保证灵活、高效。

2.3 规章制度

关于应急处理,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比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等,对事故应急处理中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准确的定义与划分。石油炼化企业应该以这些法律为基础,根据企业的情况和特点,制定完善、合理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汇报及反馈制度,做到权责统一,能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了解事故的起因和程度,从而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炼化企业要加强安全操作的宣传,加强对员工的科普和培训,要求工作人員有一定危险判别能力,掌握一定的应急处理手段,保证应急队伍的执行力。

3 炼化企业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善方式

石油炼化企业规模庞大,涉及部门和人员众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应急响应机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应对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还存在不断优化和改进的空间。

3.1 建立应急管理中心

石油炼化企业中,一些大型事故或大型突发事件,往往是由各个环节中的多个因素引起的,一个部门无法有效应对和处理。由于信息的缺失,各部门也无法准确判断事故的起因、事故的危险程度,甚至会产生误判的现象,容易错过最佳的应急处理时间,导致危险升级,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炼化企业规模庞大,部门繁多,一线工作人发现事故时,首先需要找到该部门的负责人或者技术人员,经过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核查,再继续上报,安全管理部门结合各个一线部门的反馈进行判断和决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警流程较长,反应时间慢,也有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期,面对大型事故,也不利管理层和应急人员的准备工作。因此,石油炼化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应急管理中心,负责直接收集各个一线部门的反馈,综合生产环节中的各种信息,以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对事故的危险等级进行判断。应急管理中心要采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要能直接联系到一线的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保证通信快捷、准确。在事故发生时,应急管理中心可以直接作为应急管理指挥部,指挥人员可以在应急管理中心对各个部门进行指挥与调节,保证应急处理的速度,将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3.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当事故发生时,一线员工往往是距离事故最近的人员,员工的应急措施将会对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拥有良好应急能力的员工可以有效控制事故的等级和扩散范围,并为后续的处理环节提供帮助。但是目前我国炼化企业对员工的应急培训还处一个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很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培训第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据调查,炼化企业中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要求每个员工掌握安全操作流程极为重要。第二要提高培训的细分程度,对管理人员、指挥人员、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培训,明确当事故发生时,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并教授员工专业的应急处理技能。第三,通过视频或以往事故的总结,提高员工的危险识别能力,使员工对事故的危险程度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并能做出正确处理。第四,炼化企业要多进行应急预案处置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事故发生时不会发生恐慌、混乱等现象。

4 结论

石油炼化企业在我们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维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正常运转。炼化企业规模庞大,工序复杂,涉及很多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易燃易爆品,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炼化企业应该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对员工应急能力的培训,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保护员工人身安全,降低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吕品.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安全应急监控和预警管理系统的设计[J].石油化工自动化,2020,56(0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