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新思路

2020-09-10张凤梅王方东王旗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

张凤梅 王方东 王旗

摘 要:本文对废水处理设施监管的主要内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新调整排污收费、加大对相关设施的巡检力度、提升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企业废水处理的宣传教育、拓展监管方式这些废水处理设施监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废水处理设施;监督管理;定期巡查

0 引言

在落实废水处理设施监管工作中,需要准确掌握污水处理及相应设施的现状问题,第一时间落实整改,并指导相关企业完善废水处理措施及设施维护。

1 废水处理设施监管的主要内容分析

在废水处理设施监管工作中,要求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展开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巡查。实践中,需要着重对项目区污水管、项目区管网与泵站、主要河道干管、连接线管网、垃圾处理厂管网、区域内水务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处理后水质等展开检查。同时,需要结合巡查结果形成水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为相关企业提出排水、废水处理、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 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监管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升,废水处理设施配置与监管工作愈加成熟,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废水处理设施监管方面,需要展开进一步优化调整。当前,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监管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排污与治污费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对废水处理设施的巡检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偏低、对企业的废水处理行为及设施配置与运行的指导水平不高、监管方法的多样性不足等等[1]。对于废水处理设施监管工作来说,其核心目标在于降低污水随意排放问题的发生概率、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就要求着相关监管人员在真实掌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基础上,为相关企业提出排水、废水处理、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指导,促使其废水处理及设备启用行为更加规范。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上述工作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换言之,废水处理设施监管并没有发挥出其对企业的指导性作用。

3 废水处理设施监管的优化策略探究

3.1 更新调整排污收费

现阶段,相比于污水处理所需要消耗的费用,我国的排污收费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宁愿支付排污费用,也不愿意在废水处理设施上投入资金。换言之,排污与治污费之间的比例并不合理,由于排污费用的收取计量标准过低,导致废水污染问题的发生概率难以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此同时,污水集中处理的压力大幅增加。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应当对排水收费展开合理调整,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污水收费制度,促使废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提升,降低废水排放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2 加大对相关设施的巡检力度

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暨环境管理工作,为我国的工业企业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手段。在环境执法中,一旦查处相关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条例,就意味着触犯了国家法律。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相关监管人员必须要加大巡检力度,在保证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巡检)次数与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抽查、暗访(不定期巡检)的频次,消除企业的侥幸心理。同时,要对区域内的企业实施全天候动态监管,增强对企业废水处理行为的常态化监管,保障废水处理设施始终处于有效运行的状态下[2]。

3.3 提升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废水处理设施操作的技术含量较高,操作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着废水处理的效率。基于上述情况,每个企业应当配置专业、负责任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维护废水处理的稳定效果,确保废水处理切实达到排放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要求相关企业,特别是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在内部设置专门的废水处理设施操作岗位,并对操作人员的年龄、文化素养等展开重点要求与考核。一般来说,废水处理设操作人员的年龄不得高于50岁,且文化程度需要达到初中以上。同时,相关企业必须要对操作人员展开岗前培训,当其通过环保部门的培训考核后才能够正式上岗。在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工作中,也要强化对相应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丰富其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促使其专业素养得到增强。

3.4 加强对企业废水处理的宣传教育

在废水处理设施监管工作中,需要对企业展开宣传教育,促使其明确排水、废水处理、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法律法规要求,并依照规定进行废水处理以及相关设施的操作。在环境监管开展的同时,可以在巡检时对企业必须遵循的规定与要求进行宣传,为企业展开废水处理、设施操作与维护工作提供指导。

当前,要求企业建设的废水处理设施总体满足以下几项条件:第一,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应满足《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的要求。第二,废水处理设施选址应符合规划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宜靠近生产车间,废水可自流进入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有良好的排放条件。第三,废水处理设施总体布局应按照处理工艺和流程布置建(构)筑物及设施,建(构)筑物及设施的间距应紧凑、合理,并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3]。通道设置宜方便维修管理及药剂、污泥运送。第四,废水处理设施应将管理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将污泥区和进水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第五,废水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重力流,需要提升时应设置相应的提升设备,废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位,宜高于受纳水体的常水位。第六,废水处理设施内管道复杂时宜设置管廊,管廊设置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第七,废水处理设施应做好防雨工程,有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同时厂区内建议进行雨污分流设置,避免雨水与污水混杂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

3.5 拓展监管方式

3.5.1 基于污染源的远程监管

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检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达到避免废水污染的效果,但是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废水处理设施监管的作用,难以完成废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源头的实时性监控。针对这样的情况,应当在保留现有废水处理设施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污染源的远程监管,建设起污染源联网监控系统,将管理区域内所有的重污染企业纳入远程监管网络系统中。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监管人员可以随时依托显示屏查看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废水排放情况、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值等等,促使相应企业在24h内均处于有效监控之下。并加强废水在线监测设备的质控手段,来确保废水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与精确度。

3.5.2 引入公众监督

为了缓解环保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废水处理设施监管工作中可以引入公众监督的形式,加强公众参与。实践中,针对区域内重点企业的废水处理情况及相关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管,可以聘请义务监督员实现环保监督力量的强化,促使环境监管工作进一步延伸,确保现实问题能够得到迅速解决。

4 总结

综上所述,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废水处理设施配置与监管工作愈加成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废水处理设施监管方面,需要展开进一步优化调整。通过更新调整排污收费、加大对相关设施的巡检力度、提升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企业废水处理的宣传教育、拓展监管方式,实现了废水处理设施监管工作的强化,体现出了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敏,许枫,宋小燕,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优先控制区域识别与监管策略[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 (12):5368-5376.

[2]郭治鑫,邓婷婷,董战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政策框架研究[J].环境保护,2019,47(13):47-52.

[3]蒋富海,喻正昕,袁安江,等.某洗毛(绒)产业园区污水分级治理及协同监管的实践应用[J].给水排水,2019,55 (01):59-65.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分析
新时代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完善排污许可制度是环境监督管理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