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2020-09-10林凯
林凯
摘要:在多年的发展中,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技术优势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了强势的入侵和覆盖,互联网金融也凭借其先进技术手段,以客户为中心,迅速打开销售渠道,成就独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探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2013年6月7日,阿里金融公司旗下的余额宝正式出现于市面,随后余额宝借助支付宝的电商平台迅速壮大起来,这标志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无疑对国内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而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国内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改变其所处的市场环境。
一、互联网金融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方法,而是以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的手段,促进融资行为,成为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但尽管如此,也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在金融服务的方式上发生转变,是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产生的一种网络延伸[1]。此外,互联网金融还有另外一个核心,即互联网金融思维经营理念,凭借开放、平等、协作与共享的互联网金融思维,与传统金融业务进行融合,形成新的产物,更注重客户为中心,考虑其体验,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为商业银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首先在客户准入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掌握贷款客户更多的信用与资产情况,掌握资本市场的需求以及潜在客户的信息,但从传统的获取方式来看,这些数据必须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其中还难以避免潜藏信息不真实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云计算应用和大数据分析,能够促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比商业银行更便捷和节约成本的方法实现目标。互联网金融还能借助痕迹处理的技术,以网络端客户浏览与消费痕迹获取客户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更高。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金融企业还能通过网络行为跟踪技术对客户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掌握客户动态信息的状况,解决长期以来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次在产品营销方面,商业银行可利用自身网点优势达到宜传的目的,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便捷性提升,同时还能确保推广营销产量的多元化、批量化和综合化。再者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一向来较为保守和传统,还受限于人力物力的因素,互联网金融企业则不痛,通过挖掘和利用数据,采集客户大数据信息,利用各种交易记录等现代化信用信息为不同客户创建信用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控制金融风险。最后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过去商业银行因客户信息获取难度较大,难以控制中小微企业的准入标准,自身也承担较大的风险,存在大量拒优质客户于门外的情况,互联网金融则能利用大数据、微贷技术和云计算,有效控制风险,对违约客户在网络平台上公布惩罚信息,提高违约成本等。
(二)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如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经营理念被更新,转变为开放、平等、协作与共享。其中开放是互联网精神首要的特征,可以完全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以延伸性的生态系统存在,个人或单个行亚无法开展或完成的金融服务都能利用互联网解决。平等也是互联网金融的理念,表示互联网应用下人们交流、分享、交易行为都基于平等的原则,这种平等不仅仅是金融活动中交易双方的地位平等,还包括可使用的权利和服务,没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协作精神表示任何一个单位成员都能接收互联网信息,也能在网络上传播信息,在互联网金融中,协作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并非单独发展,而是有大量合作机会,要力争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双赢。最后的共享精神则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对中央银行而言,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更有助于监管体系的建设,将传统风险降到最低;对商业银行而言,信息共享則是日后开展各项业务,实现共赢目标的基础。
(三)拓展商业银行的销售渠道
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在不借助物理网点的基础上全面实现网络营销,完全突破商业银行传统营销渠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还打破了商业银行准入壁垒。商业银行传统实体渠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已无法满足客户支付结算、融资、理财上全新的消费习惯,这会导致客户更倾向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这样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加大对手机银行与支付业务的利用,创建自己的电商平台,改变和拓展销售渠道。
三、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冲击商业银行的金融地位
首先是对金融中介角色产生的冲击,商业银行在金融系统中一直以金融中介的角色存在,原因为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支付中介职能、资产清算责任以及具备的改善市场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比如因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及P2P网络借贷等新兴金融模式的出现,资金拥有者和资金需求者可不依靠商业银行就能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客户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将资金意愿进行共享,以智能匹配的方式进行匹配,双方就能根据对方的信息选择交易。再如大数据与计算等技术的使用,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取信息的优势显著,不但能确保信息获取成本的低廉,还能降低交易成本,但商业银行的成本会更高,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金融中介的职能[2]
其次是对支付中介地位产生的冲击。过去传统的金融模式中,商业银行为产生支付行为最重要的手段,但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实施以后,便意味着商业银行对支付中介职能造成的垄断被打破,其依赖的盈利模式也将被持续分流。客户应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时,可以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选购商品,再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客户的资金也得以保存,还将享受发货、物流、支付等信息提供的便捷,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规模持续壮大。有研究显示,虽然这两年与早些时段相比,第三方互联网交易规模增幅有所减少,但其增长速度依旧大大高于商业银行同期业务增长的幅度[3]。
(二)冲击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收入来源
经营模式方面,互联网打破了商业银行资金支付垄断的地位,快捷支付的业务更能受到受众的喜爱。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垄断格局也被打破,互联网金融以传统商业银行忽视的小额信贷为突破点,以P2P网络信贷和非P2P网络信贷的方式快速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纳入受众群体,借助网贷平台,交易双方不但能快速匹配,实现借贷业务,还具有操作便捷的优势。收入来源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利差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而受到互联网金融影响,其支付结算业务、投资理财业务、融资业务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冲击,越来越多基础客户被动摇。比如P2P网贷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P2P网络贷款的收益较高,手续简单,大量客户进入,在分流商业银行客户总量的同时,操作流程简化。再如第三方支付发展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由于第三方支付手段发展起来,支付平台逐渐盛行,越来越多客户抛弃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直接实现网络支付,也不需要借助网银盾等物理工具操作。
(三)冲击商业银行的监管地位
互联网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处于不断优化升级,更新换代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这在传统金融领域是巨大的潜能及优势,但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导致更多金融问题的出现,引发不同程度的金融风脸。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首先表示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支持,随之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最大程度遏制各种金融风险发生,避免因为监管不力引发行业内部的混乱。结合互联网金融出现的各种问题,相关监管部门明确地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到金融监管范围,创建新的风险评估机制,结合上层政策进一步强化监管的力度,但是这个过程依旧处于摸索的初期。
四、商业银行面向影响的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强电商平台的建设工作。当前人们消费习惯已由线下消费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模式,在互联网沉淀海量有效信息,确保收集客户信息的过程更为灵活。而商业银行也应掌握客户偏好、习惯、信用等信息,解决自身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选择性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搭建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如线上线下融合生态金融服务体系、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利用错位竞争优势、谋求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其次,拓展商业银行营销渠道。实体渠道方面,要依托行政区域划分建设网点,拓展存、贷、汇等金融服务,使得硬件设施成为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在虚拟渠道方面,加强对移动支付APP、网上银行、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建设工作。最后,要注重客户的体验感,发展互联网思维。积极从客户角度出发,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按照客户需求开发设计新产品,创建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方式。此外,商业银行还需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风险防范与监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要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平台优势,强化专业队伍培訓,做好防范监管工作,确保推出的服务与业务与客户需求相符,才能减轻影响,谋求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芬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4.
[2]李张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2016.
[3]侯彩凤.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安徽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