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师工作室”到“名师共同体”
2020-09-10叶燕芬
摘要:在近年的各级师资培养进程中,名师工作室这种“师徒制”方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这种经典的“师徒制”中,充当教师职责的“导师”在教与导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欠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即“教学做合一”。为此,笔者认为由“名师工作室”向“名师共同体”的转轨,更能满足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名师共同体 评价激励
一、“名师工作室”的利弊审视
“名师工作室”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平等共事的氛围。但从根本上看,还有着某些弊端的影响,如:
1.经验式培训——不够与时俱进
在名师工作室中,“师傅”似乎没有了,但领衔的名师还是存在着“师傅”的身份。当然,名师的教学经验是青年教师的一种财富,但若拘泥于此,经验也可能成为束缚青年教师成长的羁绊,让富有活力和闯劲的青年教师失去个性,会显得“老成有余,朝气不足”。“师傅”往往根据青年教师普遍成长的规律,用旧式的标准凭经验开展培训,这让知识结构与时俱进的许多新时代青年教师重新走入框框,显然是不适合新时代青年教师的学习需要的。
2.指令式培训——忽视个体差异
在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培训中,更多的是根据导师要求来确立学习主题。要么导师自身办讲座、示范教学,要么请专家、教授讲学,要么学员上课评议。学习期间,均是以导师、专家的“训导”“指令”为主,即使是学员的即兴评议与发言,最后也是以导师专业的“一言堂”定性。在现行的“名师工作室”模式中,更强调的还是给年轻教师“指令性”补短,而不是激发与培养青年教师“展个性”“突优势”。
3.单一式培训——整合力度不够
许多名师有着丰富的本学科教学的经验、素养和专业能力,但是他们也可能会存在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不强、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能力相对较弱、跨学科知识整合有一定局限等问题。导师往往忽略青年教师学历比较高、学科知识的新鲜程度高、跨学科能力强、计算机、外语水平高等优势,只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做单一的本学科培训,这与新时代教师的培养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成为“名师工作室”的短板。
二、“名师共同体”的意义建构
在新时代,呼唤符合时代教育需要的培训方式,呼唤凸显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及个性需求的培训方式,呼唤民主平等、合作共赢有实效的培训方式,这都需要在“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成立名师发展共同体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于是,围绕一个共同目标组建团队,团队成员合伙共建、地位平等、共同成长的“名师共同体”成了我校教师发展的新载体。陶行知先生曾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因此,“名师共同体”中,原来的 “导师”,只是暂时被推举为共同体的组织者,他们也需要与其他成员一起共学共研,共同成长。在这一组织中,没有师徒辈分,没有资历深浅,所有教师“各显神通”,共献智慧,共促发展,共同奔向“名师”的发展目标。
为此,学校组织了“醇美语文名师共同体”“1+1数学名师共同体”“ENGLISH TEAM”“CS信息技术教师联盟”“科学世界名师共同体”“哆来咪名师共同体”等合伙共建的24个名师共同体。
三、 “名师共同体”的推进策略
1.更新理念,树立共事共享意识
毫无疑问,由“师徒制”向“名师工作室”的转轨是一大进步。它颠覆了“师”“徒”的绝对化和不可避免的某些“師”与“徒”的封建尊卑关系。“名师共同体”成员在专业研修层面上平等互助,共学共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形成校长室——教学研究中心 ——名师共同体三级运转网络体系。每个名师共同体中既有经验丰富、业绩卓著的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更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大家更新成长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共同树立合作共建、互学共进意识。
2.梯队建设,形成共学共进生态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原有的“名师工作室”省、市、区、校四级梯队的基础上,形成共学共进生态。在“梯队建设”中我们特别强调了“名师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各成员间的共学共进,以平等、民主、互助的姿态,各展所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推进教育、教学的研究和个体的专业发展。
省级层面以“浙江省叶燕芬网络名师共同体”为基础,使大家在平等互进的“线上线下”立体研修模式中共学共进,切磋提升。市、区级层面以市、区“学科新秀”“名科强组”等为基础组建团队。校级层面通过自主报名、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若干共同体团队。每个团队以“学科+共同体成长工坊”的名字命名。不同梯度、不同学科的联盟间还可以相互交叉、联动研修,以多种形式互助共赢。
3.评价激励,形成循环发展体系
(1)有序公转,在团队主题活动中评价激励
“共同体”团队成长需要依托一定的发展平台。学校积极搭建“共同体”长效发展平台,促进“名师共同体”落地、生根、生长。其中,学校学术节成为“名师共同体”集体研修学习的主平台。各届“学术节”设立专家引领、课堂拉练、技能比武、读书交流等“公转”活动,让各共同体形成良好的互学、互比,共研、共进氛围。如 “读书擂台”中开展的“同读一本书,分享新观点”活动成为校内最有效“公转”方式。各“共同体”在分散研读、观点碰撞的基础上,参与学校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并在阅读分享中评比出“学习型”名师共同体,以“奖励新书”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环。此举不但有效夯实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同时激发了团队专业研修内驱力,还形成了循环上升的发展体系。
(2)高效自转,在共同体研修活动中螺旋上升
“共同体”的研修更多着眼于日常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期初,各名师共同体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科特色,确定研究主题,规划学期研修目标和具体活动计划,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根据各名师共同体的研修计划,列出全校“菜单式”自主研修方案,引领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到“名师共同体”的各项活动当中。各校级名师共同体均高效自转,自主开展教学课例研讨、课题渐进研究、拓展课程开发等研修活动,使每位教师在各自的“共同体”研修活动中螺旋发展。
四、“名师共同体”的成效初现
以“名师共同体”的方式替代“名师工作室”,把师傅对徒弟之间的单向度发展转化为全体学员平等互动、合作共赢的多向度发展,真正将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引向全景式深入。其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共生
3~5名专业志向相同的教师在一起做专业研修,取长补短,共同生长。如“醇美语文名师共同体”由4位成员组成,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组织者陈老师是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策划校本课程《学史崇德》的整体框架和各章节的内容安排;成员胡老师是越城区教龄五年内的“情满课堂”综合素养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有一定的学科素养和教学经历;林老师和吴老师虽都是只有一年教龄的新教师,但是她们两位信息技术能力较强,学科整合有一定的基础。这个共同体团队在短短的一学期时间内,各扬其长,开发了拓展性课程《学史崇德》的微课(该微课程将参加省级评比)。这说明新教师也有特长,可以弥补老教师的某些不足。不同履历的教师是完全可以平等共生的。
2.共研
在教育教学的难点突破中,“名师共同体”很好地发挥了互帮互学、高度协作的功能。如在学校的智慧课堂突破进程中,“数学1+1共同体”的共研效果尤为突出。组织者王老师接到“运用平板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修主题后,非常犯难,自己对平板也认识不足,没有尝试过智慧课堂的实践应用,如何引领团队成员是个难题。教龄一年的张老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强,实习时对数学智慧课堂略有涉及,于是她主动请缨,要求由她带领“共同体”突破这个难题。区级优质课获得者王老师与青年教师李老师都希望尝试上研究课。这样,由领衔人张老师担任总协调,青年教师王老师、李老师上研究课,组织者王老师作为课堂总顾问的“共研”组织形成。在这样的“轮值引领”共研制度下,实现了教师共同成长。
3.共振
我们发现,“名师共同体”在运作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常常会发生共振效应,并且在不同的磁场中越振越频,越振越强。如“语文大阅读共同体”的研究课题《四年级基于教材整本书阅读》即将结题,共同体成员中青年教师设计了“好书导读课”“阅读推进课”“阅读分享课”三种课型公开展示,中年教师吴老师以“观点报告”的方式在全校语文教师中分享与推广。
“备课要有引导学生读书的自觉”“课外阅读指导要循序渐进”“阅读方法指导要多样、具体”“到底要不要读经典”“统编教材如何将课内外阅读整合起来”……“共振”效益不但在“语文大阅读共同体”中发挥作用,还引起了全体语文教师的共振。
4.共有
名师共同体成员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共学共研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有高尚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名师共同体”不但积累了大量生动的研修资源,而且也获得了课堂、课题、课程等方面的高效益的研修成果。如在依托校本文化开发的 “崇德”系列校本课程过程中,各个“名师共同体”均以自主申报的方式认领任务、自主开发。到目前为止,《学史崇德》《学诗崇德》《学艺崇德》三门校本课程均编印了各自的校本教材,出台了课程实施方案,还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其中,《学史崇德》已获得绍兴市级精品课程。《学技崇德》《学理崇德》课程也已进入开发程序。
5.共进
“名师共同体”专业成长机制的践行,青年教师有了“用武之地”,发展更自信,在“共同体”中老教师的浸润式影响下更脚踏实地;中老年教师有了危機感,倒逼自己学习新“武器”,更新教学手段。学校评比“应天五星名师共同体”,奖励全面发展的联盟团队;评比“奋进名师共同体”“创新名师共同体”等,奖励有目标、有朝气、有潜力的联盟团队;评比“和美共进奖”,奖励发展优良的共同体成员。
从“名师工作室”跃到“名师共同体”,充分调动起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观能动性。使全体教师在合伙共建、地位平等、共同成长的“名师共同体”环境下寄托新追求,开拓新局面,实现新自我。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陶行知谈教育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2]何灿华.名师工作室里的教师合作[J].上海教育科研,2013(12).
[3]汪燕.名师工作室:让教师以团队的名义成长[J].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7(7):47-50.
[4]魏书彬,杨雨,陈加柱.“名师工作室”引领下教师教育培训形式的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6):99-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