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生体能训练策略
2020-09-10孔德菊
孔德菊
摘要:探讨初中阶段体育学生体能训练的策略,需要先找到当前的体能训练中存在的症结所在,并且有针对性的展开策略与讨论,推动高效体能训练的展开。就当前的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关注,体能训练作为一项基础内容,存在着基础建设限制、学生参与度不高、学校重视度不足等问题。针对已有问题做出讨论,应当关注到学生学习兴趣养成、重视程度提升,以及课程设定的调整等,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体能;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提升体能,以“健康第一”的原则为指导,全面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针对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观察,可以发现,较为基础的体能训练反而成为学校、学生等忽视的部分,由此,在组织教学中,应当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为学生的体育建设做出铺垫。
一、提升对体能训练的认识
提升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是体能训练展开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作为校园层面应当思考与关注的。在我国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组织的侧重点都在于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训,但是对于基础性的体能训练项目,转化为慢跑、准备操等基础形式,渗透于每节课中[1]。正是由于这种“渗透”,学生既对体能训练习以为常;又认为体能训练可有可无。转变对体能训练的认知,提升对体能训练的关注,做出宏观的内容、目标等的设置,设置系统的体能训练体系等,实现对体能训练的重新构建[2]。
二、创新体能训练项目
当前初中体能训练中,存在着内容刻板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寡淡等问题,初中体育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体能,必然要关注到训练项目的创新。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出训练项目的创新,例如,以跳远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此时不妨运用闯关游戏的形式,将跳远的项目转变为轻松的娱乐活动。创新体能训练,需要有形式的创新与背景的包装。除了基础的形式创新,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完成任务。或是发挥体育的竞技性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赛,如接力赛、3V3的篮球赛等,这些简单的比赛项目学生比较容易参与,还能适应学生的心情。除此之外,大胆的创新,还在于能从学生生活中挖掘素材,如将流行歌曲作为背景,设计恰当的体操以配合;再如在重大体育运动会展开时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一同追体育明星等,调动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等。
三、明确体能训练目标
体能训练的目标是什么呢?一是调动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为深入的体育学习做出铺垫;二是基于“健康第一”的目标,提升学生的体能,以达成健康目标。当明确了体能训练的目标,教学实践也才更有了方向。基于目标之下的分析,需要对当前的体能训练工作作出的反思是:体能训练应当是个性化的。每位教师所带的班级有班级整体的体能特点,每位学生也应当有属于自己的训练目标。作为体育教师,在接手一个班级时,应当通过较为普遍的、基础性的体能测验,摸清学生的体能情况,在几次策略得到稳定数据后,开始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分层次的体能目标,将体能目标再次细化,尽可能将宏观的、抽象的目标做出转化,使每位学生都能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将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一些学生800米跑能按要求完成,但是到了50米跑的时候,就总是不达标,这实际上反映的是该学生的爆发力问题,应当在训练中加以调整[3]。那么,当一段時间后,学生的50米达标了,自然就能看到一系列训练的结果。
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体能训练是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基础环节,正如同在每节课之前需要做准备运动,以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出准备,避免关节受伤,看似动作简单、单调重复的内容,却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即使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经常的重复也会导致学生的枯燥感,甚至抵触。对于初中体育而言,事实上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体验,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对体能训练中,需要从学生本身、学生的生活找寻灵感。除了创新组织形式外,再次回到初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将体育运动传递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才能引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自主关注。事实上,体能训练可以理解为对学生体能的提升,当代学生体能普遍弱,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对体育运动参与少,体能训练通常较为枯燥、辛苦,进而产生抵触、畏难等心理。
五、做出科学的评定
由于学生的体能与年龄、性别、个人体质等有紧密的关系,很难做到“一刀切”的评定,即使同样的训练,也很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体能测试的评定,应当是个性化、过程化的。所谓个性化,是指每位学生都需要以自身为标准,看到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进步;过程化,是指关注到学生训练的过程。既然不能以统一的结果为评判标准,那么参与的过程必然成为关注的重点。将学生的体能训练评价,置于日常中,关注到学生参与到体能训练的过程,观察学生采用的方式,完成的情况等,做综合的评定。这里也有一个有待教师探索的课题,即教师可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记录学生的测评结果,做出科学的评定,以客观的数据对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等,真正做到科学、人性等。
体能训练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基础,是针对学生基础的体能素质做出的调整,也是体育活动的基础所在。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也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逐渐做出调整与转变。
参考文献:
[1]刘世望.新课改下初中生体能训练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4,21 (6):98-99.
[2]孙茂伟.初中体育课学生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3,19 (8):48-49.
[3]郝胜坤.团队凝聚力的现状及构建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6,21 (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