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2020-09-10何政国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何政国

摘要:初中和高中是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做好这两个阶段的衔接教学十分重要,尤其是数学学科。高中数学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之上,这两者的衔接并非两个不同学习阶段的过渡,而是教学内容的深入。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抽象性、灵活性、综合性更强,若是不做好衔接教学,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而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与高中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文章就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践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直观,而且程度较浅、难度较低,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数学知识更加抽象、难度更高,学生若是使用过去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应高中学习环境。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者,无论是初中数学教师,还是高中数学教师,在做好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的同时,还要站在全局高度,以促进学生长远、全面发展为导向展开衔接教学。这就要求初高中数学教师找准衔接关键,再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衔接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很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面对更加抽象、灵活、复杂的数学知识,产生畏惧,甚至排斥、抵触等各种不良心理。为了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驱动力,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产生渴望、期待等心理,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阶段。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新环境带来的各种不适应,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畏惧、排斥心理,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新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所以,初高中数学教师要抓住“兴趣”这一衔接点,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工作。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学情,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爱好等特点,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法、生活情境创设法、游戏教学法等。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容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耳闻,又能目睹,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如,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含有丰富的教育意义。以函数为例。函数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如系统分析与决策、运筹与优化、统计与概率、利息与利率、股票与债券、存款与保险等,这些均会运用到函数。无论是初中数学教师还是高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函数的知识时,可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熟悉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数学学习兴趣。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讲解,提升学生环境适应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相对于初中数学知识难度更大,这也是很多初中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一直表现较好,但进入高中之后逐渐落后于他人的主要原因。要想做好这两个学习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初中数学教师还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若是将数学知识比喻成“鱼”,数学教师比喻成“渔夫”,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捕鱼技巧”。无论是初中数学知识这条“小鱼”,还是高中数学知识这条“大鱼”,只要学生掌握“捕鱼技巧”,均能有所收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活的人才教育并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将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面对任何数学问题的时候均能做到从容应对。这样,即使进入高中,面对难度系数更大的数学知识,学生也能有效学习。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掌握适应新环境的技巧,在面对任何新问题、新知识时均能从容应对,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中学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用字母表示数思想、分类思想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反比例函数的时候,可以立足文本知识,渗透“分类思想”的讲解。在分析有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数学问题时,经常需要分类讨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题目进行分类分析,使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同样,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师在讲解幂函数、指数函数等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渗透分类思想,引导学生分类讨论与幂函数、指数函数有关的问题。这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均能做到从容应对,这是实现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有力手段。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进入高中后从容应对新的环境,获得稳步提升奠定基础。而在高中阶段,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因此,为了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工作,初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课前预习习惯。中学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难度系数较大,学生若是课前不预习,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脚步。学生如果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即使进入高中,面对难度系数更大、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强的数学知识,也能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做到充分吸收,这可以为学生的听课效率提供保障。其次,课堂做笔记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难点、重点以及疑惑点,这样学生在课后复习时有参考依据,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学生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即使进入高中后,面对容量更大的数学课堂,也能通过课堂上做笔记、课后有针对性复习的方式做到充分吸收。此外,还有课堂提问、课后复习、认真审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工作中均需重点培养。學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依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获得稳步提升。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教师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初高中数学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衔接教学,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衔接教学的实际需求展开教学工作,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段振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4):59-61.

[2]郑敏惠.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J].教育观察,2019(17):123-124.

[3]刘桥连.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72.

[4]蒋智东.让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一部分[J].中学数学月刊,2014(11):10-11.

[5]徐静.承初中之基础,启高中之能力——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159.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也谈初高中衔接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