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似曾相识燕归来

2020-09-10科普游子·满天星老师

天天爱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燕燕儿雨燕

科普游子·满天星老师

在屋檐下做窝的燕子可不止一种,最常见的是家燕和金腰燕。

身穿“燕尾服”的家燕

这种学名为家燕的鸟类在全世界分布很广,它的模样就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燕子的模样。

家燕上体蓝黑色,闪耀着金属光泽,喉部鲜红,腹面白色。家燕的喙部短而宽扁,口裂很深,嘴巴看起来虽然小小的,但却可以张得很大。家燕有一双狭长的翅膀,张开后像两把小镰刀,尾呈剪刀状分叉,形成典型的“燕尾”。

身系“金腰带”的金腰燕

金腰燕的体形与家燕相似,但其喉部为灰白色而非鲜红色。形如其名,金腰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腰部长有金黄色羽毛。

家燕和金腰燕的飞行技巧都很高超,它们常贴着地面飞行,而且能够一边高速飞行,一边觅食,如果遇到障碍物,便急速拉升或左右闪躲,十分轻巧灵活。

比比谁“拙”谁“巧”

我国民间有“拙燕”和“巧燕”之说,那家燕和金腰燕谁“拙”谁“巧”呢?公布答案之前,让我们先去看看它们的家吧!

·“房屋构造”有别·

家燕的巢是碗状的,属于全开放式的“露天体育场”;金腰燕的巢则呈囊状,只留下一个很小的管状开口,以方便出入,相当于高级的封闭式体育馆。

·生活方式有异·

家燕在巢口排便,粪便会直接落在地上,有家燕筑巢的屋檐下常能见到一片片粪污;金腰燕会先在巢内排便,然后再将粪便清理出去。

看到这里,你能得出自己的答案了吗?没错,“拙燕”正是家燕的别称,而“巧燕”当然就是金腰燕喽!

燕子如何造家?

家燕、金腰燕是如何筑巢的呢?

1. 先从湖泊、水塘岸边衔取泥块以及麻、线、草根等短纤维,再混以唾液,做成一个个小泥丸。

2. 将小泥丸从巢的基部开始,向上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

3. 再衔取干燥的细草茎和草根,用唾液将干草粘铺在巢底,做成“席子”。

4. 最后,在巢里铺上一层植物纤维、羽毛等,打造一张柔软舒适的“床垫”。

燕子只有通过不辞辛苦的劳作,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鸟巢虽小,但来之不易。如果你有幸见到燕子的巢,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的家园哦!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有一款起源于我国北方,并且流行于祖国大江南北的风筝,几百年来长盛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便是“沙燕儿”。那么,你知道“沙燕儿”的原型是谁吗?

“沙燕儿”看起来像一个“大”字,风筝头是燕子头部的平面变形,一对剪刀尾也完全按照燕子尾羽的形态来设计。

“沙燕儿”还有“胖燕儿”“瘦燕儿”等变种。鉴于家燕和金腰燕与人类关系亲密,难不成它们就是“沙燕儿”的仿生对象?

你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妮妮吗?“妮妮”的原型就是一度数量锐减、难觅踪迹的北京雨燕。

此“燕”非彼“燕”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事实:北京雨燕并不在我们常说的“燕子”的范畴之内。

我们常说的燕子,指的是前文提到的雀形目下的各种燕科鸟类,特指燕属之下的各种燕子。而北京雨燕则属于雨燕目,要知道,蜂鸟科也属于这个目。这么一说,你就可以想象出雨燕与燕子的生物学距离有多远了吧!

其实,与人类关系较亲近的燕子还有一种,那就是崖沙燕。它才是“沙燕儿”的原型。

崖沙燕又名土燕、灰沙燕,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胸部有一道褐色胸带。崖沙燕的体形比家燕、金腰燕臃肿,“沙燕儿”风筝与这种短粗的体态如出一辙。

崖沙燕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和江河的泥质沙滩或湿地附近的土崖上,会在崖壁上的洞穴中繁殖后代,最爱吃的食物是在水面上活动的昆虫。

崖沙燕虽然不在建筑物中筑巢,但这并不影响其被人类所熟知。仿照崖沙燕身材比例制作的“沙燕兒”风筝已经成为数百年来飞行性能最稳定、在华人世界里影响力最大的传统风筝之一。

北京人熟悉的小生灵——楼燕儿

“楼燕儿”是人们对北京雨燕的昵称,你能根据这个名字猜出北京雨燕喜欢在哪里安家吗?

北京雨燕的体形比常见的燕子稍大,羽毛呈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北京雨燕的身手极为敏捷,甚至可以在高速飞行中做出直角转弯那种超高难度的动作。如果战斗机也做出同样动作的话,那可是会解体的!不过,北京雨燕也有脆弱的一面:因为四趾都朝向前方,所以无法在平地上站立。一旦落地,如果不借助外力便难以起飞。因此,北京雨燕需要把巢安在高大的建筑物上,每次外出时,需要从半空中跃下,先滑翔一段距离,然后才能飞行。“楼燕儿”这个名字正是对其生活习性的生动诠释。

不幸的是,随着古建筑的减少,随着人们大规模地安装防雀网,“妮妮”正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近50 年来,北京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很多老城楼消失了,在现存的城楼中,出于保护古建筑的目的,防雀网安装得也更加密集,北京雨燕的传统家园正在消失;另一方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没有给北京雨燕留下任何可供居住的空间。

不过,可喜的是,学者发现,北京雨燕的数量在锐减到3000只左右之后,出现了一点儿“稳定”的迹象。天宁寺、建国门等立交桥的缝隙里,一些苏联式老建筑的屋檐下,居然出现了北京雨燕的巢。这意味着,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挣扎,北京雨燕正艰难地尝试着新的生存之道。我们如果能加大保护力度,北京雨燕的数量存在回升的可能。

北京雨燕的艰难处境,正是城市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缩影。

家燕和金腰燕的状况同样令人深感忧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家燕和金腰燕的数量正在快速下降,它们和北京雨燕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猜你喜欢

家燕燕儿雨燕
小雨燕的远航
一边飞翔一边睡觉的雨燕
打动心灵的家燕
嫦娥奔月
不幸的小家燕
幸福瘦身
金龟子配音有妙招
一周新娘
双飞燕
半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