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020-09-10张敏

环球市场 2020年7期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中国共产党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了向上向好态势,但斗争依然激烈,形势依然复杂,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西方国家网络信息霸权解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凝聚力、网络声音多元化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话语传播方式创新不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力等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了向上向好态势,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也得到很大提升。所谓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我党在网络空间凭借自身地位和威信,将其政治理念、价值观等通过网络传递给网民,构建网络空间话语体系,利用多元化的话语传播途径向受众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及其在网络空间的凝聚力、吸引力。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一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交锋依然激烈,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

一、网络信息霸权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凝聚力

随着近些年来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和自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谁掌握了网络技术和信息垄断优势,谁掌握了网络规则的制定权,谁就具备了传播和输出意识形态的强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

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了半个世纪,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正紧握着网络规则制定权,主导网络空间“游戏规则”,千方百计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和国家安全。例如,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大肆宣扬传播以“自由”“平等”“人权”为主要内容的“普世价值”,企图将之输出到全世界,这其中自然包括中国,谁不符合他们的这一套价值观念,谁存在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当我国对这些不法言论采取删帖、封堵等反击措施时,西方国家又打着“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幌子将其污蔑为文化专制。西方搞网络信息霸权、搞意识形态渗透的险恶目的就在于不断地冲击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在社會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最终涣散我们的民心、党心,使我们党失去执政之基。这种抹黑主流意识形态的异质话语势必会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凝聚力。

二、网络声音多元化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新媒体时代,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界限日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网络舆论场,具有自发性、开放性、多元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特点。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逐渐向社会大众转移,向网络自媒体转移,网络声音日益多元化,不断产生交流、碰撞,话语权争夺渐趋激烈,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与挑战,例如长期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总体来看其影响程度是在逐渐下降,但它们仍然伺机发声,形成杂音、噪音,不断向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起冲击,企图在网络空间与其争夺话语权,削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空间产生了话语秩序失落、话语表达混杂等问题”[4],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与挑战,例如长期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总体来看其影响程度是在逐渐下降,但它们仍然伺机发声,在网络空间争夺话语权,削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话语传播方式创新不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力

近几年来,我国在传播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手段、方法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传播方式方法的创新方面仍然显得相对不足,网络议题设置能力仍有待加强,有时面临着“有理说不出”“传开叫不响”等话语困境。宣传方式有时偏形式化、程序化,话语内容有时偏空泛化、说教化,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时大多以“高大上”的理论文章为主,不够通俗生动,对宣传对象的国别、民族、文化心理有时把握得不够精准,没能达到预先的传播效果,从而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力。

当前,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借鉴经验,敢于突破,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首要任务,以谋求网络规则制定权为基础任务,以强化网络议题设置权为关键任务,以把握网络舆论引导权为难点任务,以掌握网络斗争主动权为重点任务,五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凝聚力、主导力和认同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张卓.众声聒噪:网络空间话语失范与秩序建构[J].人民论坛,2019-11-05.

作者简介:张敏(1981-),女,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QS201903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网络意见领袖视角下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逻辑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思考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