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农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制约因素与创新式路径探讨

2020-09-10徐波

环球市场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

徐波

摘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从人才培训、政策诱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人才培训主要指“三农”发展中人力资源缺乏专业人才进行指导,即缺培训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经营创新能力,能不断适应农村综合发展需要,在农村发展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人才。

关键词:三农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培训;电子商务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之时,要明确“以人为本”是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人为基础和核心来实施管理,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于人是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中起决定作用、具有最大主动性的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必须被人掌握并进人生产过程才能成为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制造、操作和改进,以及劳动对象的利用和革新都是通过劳动者实现的,所以,列宁说:“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是工人,即劳动者”。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就谈不到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管理中提出以人为本就是抓住了管理的根本。

2.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于人际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中枢纽带

在生产中,人不仅与物打交道,更多的是与人发生关系,在生产中建立平等、互助、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使人有一个团结、和谐、友好相处的生产工作环境,这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重要。随着生产、职工思想的变化,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经常发生变化,因而协调人际关系是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促使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于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

管理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如财务、物资、生产、技术、产品、成本、营销、服务等。这些管理活动都需要人的行使。离开了人的行为和活动,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就停止,企业的生命自然会终止。企业的生命力、管理的活力都来自于人这一主体的活动状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竟争来自于人才的竞争,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来自于人全面地提高与发展,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一定要建设好人才的凝聚机制,把对人才的凝聚力问题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程来对待。

二、人力资源在“三农”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人力资源在实现“三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物质生产,二是用于人力资源的再生产。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仍属于劳动力型经济,所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推动农业物质生产产量增加,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关键作用;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为“三农”提供智力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业科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三农”在新时期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从人才培训、政策诱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人才培训主要指“三农”发展中人力资源缺乏专业人才进行指导,即缺培训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经营创新能力,能不断适应农村综合发展需要,在农村发展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人才。制度诱导指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缺乏政策的支持,包括土地政策、农户小额信贷政策、农户创业政策等。

三、创新式路径探讨

1.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力度与培训力度

一方面健全教育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化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培养,推动城乡教师之间双向互动,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机制,完善绩效工资与补助机制,提高入学率,降低退学率,切实加强基础教育,重点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岗位技术培训。在培训对象上,实行多层次培养,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实行多样化培养,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在培训方式上,实行多渠道培养,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同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有关“三农”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为积极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建立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好培训机制,确定好培训时间,规划好培训内容,因地制宜,注重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培训效果,进而推动“三农”跨越式发展。

2.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时,遵循超前性原则,重复、不间断原则,阶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效益性原则。针对开发对象:对于仍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一方面鼓励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再就业,另一方面,拓宽对再就业老年人利益保障的范围,包括安全保障与权益保障;对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首先需要改变其思想与价值观念,培养其自立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以适应市场劳动力需求,同时推广适合农村女性的工作,最后鼓励社会资金的积极投入,完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多样主体投入体系,统筹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就业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开发途径,需要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可以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果园、农业农户的大棚、养殖场、鱼塘,将现场参观与实践训练、实习体验、讨论交流结合起来。

3.发展农村经济

经挤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起关键性作用。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需要提高市场活力,同时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防止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失与转移,保证当地农村经挤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四、强化人力就业培训与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注重人才长远发展潜力和职业生涯的设计,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与实现自我价值。以人为本,从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育、配置、利用等方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现阶段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促进入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近年来,随着临沂城区扩建改造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建北城新区,因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用地需求征占等原因,被征用土地量不断增加,失地农民也急剧增多。例如临沂七德村原地处兰山区沂蒙路与祊河交汇处北岸,属于兰山区柳青街道。原有土地1150亩,14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14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321人(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2004年临沂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确定市级行政中心迁移到柳青街道,该村土地全部征收。2006年开始拆迁,2008年该村还建小区曲沂社区落成,村民陆续搬进新居。我们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就业有效途径,目前该村实现就业1100人,占比不到83%,其中年龄较大的农民主要从事公益性岗位、自行车修理、开三轮等工作,男性年轻人主要从事装卸、建筑等重体力类零工,女性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夜市摆摊等灵活工作,就业稳定性较差,收入较低。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的出路在于就业。而失地农民就业难又是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是失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或是自己做些小本生意,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隐含着再次失业的风险。

二是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直接导致就业培训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在向非农业转移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三是失地农民缺乏主动就业的积极心态,过多的寄希望于政府的安置,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意识较差。虽然我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已妥善解决了大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但现仍有200多名失地农民未解决就业。即使已解决就业的失地农民,就业也不稳定,每年的再失业率达到20%以上,形成较大的就业安置压力。于是我们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努力造就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素质过硬的劳动队伍。

我们大力挖掘就业岗位,积极安置失地农民工,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工作。招商部门对新引进的外资或内资企业,在签订引进协议的同时,应尽可能争取与投资方协商签订优先招用被征地农民意向书。企业招用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补贴。

1.开发公益性岗位,寻找拓宽渠道良策。失地农民中的“4050”人员,可优先安排在政府投资开发的社会公共服务类岗位,包括:镇街、社区、村的公用设施维护、保洁、保绿、村道维护、劳动保障协理、交通协管、民政低保协管、社区治安联防协管等岗位;在机关事业单位担任门卫、驾驶员、物业管理等后勤岗位,托底安置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失地农民,调动他们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根据失地农民就业意愿和人力资源市场岗位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专业优势,开展“培训大篷车下乡”“互联网在线培训”等多种“短平快”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出实用、速成、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并执行灵活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满足失地农民转移就业需要,开设机械加工操作工、家政服务员、商品营业员、园林园艺工等工种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技能,快速就业。在提高全体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入力资源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力资源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力资源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

五、培训电子商务人才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不能获得市场上有效的信息。

1.电子商务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作为现阶段最先进的交易方式,它的存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力。首先,电子商务活动让农民更加及时的获得市场信息。农民选择生产作物的对象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和往年的销售情况,可以说农民从来没有根据市场行情发展趋势或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农民生产具有很高的风险性。然而电子商务的开展将会给农民以更多可靠的消息,农民在网上可以了解现阶段市场上对各种农作物的需求情况、价格趋势以及各种原料的相应性质,进而通过可靠的市场动态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怎样才能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电子商务业务为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其次,电子商务活动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目前农村最困难的就是“卖难”,农民生产出农产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这就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通过电子商务,农民可以在网上公开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进而更多的采购商可以从网上获得农产品的信息,采购商和农民可以在网上进行讨价还价,在网上进行交易。

还有,电子商务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電子商务象征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不单是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农民可以从网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产,农民同样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农民同样可以享受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2.实施创业人才培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我国农村普遍比较落后,农民思想也比较保守,这就决定了农民很难迅速的接受新鲜事物,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交易手段,在城市还没有达到广泛的普及,在农村实施将更加困难。

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尤其是网络的不健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套健全的网络设施,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电脑的普及程度很差,有些贫穷的山区甚至连电话都没有,这就给农村建立电子商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农村生产规模小。目前国内的农村大多采取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比较分散,农作物生产规模较小,这样就导致单个农民不能提供足额的农作物供给,进而丧失网上交易的竞争性。

参考文献:

[1]楼旭明.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虚拟人力资源管理[J].当代财经,2007:(7).

[2]郭宾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新农村建设,2006(1):236-237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