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析
2020-09-10朱梅芳
朱梅芳
摘要:此文详细分析了物资采购中会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物资采购;风险;防范措施
在物资采购工作当中,由于对市场分析不到位,或者对物资存量统计不到位,都会对物资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除了企业内部的因素,企业外部的因素也会对整个物资采购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物资的质量、价格等因素。
一、物资采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分析
(一)企业物资采购的外因型风险
外因型风险就是存在于企业外部并且会对物资采购产生影响的风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风险:意外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和欺诈风险。意外风险,是指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导致的风险,例如经济政策、自然因素和价格变动因素等;价格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采购的物资价格存在不确定,一旦价格下降,或采购人员对价格预测失误就会对物资采购造成影响。二是存在供应商恶意提价;质量风险,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出现疏漏,或供应商以次充好,提供的物资质量不满足要求就会影响到物资的采购质量;技术风险,由于技术内容和设备应用需要及时的加以更换和淘汰,但淘汰和更换的速度过快会造成企业成本的浪费;欺诈风险,这主要是在物资采购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欺诈行为,主要表现有以虚假的主体身份利用伪造的票据和虚假的产品证明来和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或者是皮包公司的倒买倒卖行为等[1]。
(二)企业物资采购的内因型风险
内因型风险就是存在于企业内部并且会对物资采购产生影响的风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风险: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存量风险和责任风险等。计划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預判和跟踪调研等方面,一旦对市场需求没有做好调研和预判,或物资采购计划编制不合理就会导致物资采购和生产经营需求之间发生较大偏离,最终导致物资采购的效率低下;合同风险,主要是在签订购买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对其中的各项条款加以认真的核对,一旦某些条款存在模糊不清就会导致合同出现问题时缺乏足够的依据,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不良影响;验收风险,这主要表现在物资入库的时候质量检查不严格,相应的数量、规格、型号和质量等存在不足;存量风险,由于企业的物资需求是根据生产经营适时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采购,当物资存量无法和实际的需求相对应的时候就会出现物资不足或者过剩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对生产产生影响,给企业带来损失或占用企业资金;责任风险,其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采购业务水平不足等问题带来的风险[2]。
二、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预防措施和控制
(一)建立完善物资采购管理流程
物资采购是一个综合化的过程,其中要涉及很多的环节和内容,针对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整个的物资采购流程内的环节进行管理,其中,借助建立并完善物资管理制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首先,物资采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从采购的全过程着手,从采购计划到合同签订,再到产品验收入库等都需要纳入采购制度内;其次,要对相关的制度标准和规范加以完善,对包括《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在内的制度标准进行具体内容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标准依据。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应当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的质量加以关注,确保提供的物资符合采购要求;在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时应当认真对相关条款进行核查,确保不存在遗漏内容;物资采购和入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核查,确保其符合实际需求[3]。
(二)强化合同过程管控提高履约效力
企业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会签合同,对于大额采购或专业性较强的合同,实行不同的专业部门联合会签,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合同风险。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物资采购合同跟踪督查制度,依据合同主要条款跟踪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合同实行信息化管理,向相关单位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反馈信息,保障合同的有效执行。
(三)建立完善并适时更新供应商管理系统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准入和淘汰制度,由专业的部门组织专业的人员严格对供应商资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对其履约能力进行评估,择优选定供应商;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纳入企业供应商管理系统。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将供应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采取灵活的等级升降机制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评结果适时更新和淘汰供应商。确保企业在开展物资采购时优先从管理系统中选择供应商,降低采购风险[4]。
(四)加强采购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培训提高
采购人员开展物资采购工作的能力会对实际的物资采购工作产生关键影响,企业要重视对采购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培训,通过培训来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操守,促使他们在采购过程中懂得用法维护企业利益,保证能合法合规有效地开展物资采购活动。
(五)切实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监督
为了有效地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监督工作,企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对人的管理,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的建立来达到激励和约束的目的,从而保证员工的操作规范。其次是从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开展有效的审计工作,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对包括物资采购计划、合同台账、合同执行及信息反馈、合同签证和合同汇总以及必需的决策程序等进行审计上的管理监督[5]。
三、结论
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开展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并且物资采购的实际效果很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物资的有效供应,企业和相关部门需要对物资采购工作中会涉及的风险加以管控,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促进物资采购工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福蓉.商业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科技风,2018(35):249+262.
[2]施华同.企业物资采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刍议[J].河南建材,2018(05):418-419.
[3]牛传华,姚新华,于德华,刘正祥.电网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中国住宅设施,2018(07):87-88.
[4]叶虹卿,陈军国,李明磊.石油化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及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3):84-85.
[5]杜佳.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及有效防范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