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国企改革战略投资者选择性引入的思考
2020-09-10刘珈希
刘珈希
摘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增强竞争力与活力,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如何混改的具体路线至关重要,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对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本文将简述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具体步骤,以及对战略投资者选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选择建议。
关键词:国企混改;战略投资者;选择建议;实施过程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已全面启动,市场上各类非国有资本都已广泛参与其中,推动了国企混改进程,也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只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没有做到效益的最大化,甚至因为没有选择到优良的战略投资者而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滋生贪污腐败等现象。因而,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性引入成为国企混改是否能成功的重中之重。
一、战略投资者选择的原则与步骤
选择战略投资者,从原则上来讲就是要选择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具体来讲,对于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有以下两个步骤,步骤一,根据改革目标确定战略投资者。企业要结合自身需求,根据行业的相同与否,从同行业互补性、非相关类型、竞争性,不同行业互补性等,进行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步骤二,根据指标对战略投资者进行评价与筛选。确定好目标以及类型之后,通过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一系列方式对多个战略投资者进行比选,最终将最合适的战略投资者确定下来[1]。
二、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建议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推动国家经济以及持续稳定的社会发展,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来实行,因此对战略投资者的筛选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遵守“最合适”标准
根据制度经济学,应赋予那些能够最有效地使用这些权利的人权力,而财产权利的使用者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分配,并有效地利用和维护资源。企业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必须具有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困难的能力,并且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的资源。所以,在国有企业重组中,不能简单地根据资产的受让价格就选择战略投资者,更应着眼于其社会信用、技术、产业发展、管理能力、资金、企业文化、市场以及吸纳就业等各个方面对战略投资者进行选择[2]。
(二)对民营资本引入给予重视,对国有资本亦不排斤
现阶段,由于国有企业的效率普遍较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重视民营资本的引入,但是,改革浪潮中,“国企+国企”的改革模式也不应该被排斥。首先,国有经济产权制度已进一步明确。根据最近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探索做法,为国有资产的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国有企业所有权,它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资本的人格化,而是更加强化了资本监督以及问责机制,以此来将“缺乏投资者”以及“产权缺失”的问题合理解决。个人问责制,是由组织或者个人进行负责,资本中所有的监管职责都由组织负责,而在组织中,又是由个人负责,所以不能单纯地认为国有资本不能将产权清晰做到而将国企从战略投资者中排除[3]。其次,国企改革的目标,国有资本同样是可以实现的。不管是民营经济还是国有资本,在企业改制之后,重点在于谁能够有效地行使企业所有权,持续提升经营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民营经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虽然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与国有资本相比还是有所欠缺,因为国有资本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国有资本的庞大,民营资本还不足以将其置换掉。还有许多领域上,有些国有资本本身具有的机制就很好,而且实力也相对较强,这样的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改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民营经济起到更大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国企十民企”还是“国企+国企”的模式,更多的是应该关注战略投资者的合适性而不是违背改革形势的需要将关注点放在企业的法人属性上。
(三)确定战略投资者的合理选择标准
首先,主营业务是否良好,以及在该行业是否有良好的信用评价。企业要通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等来进行研判,其中主要包括生产技术、企业管理水平、市场占有水平、利润结构以及行业地位等一系列情况[4]。
其次,是否具有良好的基本财务状况,以及是否具有雄厚的实力。要通过分析财务指标是否具有企业后续发展资金能力以及提供托底国企改制基本成本的能力进行测度,其中包括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以及资金周转率等方面,尤其对现金流量情况、盈利能力以及负债情况着重考察,并且对其融资能力以及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开展深入的调查[5]。
第三,要对市場上的商业信誉以及管理团队的履历要进行详尽的了解,并且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考察,除此之外,对管理层薪酬以及资产报酬率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关注,通过这些方面对职业道德风险大小进行判断,并确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以及能力。
最后,企业所缺少的资源是否有能力提供,并且对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困难是否有能力解决,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调查投资者在各个方面的综合利益了。另外,战略投资者未公开或者潜在的重大突发事件或诉讼纠纷,这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有极大影响的事项,务必要了解清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混改中的一项全面而系统的任务就是选择战略投资者。其基础就是将混改目标明确,然后综合考察战略投资者社会信用、技术、产业发展、管理能力、资金、企业文化、市场以及吸纳就业等各个方面指标,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企业还需考察多个战略投资者,经过详细比对从而确定出最合适最具有资格的战略投资者。
参考文献:
[1]李姣姣,杨子墨.国企混改背景下引入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8,641(17):34-35.
[2]李晗钰.从联通混改看国企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问题[J].纳税,2018,No.182(02):223.
[3]刘竟辉.对国企混改落地的探究[J].财讯,2017.
[4]张静.新常态下国企混改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