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益2.0怎么做?
2020-09-10张卫华
张卫华
企业公益2.0最理想的模式和做法是结合发展战略和业务特色,
既能以创新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又能给企业自身带来业务提升和价值
先看两个例子:行业龙头企业A,捐出1亿元,直接帮助2万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加上其他的捐赠,这家企业已“豪捐”了数十亿元。
外资金融企业B,连续多年每年固定拿出200万元,与公益组织深度合作,帮助农村女性开展包括金融理财知识在内的技能培训,为其提供就业和创业指导。同时,还号召员工参与,提供公益假期。
两家企业都为解决某一类社会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企业A的最大特点是捐钱,“豪捐”方式很直接,效果很明显,容易引起关注和媒体曝光;企业B细水长流,除了捐钱,还捐人,让员工和合作伙伴参与其中,而且是持续不断地投入。
企业选择哪种公益方式,本身并无优劣高低之分,只要解决了社会问题,践行了公益初心,都值得鼓励和赞赏。
从公益的可持续性和创新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企业B的方式更有效,原因如下:
企业A的方式是授人以鱼,直接给钱看似效果最直接,但也只是解决了贫困大学生一时的困难。企业B采取授人以渔,通过提升受益群体的技能,帮助他们获得就业机会和持续的收入,实现自食其力。
企业A的方式,我们称为“企业公益1.0”,特点是往往一捐了之,注重形式,无深度参与,成果很直接,但谈不上创新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企业公益注重長远成果和可持续性成为新的趋势。除了捐助钱物,企业还会深度参与其中,与专业公益组织联手研发公益项目,利用自身资源和专长,联动多方,持续推动社会问题解决。我们称之为“企业公益2.0”。
公益项目的运营和实施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分化,企业的优势是能够提供资金和相关资源,而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受益群体的感知和公益需求的精准把握,是公益组织尤其是一线NGO的擅长和优势。因此,近年来也出现了针对一线公益组织尤其是草根NGO的资助项目。
一个企业和公益组织合作的创新模式是,基于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和公益需求的精准把握,双方联合推出新的公益项目或公益资助计划。例如,民生银行五年前就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推出ME公益计划,针对全国的草根NGO提供资助,而非直接把钱给到个人。
目前全国有80多万家各类NGO,像毛细血管一样触及社会各个领域,承担着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众多草根NGO最缺乏筹款能力。每年ME公益计划从全国数百家草根NGO中,通过自行申报、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等方式遴选出数十家,对其运营的公益项目进行资助。五年下来,通过这种间接资助方式,覆盖的受益群体达22万人之多。同时,提升了草根NGO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公益生态的建设。
另一个创新模式是,企业在捐助的同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深度参与到公益项目中,从一个单纯的捐助者到公益深度参与者和贡献者。
三年前,安踏体育联合中国青基会发起的“茁壮成长计划”,从捐助运动装备,到趣味体育课程研发推广、趣味运动会、体育师资培训,乃至请孩子们走出大山来到城市里学习体验,再到连接社会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动不发达地区的青少年体育教育和素养教育公益事业。该公益项目的目标是让1000万乡村孩子获得更健全的体育教育。目前已有40万乡村学生受益。
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企业要走出单纯捐钱捐物的公益1.0时期——当然捐助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公益2.0时代需要新理念和新玩法。
所谓新理念,就是不一定非要直接给受益群体发钱,要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公益模式。实际执行中,也出现过一个贫困家庭获得了资助,拿了钱后男人们直接喝酒甚至赌博去了,白白浪费了公益资源。即使在扶贫中,现在也早已不允许“发钱养懒人”了。新的公益理念就是要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性,从给钱转到给技能,给机会,给激励,给政策。前述民生银行的ME公益计划就属于这一类新公益方式。
新的玩法,意味着要有创新思维,要从单干走向抱团做公益。立邦漆十年前发起的“为爱上色”公益项目就是一个创新的案例。项目致力于为偏远地区的孩子创造艺术教育的平等机会,赋予他们的未来各种可能。不仅能自己玩,立邦还拉上供应商、经销商、公益机构、艺术家、设计师以及高校志愿者等各方一起,打造了一个公益平台,参与的企业机构多达56家,受益学生达9万多。
总之,企业公益2.0最理想的模式和做法是结合发展战略和业务特色,联合包括公益组织在内的多方,既能以创新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又能给企业自身带来业务提升和价值。
当然,这并不容易做到,但值得每一家致力于公益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企业深入思考并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