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关系研究
2020-09-10黄锐
黄锐
【摘 要】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内控质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法治环境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且内部控制对非国有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绩效越高,股权集中对非国有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大于国有企业。(2)法治环境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且这种正向调节效应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没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法治环境;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75;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4-006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的股权集中度来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也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限定控股股东和管理人员的行为,缓解企业内部代理问题,提高企业绩效;同时,健全的法治环境也会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因此,本文研究企业内控质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法治环境的调节效应。
二、理论机制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企业内控质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学者对内部控制与经营绩效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认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黄小琳、陈关亭(2017)认为,内部控制主要通过把控风险、增加企业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绩效。张国清等(2015)则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以及降低债务和融资成本三个方面来说明企业内控质量对经营绩效的作用。朱永明,孙旖旎(2017)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绩效。张敏等(2017)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都能够显著地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的内控质量越高,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越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法治环境与企业绩效
从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地方的司法力量,不同地区的企业外部制度上的差异性影响了企业绩效。杨进、张攀(2018)从司法公正和产权保护两个角度研究了法制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认为完善的法治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降低企业扩展市场空间的成本。王立军(2007)认为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可以防止公司控股股东利用公司为自己进行谋取私利的行为,显著地降低代理成本,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王鹏(2008)的研究证实了上述观点,并认为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企业所在地区的法治环境指数越高,企业绩效越高。
(三)股权集中度、法治环境与企业绩效
毛剑峰、杨梅(2014)认为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胡泽民等(2018)认为当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较高时,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占行为,股权集中度水平不高,导致企业决策缓慢延时,不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张志乾、严华麟(2011)认为在股权集中度较低时,能够使不同股东之间相互制衡降低代理成本,但会降低企业的决策效率,降低企业绩效。法治水平和外部监督处罚力度的提升,控股股东侵占风险超过其收益,能够提高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绩效越高。
H4:法治环境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之间起到显著的正向的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數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具体时间维度为2010-2014年,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和被ST的公司,(2)关键变量缺失和异常的数据做剔除,(3)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上缩尾处理。内部控制数据来源于迪博数据库,法治环境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王小鲁、樊纲、余静文)。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本文建立如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ROA=α0+α1*ICI+α2*law+α3*stf+α4*controls式(1)
ROA=α0+α1*ICI+α2*law+α3*stf+α4*law*stf+α5*controls式(2)
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经营绩效(ROA),根据杨婵等(2018)的理论可知,总资产收益率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还能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性。
解释变量主要有:内部控制有效性(ICI),法治环境(law)、股权集中度(stf)(见表1)。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ICI),采用“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参照方红星、张勇、王平(2017)的理论,采用王小鲁、樊纲、余静文《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中的“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评分”衡量法治环境;股权集中度,参照张玉娟、汤湘希(2018)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来测度股权集中度。
根据王雪平、王小平(2017)以及单春霞等(2017)的理论,本文控制了控制变量。
ICI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内控质量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law均显著为正,说明法治环境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促进影响。stf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股权集中水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关系。law*stf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法治环境变量会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上述结果证明了前文假设H1、H2、H3、H4成立。
四、实证分析
杨进、张攀(2018)表明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法制環境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会表现出异质性结果如表2所示:
ICI系数均显著为正,ICI在非国有企业数值显著大于国有企业,说明企业内控质量对非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国有企业。law系数显著为正,数值无明显差异,说明法治环境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绩效都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组中变量stf的系数均显著为正,非国有企业stf数值大于国有企业,说明股权集中度对非国有企业绩效正向作用要大于国有企业。law*stf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法治环境的正向调节作用存在于两类企业中。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对非国有企业绩效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地区法治环境指数与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关系,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没有差别。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绩效越高,股权集中度对非国有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明显。(2)地区法治环境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没有差异。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上市公司自身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部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完善企业内部权责约束机制;(2)提高控股股东的持股优势,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3)积极完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企业产权保护制度,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小琳,陈关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绩效:基于行业聚类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73-180.
[2]张国清,赵景文,田五星.内控质量与公司绩效:基于内部代理和信号传递理论的视角[J].世界经济,2015(1):126-153.
[3]朱永明,孙旖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J].财会通讯,2017(24):31-34.
[4]张敏,林爱梅,魏麟欣.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绩效[J].财会通讯,2017(21):75-79.
[5]杨进,张攀.地区法治环境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9):1-17.
[6]王立军.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07(3):18-24.
[7]王鹏.投资者保护、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8(2):68-82.
[8]毛剑峰,杨梅.PE/VC投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4(10):39-44.
[9]胡泽民,刘杰,莫秋云.股权集中度、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J].财会月刊,2018(2):25-31.
[10]张志乾,严华麟.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1):60-65.
[11]王小鲁,樊纲,余静文.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2]杨婵,贺小刚,徐容慈.“创一代—至亲”组合治理模式与企业绩效[J].经济管理,2018(6):17-37.
[13]方红星,张勇,王平.法制环境、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J].会计研究,2017(7):33-40.
[14]张玉娟,汤湘希.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9):76-93.
[15]王雪平,王小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吗[J].财会通讯,2017(23):18-21.
[16]单春霞,仲伟周,张林鑫.中小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企业成长性、员工受教育程度为调节变量[J].经济问题,2017(10):66-73.
[17]樊后裕,丁友刚.内部控制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吗[J].财务研究,2016(4):22-32.
[18]栗勤,孟娜娜.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普惠金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9):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