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绘本开发

2020-09-10蔡葵花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绘本传统幼儿园

蔡葵花

摘要: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历史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制定幼儿园玩教具和图书配备指南,广泛征集遴选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优质游戏活动资源和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使幼儿从小就树立起文化自信。为此,本文尝试以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绘本的开发和编写为契机,基于幼儿园及幼儿发展实际,从传统文化教育绘本的开发编写思路、聚焦传统文化精华确立编写主题和幼儿绘本开发实践等视角着手,因地制宜地重构园本绘本,全方位培育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培根铸魂素养,让优秀传统文化绘本故事走进幼儿课堂,培育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绘本;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传统文化的培根铸魂要从娃娃抓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制定幼儿园玩教具和图书配备指南,广泛征集遴选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优质游戏活动资源和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各地要加强对玩教具和图书配备的指导,支持引导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

编写绘本,培根铸魂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借助于绘本引进幼儿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筛选绘本主题,精心编写幼儿故事,科学组织课堂活动,促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绘本开发,引领幼儿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育民族自豪感。首先,以绘本的开发与编写为载体,持续提高幼儿园教师建构中华传统文化园本课程的素养,提升教师培根铸魂的能力。在幼儿传统文化绘本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唤醒教师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和培养优秀绘本的开发能力,提升幼教工作者针对幼儿的培根铸魂素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创设独居特色的品牌绘本,同时通过小手牵动大手,以小家带动大家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民族自信心,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目的选择适合大、中、小年龄段幼儿的的传统经典故事。精心编写故事绘本,科学设计绘本的呈现方式和流程,认真组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形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系列绘本教材。再次,通过适合于幼儿的丰富多彩的语言课、活动课,舞台剧等绘本展示形式,培育幼儿的文化之根。培养幼儿初识华夏悠久历史,学习先贤古圣高尚的品德,激发民族文化自信,扎牢做正直人的根基,做有骨气和底气的中国人,发扬与传承祖国优秀文化。

细化目标,精研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让他们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在具体的幼儿传统文化绘本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编写绘本的理论依托;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组织外出学习,专家讲座、集体研讨等形式使全体研究人员达成绘本开发共识;运用调查分析法以绘本为依托,进行磨课,根据各园实际安排课题组教师讲授传统文化公开课,针对授课时孩子的课堂认知、课下收获、课后拓展展开充分研讨,适时调整原定的绘本开发设计;最后运用归纳总结法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科学合理编辑优秀传统文化绘本,之后通过语言课、综合活动课、舞台剧等教育活动,反复进行实践形成课题组共同认可的绘本开发编写模式,并通过普及授课,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幼儿课堂。

聚焦主题,创编教案

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确立绘本编写主题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绘本故事的开发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调查结果,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分三个论题:一是小班优秀传统文化绘本故事的开发研究;二是中班优秀传统文化绘本故事的开发研究;三是大班优秀传统文化绘本故事的开发研究。

找准传统文化精华,归纳绘本主题内容 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漯河本土文化底蕴,深挖适合幼儿的传统文化精髓,筛选适合幼儿的优秀经典故事内容。经过多轮充分讨论制定出了以“懂仁爱、讲诚信、行孝心、知勤奋、说文字、话节日、品美食、赏戏曲”为关键词的传统文化幼儿绘本的八个主题,围绕相关主题构建漯河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本绘本。

围绕主题内容,撰写故事创编绘本教案 通过筛选,积累了许多可用的绘本内容资源,以主题内容为基准,根据幼儿的能力及兴趣点把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绘本开发实践之中。这样,既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又赋予了绘本素材教学的实践价值。大、中、小班绘本教学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小班段绘本教学重在激发兴趣,中班段绘本教学重在观察想象,大班段绘本教学重在思想引领。比如,小班阶段:在“懂仁爱”方面以《孔融让梨》和《大禹治水》为主题;在“讲诚信”方面以《吃枣留钱》和《诚信张良》为主题;在“行孝心”方面以《子路借米》和《芦衣顺母》为主题;在“知勤奋”方面以《闻鸡起舞》和《牛角挂书》为主题;在“说文字”方面以《象形字》和《笔墨纸砚》为主题;在“话节日”方面以《春节》和《元宵》为主题为主题;在“品美食”方面以《豆豆旅行记》和《节日美食》为主题;在“赏戏曲”方面以《浅赏戏曲》和《戏曲欣赏》。中班阶段:在“懂仁爱”方面以《孔子仁爱故事》和《孟母断机》为主题;在“讲诚信”方面以《一诺千金》和《狼来了》为主题;在“行孝心”方面以《鹿乳奉亲》和《黄香温席》为主题;在“知勤奋”方面以《司马光的故事》和《王羲之的故事》为主题;在“说文字”方面以《仓颉造字》和《许慎的故事》為主题;在“话节日”方面以《中秋节》和《端午节 》为主题;在“品美食”方面以《河南烩面》和《花馍》为主题;在“赏戏曲”方面以《河南豫剧》和《花木兰》。大班阶段:在“懂仁爱”方面以《六尺巷的故事》和《孟母智慧教子》为主题;在“讲诚信”方面以《曹操断发敬师父》和《宋濂的故事》为主题;在“行孝心”方面以《大舜的故事》和《颜回煮粥敬师父》为主题;在“知勤奋”方面以《勤学苦读有妙招》和《孔子的故事》为主题;在“说文字”方面以《汉字的演变》和《姓氏的秘密》为主题;在“话节日”方面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和《元宵》为主题为主题;在“品美食”方面以《年味与美食》和《美味的饺子》为主题;在“赏戏曲”方面以《河南戏曲形貌》和《豫剧名角—常香玉和小香玉》为题。

教科实践,提升素养

在研究中以优秀传统文化幼儿绘本故事的开发为载体,以“爱”“礼”“节”“孝”“和”“俭”“忠”“食”等关键词为主题,把优秀传统文化绘本故事引进幼儿园,唤醒了教师沉睡中的教科研意识,提升幼教工作者对幼儿绘本的开发编写能力。

绘本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幼教队伍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 在绘本开发过程中,教师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和教育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完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学习华夏文化,学习教材编写原理,学习绘本的教学策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素质,使视野不断开阔,创编或改编经典的故事和教案,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绘本开发编撰组成员多人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和优质课比赛奖,教师的文化素养、科研水平、建构传统文化园本课程的意识和绘本开发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由实践型教师向教育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绘本的开发实践,促进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及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发展 在对优秀经典绘本故事的阅读实践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通过绘本故事的语言教学,激发幼儿对传统故事的兴趣,幼儿掌握了自主阅读绘本的基本技能并能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把绘本故事表现出来。幼儿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其中所述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经验和想象,大胆做出猜想推测,通过活动、舞台剧等方式激发孩子参与绘本故事活动的兴趣,引发孩子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语言表述和交流活动,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促使了幼儿想象力的逐渐发展,激发了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绘本开发与实践研究,催生出绘本论文、教案、示范课硕果累累 在幼儿优秀传统文化绘本开发研究中,有目的的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故事,编写故事绘本和绘本教案,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绘本故事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系列绘本教材。开发编写的48个经典故事和48份优质教案目前已结集成册。以幼儿绘本开发研究撰写的论文《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豫剧精神》和案例《好玩的纸牌》获得市优秀奖。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幼儿绘本的研究成果中的9节课堂教学活动实录送报省绘本编写组,作为示范課引领幼儿绘本教学。其中,梁宁峰老师执教的《金斧头银斧头》作为省级公开汇报课进行展示,发挥了传统文化幼儿绘本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文系课题《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是河南省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LHKT2018168)】

参考文献

[1]俞文珺.传统文化视角下幼儿“品性养成”课程的实践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9(6).

[2]周智慧.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的行动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9(1).

[3]孟庆玲,郭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12).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绘本传统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爱“上”幼儿园
少年力斗传统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