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思政课

2020-09-10谢小燕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互联网+课堂

谢小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信息化广泛应用的当下,教育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互联网+”模式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育中,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把小学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创新思政课,开展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促进教师角色转型、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探索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形式。思政课教师肩负着“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

提高思政课效率

丰富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教材,资源形式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准搜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然后以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资源辅助教学,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

拓展学习空间 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渗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提前录制微课视频,打造“空中课堂”,如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先后录制了《全力战“疫” 我们在行动》《有一阵温暖叫“中国援助”》《做信息时代的智者》等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生动的教学活动,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让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大国担当,让学生学会责任担当,心怀感恩。

思政课的创新探索

理想大课堂,说中国故事 “理想大课堂”是我校的思政特色大课,注重从人文性、思想性的角度选取德育实践内容,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动态,以争当“新时代小小追梦人”为目标,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内容融入德育实践的过程,从而形成了鲜明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阵地,既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弘扬主旋律的育人特色。每周一的“理想大课堂”,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全校师生、家长相约云端,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感悟成长 勇敢前行》《心存敬畏 珍爱生命》《心怀感恩  勇于担当》等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娓娓道来,亲切温暖,学生由此感受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互动“云课堂”,创新思政课 通过“云课堂”的方式,实现异地同步上思政课,真正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互動性学习模式。例如,在上“有梦的人最快乐”毕业大课堂时,我校毕业生和南阳镇中心学校的毕业班学生在互动“云课堂”里,城市、乡村同学们相了解学校历史、班级特色;通过“我为母校诵诗”活动,一同表达对学校培养的感恩之情;一起畅谈理想,鼓励加油,追逐美好梦想;通过唱校歌,两所学校的学生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互动“云课堂”,不仅创新了思政课的形式,同时也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思政小讲坛,根植家国情 人人都是教师,处处都是课堂。鼓励学生担任“小讲师”,以线上“小讲坛”的形式,为大家上思政课。《思政小讲坛》《早安,山语》《同学,你早》等栏目,“小讲师”们以孩子的视角讲述炙热的家国情怀,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空中课堂”。

由学生担任小老师,录制有趣的科学实验微视频,推送到班级群、学校微信公众号,激发起了全体学生动手做实验、探究科学小奥秘的兴趣,开心“玩”科学,争当科学小能手,热爱科学、乐于实践、健康成长。

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家庭当成劳动实践新课堂,学习劳动小技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自理自立、磨炼意志、学会担当,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分享劳动的快乐,传承热爱劳动的良好家风。

生命小课堂,养自觉习惯 结合科学防疫、珍爱生命的教育,学生、家长、教师担任主讲录制“生命小课堂”微课,引导学生制定作息表,学习自我管理,培养自律好习惯;通过探究自护措施,制作“我的安全小秘籍”,做到我的生命我守护;强化维护公共卫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出问题,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学习与实践,促进自我成长,养成生命自觉的好习惯。

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小学思政课进行探索,丰富了思政课的形式和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小学思政课的高效课堂。始终将思政课作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四个自信”明心立志,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猜你喜欢

思政互联网+课堂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欢乐的课堂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