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从河南传说看新生态民间文学的语境泛化现象
2020-09-10曹俊
曹俊
[摘 要:新生态民间文学时刻更新着。其中语境泛化现象凸显,包括民间文学的时空氛围的淡化与随意性、传承人变质、受众阶级与范围的扩大融合、表演情境缺失、社会结构转化、文化传统的意蕴趋降等。以河南传说为例,来探究语境泛化的必然性与反思性,及其相应态度与策略。
关键词:河南传说;新生态民间文学;语境泛化]
学界对新型媒介的新生态民间文学的探讨多涉及版权、文化保护、节日形态等,但关于其语境变化层面仍可进一步拓展。故在此以河南传说为着眼点,展开对新生态民间文学语境泛化现象的探讨。
一、从基本特征分析新生态民间文学的现状新变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长期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具有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以下将从基本特征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其现状新变。
新生态民间文学的情感表达趋向个性化,也仍有集体性,如《端午民间文学的形态及其文化功能》表示,“虽然作者可能是无名写手,但一旦传播开来,变成人们共享并随时添加修改的对象,它的集体传承的特征也就十分明显”。对此我认同节日短信归于现代民间文学,但传播不等于传承。为何?
这要谈及口头性和传承性。例如河南地域流传的《戴长命锁》的风俗传说,其刘墉硬斩冷妃兄弟的内容并不为大家熟知,多是傳统习惯代代相传。但新生态民间文学多借以新媒体传播,口头转文述,其口语化并不等于口头性,且并无记载。故受众广,也无法完成传承。
其变异性是发展演变的必然,如民间传说距原型久远,历史性减弱,文学性增强。例如河南地域《正月初一不倒水》的风俗传说,由同情申公豹治水有功的本意叙述,演变为当地人口中的“正月初一不洗头”。此外还有主题变异等。而新生态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就新媒体上的新作而言,主要体现在抒情突出,情节结构弱化。
二、从河南《太昊陵》分析现状新变对语境泛化的促成
语境是民间文学创作与传承的场所,某一具体的民间文学表演语境由时间、空间、传承人、受众、表演情境、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要素构成。要明确,新生态民间文学始终属于民众、属于生活。以淮阳县地方传说《太昊陵》为例,与新生态民间文学比较,作以下探讨:
有人在蔡河打捞出一个像人头却长角的头骨,孔子说是人祖爷太昊伏羲的头骨,依据是“古书上说,太昊伏羲是人的祖先,人头龙身,头生双角”。后陈王让孔子选宝地为太昊修建陵墓。孔子选中城西北郊一处,理由是“前面当年曾经落过凤凰”。后朱元璋在太昊庙里躲藏获救,果真追兵赶来时,不一会庙门口结满蜘蛛网,于是追兵走了。后朱元璋拨款扩建太昊庙,却遇赃官,只建成了个八百七十亩大的太昊陵园。
该传说展现了当时民众的祖宗信仰和历史情感,虽是虚构愚昧,确是精神和心灵的真实写照。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情节结构完整,具有时代印记。这与新生态民间文学相通又相异。
时间和空间方面。时间含自然时间和表演时间。空间是指传承人表演时具有一定范围的、传承人和听众共同参与而形成的自然场所。景点《太昊陵》现有祭拜有庙会,则其传说会被讲述,这便构成表演时空。如今音像媒介冲淡了感受现场性的时空氛围。同时庙会寄托的文化信仰受到商业经济的挤兑。而新生态民间文学中的新创作也呈现出随意性,以致新生态民间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模糊。
传承人方面。类似于《太昊陵》口头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学既有娱乐性、知识性,又承担传承使命。但“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两个传仨;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的传承方式,在新生态文学民间文学中罕见。与其说现在的传承人是在传承,不如认为是传播的接受者。
受众方面。民间文学植于民间,就像《太昊陵》的故事源于打鱼拾骨,又借孔夫子口断为太昊头骨,予以供奉,使得该传说的受众认同感较深,尊重感更强。而新生态民间文学的受众范围扩大,现对该传说的历史性认可度不及文学性。另一方面,新生态民间文学的受众较以往显然跨越范围更广。
表演情境方面。表演情境就是传承人表演时的具体情境,具有惯常性和即时性。处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今天,新生态民间文学多借用媒体,造成表演情境缺失,因为传承人与听众的分离,无法构成完整的时空情境。
社会结构方面。“社会结构是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的稳定关系”。传承人得到受众关注的同时,也接收受众的评论,如此易促使新的社会结构的生成。例如鲍曼由被捉弄嘲笑的被动者,通过讲有趣的事情使得自己成功转化为主动者。这种转化在新生态民间文学的音乐歌谣演唱现场也有反映。
文化传统方面。在新生态民间文学作品中,传说、神话、史诗、谚语等形式正弱化。新时代民众裹挟于众象,思绪碎片化,但新生态民间文学并未失根。所以说更新适应间伴有文化传统意蕴的趋降,也有新文化的不断汇入。
三、对待新生态民间文学语境泛化现象的态度与策略
民间文学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现象。河南传说的例子仅是局部。语境泛化现象并无优劣,是一个时代民间文学发展阶段的必然性特征。新生态民间文学将临显著变化,彰显更鲜活的生命力。客观看待时,也要析辨哪些现象异常及其意蕴,又应取何措施等。
但仍应关注反思其传承问题等。新生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受众、传播等都会影响新的文学样式的形成。现代人最远的距离是人在手机里,言语缺失,是否就意味着民间文学口头性的丢失?面对民间文学研究的式微,要加快搜集整理更新典范作品,剖析其民众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新生态民间文学,克服记录与表达的难题,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守华等著.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