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09-10聂文虎
秦海生是祁连县民政和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参加工作16年来,其中14年做的是扶贫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牧区农村和贫困户打交道,他身材高大魁梧,性格耿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十几年以来,走遍了祁连每一个贫困村庄,走访了大量贫困家庭。“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是他的人生格言。
秦海生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投身农村扶贫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为祁连县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争取项目,一心帮贫困户建新房
青海高原即将进入深秋,祁连县峨堡草原绿中泛着隐隐的枯黄,几场秋雨后,天气已有些寒意。峨堡镇峨堡农事队的朱海国已经六十多岁了,大半辈子的人生已经过去,花甲之年的他正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他家的新房正在建设中。
自家的房子开建以来,朱海国一边为新房的建设忙碌着、喜悦着,同时他也焦虑着,每每想起秦海生,心里就有些愧疚,为房子的事情,秦海生已往他家跑了六七趟,每次来不是带着面,就是带着米,还每次自掏腰包给他放下几百块钱,加起来也有一千多块了。2014年年初,秦海生在峨堡镇走访时,了解到朱海国的妻子常年有病,不能干家务,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家境非常贫寒,家里里里外外都是靠朱海国,住的房子也是几十年前的老屋,也许一场大的风雨,就有坍塌的可能。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秦海生又联系祁连县民政局,多次协调,最终争取到了8.5万元的项目资金,为朱海国建了新房。
为民解忧,“逼”群众走上幸福路
五年前,魏学堂就和秦海生吵过架,六十多岁的老魏回忆起这件事就笑得合不拢嘴。他内疚地对秦海生说:秦局长啊,我对不起你,当初不理解你,现在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你,共产党有你这样的好干部,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
魏学堂是祁连县扎麻什乡地盘子村尕达扳社的一位农民,尕达扳社有75户农家,居住在一处半山腰间,耕地有限、道路不畅、吃水困难,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村庄的贫困现状,祁连县扶贫部门决定对这个村庄实施易地搬迁,迁到县城里面。可是大伙在这里住了几十年,都已经习惯了,如何说搬就搬呢?秦海生多次召集村民开会,给他们讲易地搬迁的好处,大部分年轻村民都很支持,可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不愿意搬迁,魏学堂就是其一。家里有牲口、有粮食、有拖拉机和一些农机具,人进了楼房,可这些东西怎么办?这确实也是很现实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这些问题了,就放弃易地搬迁吧,毕竟这是一项国家的惠民政策,从孩子受教育、老人就医、发展后续产业等诸多因素来看,易地搬迁利大于弊,是解决这个村庄贫困的根本途径。秦海生苦口婆心地做解释工作,老魏怎么也听不进去,嗓门高了,语调重了,俩人就吵了起来,可秦海生每次吵完了,也不往心里去,第二天依旧往老魏家里跑,几趟跑下来,老魏终于明白,吵也好,骂也罢,秦局长就是一心为了老百姓,老魏最终决定:往县城里搬!
几年以后,老魏才明白,易地搬迁确实好,而且这也是大趋势,谁还愿意祖祖辈辈地待在穷山沟里呀!孙子一天天大了,在县城上学很方便,儿子、儿媳都不愿留在农村,到县城打工,挣钱的机会多,况且这几年房价上涨得快,按现在的房价,他们自筹的部分就会很高,老魏笑着说,幸亏前几年在县城买了房子,是秦局长把我们“逼”到了幸福的路上。
帮困济贫,“赌博郎”变“村主任”
祁连县八宝镇西村的村委会主任李福祥这几年可是“发”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盖起来了,牛羊贩运、育肥成为他增收致富的法宝,同时他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可是看看几年前的李福祥,和今天简直是判若两人,两间破房子,整天不在家,一有时间就泡在麻将桌上。
虽说李福祥现在是村委会主任,在村里也算是个有钱人,可秦海生见了他就给别人介绍,他过去是个赌博郎!当面劈头盖脸地这样介绍,李福祥却一点也不生气,他看着秦海生笑,频频点头,意思是他承认过去的自己确实是个赌博郎。如此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李福祥对秦海生的尊敬与认可。
可尊敬不会空穴来风!2008年,秦海生了解到李福祥好赌,同时也了解到这个人还是有能耐、有本事,尤其是在牛羊育肥方面还是个土专家。想发展就得有资金,可当初银行不给李福祥贷款,原因是他家除了两间破房子啥也没有,没有抵押的实物。后来实在没办法了,秦海生就找到了自己做生意的一个朋友,他出面担保,这个朋友给李福祥借款15万元。这15万元成为了李福祥人生的分水岭,他凭借自己的牛羊贩运、育肥本事,很快站稳脚跟,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五年之后,李福祥的羊存栏量达到了300只、牛60头,2011年,村民选举这个曾经的赌博郎当上了村委会主任。
心系群众,真情扶贫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局长,秦海生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落实着国家的扶贫政策,并科学决策、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祁连实际的扶贫思路。对于祁连县目前乃至未来几年扶贫工作的主线,秦海生说出了自己的思路:“祁连的旅游业正在健康快速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旅游产业发展必将成为祁连的主导产业,而我们的扶贫工作也必然围绕这一产业,一方面积极投入到旅游产业中,同时借旅游产业来发展扶贫工作!”
在落实政策、科学决策、因地制宜的前提下,秦海生在工作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尊重民意。“国家的好政策绝不能一刀切,我们一定要倾听群众的心声,体谅群众的现实问题,在我们干事情之前,先听听群众想怎么干,只有最大限度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了,才是真正的好政策!”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十多年的扶贫工作,使秦海生赢得了祁连县老百姓的极大赞誉。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秦海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心去做事情,没有做不好的!这是秦海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4年的扶贫工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是沧海一粟,但对于秦海生来说,却收获着人生的价值。他说:“心里装着老百姓,踏踏实实为他们铺路架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一件积德的事情,让我的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朴实的言语,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焦裕禄式扶贫干部”的普通情怀。
作者简介:聂文虎,回族,笔名牧人。作品获青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祁连山》文学杂志主编,《金银滩》文学杂志编委,现供职于青海省祁连县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