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2020-09-10袁雅秋
袁雅秋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雨”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随文识字
1.同学们,下雨了,雨点儿从天上落下来了。(播放下雨声音频)谁会读这两个词?(雨点、 雨点儿)
小结:加上儿化音,显得更加可爱。
2.我们来看“雨”字,你能找到小雨点吗?(中间的四个点)风朝着同一个方向吹,雨点儿也朝着同一个方向落下来了。写的时候,这四个点都要朝—— 一个方向。哪个方向?(右边)
3.我们再来看“点”,也有四个点,一个朝——左,三个朝——右。这四个点可不表示小雨点,它表示一团火,你瞧,把火点着,锅上的东西就煮熟啦!我们把这样的四个点叫作——四点底。(指读、齐读新偏旁。)
4.齐读“雨点儿”。
5.你听,小雨的声音。(出示:淅沥沥、沙啦啦。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
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雨”字的教学,从读到看再悟,层层递进,加深记忆。“点”抓住四点底,从字形上领会字意,拓展延伸。本课生字量大,导入部分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又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难度,有效落实识字这一核心目标。)
二、揭示课题,聚焦标点
1.听到这么优美的雨声,一只小青蛙蹦蹦跳跳地来了,它说:“我要写诗啦!”(贴青蛙图片)
2.青蛙的诗写好了,瞧:呱呱呱呱呱呱呱……好听吗?(不好听)别急,有人来帮忙了,是谁呢?学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青蛙写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1)“写”:“写”字上面有个小帽子,我们把它叫作“秃宝盖”,跟老师读。青蛙写诗,老师写字,同学们上完课要——写作业。
(2)诗的左边是——言字旁,言字旁的字和说话有关,因为诗不仅可以写,还可以读和唱出来。
(3)指名读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环节教师把无标点的诗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富有表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无标点诗的无趣与乏味,为下文“谁来帮忙”导学问题的创设埋下伏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为后文有标点的“青蛙诗作”对比阅读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这篇课文可有意思了,先听老师读,听清读书要求:(1)头要正,身要直,轻轻捧起书,稍稍往外斜。(2)老师读到哪里,你的小眼睛就要看到哪里。听明白了吗?
2.老师读完了,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相信你们一定也想來读一读这首小诗。下面,请你们自己读课文,记得读书要求哦。
3.同学们读得特别投入,考考你们,谁会读?
出示:我们、可以、游过来、写成了。
(1)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说我,不止一个人就要说我们。“们”还可以和“你、他”成为朋友。
(2)游过来:(出示过马路、过节图片)你还知道“过”可以和谁成为朋友?小结:一个“过”字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好朋友,中国的汉字真有趣。
(3)1、2、3,变!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去掉拼音后的词语)
(4)再变,还会读吗?(出示:们、以、过、成)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词语的初步感知。再结合图片、组词等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在感受画面中理解词语的意思。由词到字,再到去拼音的字,学生在一次次挑战中快速识字,读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扎实。)
四、图文结合,初识标点
1.同学们都是识字小能手,生字读准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现在请你们再次捧起书,轻声读课文,找一找,是哪几个小伙伴帮助青蛙写诗?还记得读书要求吗?
根据学生回答贴图: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你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三个热心的小伙伴,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齐读)
(1)我们来看“串”,你觉得它像什么?
(2)中间的一竖是什么?(木棍)一根小木棍把两个扁口串在了一起,这个字就是——串。
(3)(出示图片)你瞧,这是一串水珠,这是—— 一颗水珠,谁来说说,一串水珠什么样?
小水珠一颗接着一颗,就像用一根看不见的棍子把它们穿起来,这就叫作“串”。
2.女生一起美美地读(再读三个词语)。
3.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帮助青蛙写诗的?请三个小朋友为我们读读课文第2~4自然段(出示课文),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
指名读第2自然段:
(1)小蝌蚪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小蝌蚪要帮小青蛙当小逗号)
(2)齐读“小逗号”。
(3)认读“当”。
(4)1、2、3,吹口气。小逗号来了,它和小蝌蚪像吗?
(5)难怪能当小逗号,谁来当热情的小蝌蚪?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
4.三个好朋友都来帮小青蛙写诗啦,青蛙的心情美美的,咱们也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老师读无标点的诗,你们读有标点的诗。
5.有了这些小标点,青蛙的诗就变得好听多啦,你听,(师范读)你自己再试着按标点的节奏读读看。谁愿意为我们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察图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把课始“无标点”与课末“有标点”的诗进行比较,再读一读有逗号和句号的“青蛙诗”,在强烈的对比中,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有标点”诗的节奏感和趣味,再一次在语境中识认标点符号,感受逗号和句号的神奇作用。)
五、复习巩固,书写生字
1.今天这节课,我们跟着小青蛙一起写诗。还认识了三个标点,一个是,一个是 ,一个是 。
2.这些生字你还记得吗?(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
3.这是一只多才多艺的小青蛙,它不仅会写诗,还能写一首好字。咱们一起跟着它学一学。
4.出示:下、雨。还认识这两个字吗?
5.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左手当黑板,右手当粉笔,我们来写点画。轻轻起笔往下顿,往回收,重一点。
再来看,这两个字还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竖”。竖有两种,这种叫垂露竖。
6.师板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