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词独特的审美艺术
2020-09-10祁晴
祁晴
李清照在宋词方面的造诣使她能够享誉词坛,经久不息。作者异于他人的闺情词创作,独特的语言魅力,赋予其作品专属于她的个性,李清照词中沉淀着李清照独特的审美情趣,是李清照个性的积淀和释放。本文旨在探讨李清照词艺术特色中独特的审美艺术。
一、异于他人的闺情词创作
闺情词多属男性拟作,是以“男子而作闺音”,而女性写闺情词反倒有东施效颦之嫌,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男性不了解女性的心思,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女性的心思之上,最终曲解文意。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朝,一妻多妾制和男性可肆意寻花问柳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男性以自己为主的大男子主义,女性只不过是生活中的附属品,所以男性词人创作的闺情词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大的偏颇。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到词与诗的不同,认为诗主言志,词主情致。她在诗词创作中也确实遵循这一主张的,她的词取材范围较狭窄,多以闺情词为主。但李清照的闺情词肆意写来皆自合女性之细美,非矫饰造作所能及。其闺情词之所以脱俗于一般闺情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男词人是借闺情词抒发人生不得志的郁闷或从男性角度对女性的亵玩,李清照词所描写的女性细腻情感是男性文人无法做到的,她的闺情词中的女主角都是以本人为原型,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又怎能和男词人笔下的市井女子相提并论呢。
阅读李清照的闺情词不难发现,她闺情词都是如实记录自己现实生活,从少女到少妇时期,心境的变化都很容易在作品中感知到。在少女懵懂时期,李清照笔下的自己是一位“沉醉不知归路”的颇具玩心的少女,在思春时期,清照笔下的自己是一个含情脉脉,却又稍显顽皮的少女:“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乍见来客,慌忙逃走,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访的客人,但从精确描绘的内心情感和外部动作断定,客人肯定是一位促使词人萌生春心的男性。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通过精湛笔墨描绘出来。在新婚不久,她的闺情词更多是表现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如一首首情歌,将她和赵明诚的美好爱情一步步记录了下来: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丑奴儿》)李清照选取了这样一个生活片段,将闺中少妇稀松平常的“理笙簧”“淡淡妆”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果不是异于常人的审美情趣,这样一个看似平淡随意的生活片段又怎么会呈现给读者呢。丈夫外出游玩时,清照的词充满了相思之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女子心思细腻至此,将相思之情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出一个迫不及待等丈夫回家的女子形象。李清照写的都是以她本人为主角的闺情词,呈现给大家的也是以她生活为中心的各种或美好、或痛苦的情感。男性词人笔下的闺情与李清照的闺情比起来可谓是东施效颦,远不及也。
二、独特的语言魅力
词产生于民间,起初语言朴素自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是到晚唐五代花间派产生,词从语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语言上浓妆艳抹,华美绮丽,淫巧侈丽,脂粉气息浓厚。宋初文人在词风上并无变化,也基本上承袭了唐末五代的词风。直到柳永,词风出现转变,从词牌到词体再到语言,柳永都进行了全面的开拓。他的词作从语言上开始由雅变俗。就语言而言,他虽继承民间词,但他对民间语言的提炼还远远不够,词作中常出现一些生僻的方言俗语使人费解,如:“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都峭。”“刷扮”“口兵嗽”等过于俚俗,读完整首词以后很难理解其意思。诚如李清照在《词论》中评价的“词语尘下”。而后的词人在作品的创作方面也向柳永靠近,如秦观的“待收了孛罗,罢了从来斗”也过于俚俗,让人费解。黄庭坚“我不会太撋就”等词句,被前人贬为“蒜酪体”。词至李清照,“皆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这是李清照词在语言上的最大特色。她既不落蒜酪体,也不会将词写得像诗、绝句一样典雅。她不同于接触下层市民文化的柳永,词中很少会收录民间俚语,但其作品又很少受典雅庄重的束缚,所作词作皆通俗易懂,让人耳目一新。即便是李清照前期的大量闺情词,词中也很少出现闺情词中惯用的珠、翠、脂、粉等字眼。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比起前期更是有了之质的飞跃,她大胆吸收了民间新鲜活泼易懂的口语,至今读来还是非常新鲜,创造了全新的文学语言,如堪称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李清照大胆地把“将息”“得黑”“次第”“了得”这些在当时看来又粗又俗的字眼写进词里,这种平易通俗的特点与当时一般文人追求典雅富丽的习惯正好相反,李清照本身是身份高贵的女子,平时接触的文学大多也是阳春白雪类的高雅文化,但这类低俗口语化的字眼在她的词里确实很常见,在文人用大量脂、粉、金、翠等词儿来填充到词里的时代,她又一反常态,在词的语言创作中丝毫没有脂粉气。
如果李清照只是一味地将民间口语搬到词中,显然是上不了台面的。这些看似平淡的口语定然是经过她精心加工和凝练的。并且达到了锤炼而不见痕迹,工妙却出于自然的地步。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评论到:“炼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赋格。”张端义一语中的道出了这十四字的巧妙。十四个叠字将清照晚年生活的悲惨、孤独和凄凉表达的淋漓尽致,看似平淡无奇,仔细揣摩来看,仅找不到更贴合的词来替换它。这首《声声慢》将李清照词中的语言特色都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李清照还有三字相叠的排句,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这些句子即契合格律,又灵动多变,充满了民间词的口语情味。
人间小女子,词中大丈夫。李清照流传至今的词作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文只是从很小的方面探讨了李清照词的独特审美艺术。我们应当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尤其是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宋代,一个人要想保持住一点个性锋芒,该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这对于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压抑受束缚的女性来说,就更其不易了。李清照能在如此社会下成长成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棱角的杰出女子,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