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早春图》与《窠石平远图》看郭熙艺术思想的转变

2020-09-10刘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2期

刘畅

摘  要:北宋郭熙在绘画理论上颇有建树,其画论著作《林泉高致》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部不朽经典,《林泉高致》中著名的“三远”理论,被认为是郭熙最杰出的理论贡献。其画作《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分别采用了“高远”“深远”“平远”的铺陈手法,体现了郭熙思想从“真境”到“诗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早春图》与《窠石平远图》中构图方式、空间表达方面的对比,论述“三远法”中“高远”“深远”与“平远”的不同,并探究郭熙艺术思想转变的过程。

关键词:《早春图》;《窠石平远图》;郭熙;“三远”

一、引言:

《林泉高致》中分为《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其中《山水训》《画诀》《画意》三章,是全书的精妙之所在。本文主要论述的“三远”理论,则被收录于《山水训》一则中。《山水训》主要论述山水画美学中的根本原则、原理,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技法层面,而是在论述了山水画美学、画家的心性涵养(即是《画意》一章)之后,在第三章《画诀》中,才具体论述了山水画的技法。由此观之,郭熙十分重视山水画的美学原则,也因此《山水训》成为《林泉高致》中的重要部分。

二、《早春图》与《窠石平远图》中的空间营造

(一)“三远法”与其背后不同的审美情趣

《山水训》中写道:“无深远则浅,无平远则近,无高远则下”,郭熙用三个反义词试图从相反的方面去解释“三远”。“无深远则浅”,那么“深远”则可理解为“不浅”,同理,“平远”对应“不近”,“高远”对应“不下”。郭熙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画者,画面缺少“三远”将会如何,从而突出“三远”的重要性。接着郭熙又详细从时空观的角度解释了何谓“三远”,最后又从景色、山势、人物三个维度分别叙述了“三远”的差异。

总结起来就是“高远”适合表现崇山峻岭;“深远”适合表现重峦叠嶂、千岩万壑;“平远”适合表现平坦开阔的地理形势。不同的体察方式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高远、深远表现的多为纪念碑式的大山大水,带有刚性、积极进取的意味,体现出一种静穆流衍的天地大道;平远表现的多为宁静玄远的好山好水,带有柔性、消极放任的意味,体现出一种冲融远旷之感。郭熙的山水画一部分是对荆浩之后“真境”山水的继承,后一部分是郭熙最喜爱的平远景致的描绘,也被认为是文人“诗意”山水画的开端。

(二)《早春图》中“高远”的空间营造

《早春图》是公认的郭熙的代表作品,依照前文中对“三远法”的解读,《早春图》的空间营造显然是符合“高远”和“深远”的透视方法。也有学者认为《早春图》只体现了出了“高远”,但我认为画面中除了体现出“自山下而仰山颠”的“高远”之外,也能从山前看到山后的景致,体现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

《早春图》中山石“卷云皴”的独特皴法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山石迭叠而上,中间萦绕以淡淡的薄雾,树木虬结多变,桥楼路观景致多样,整幅画有不输《溪山行旅图》的宏伟气势,但又充满了早春的生机气息,缓和了高远、深远构图方式的凝重庄严之感,展现了北宋山水画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特点。

(三)《窠石平远图》中“平远”的空间营造

《窠石平远图》是现在所知的郭熙最晚的作品,郭熙晚年师法李成,画面布置越发精妙,多所自得。《窠石平远图》如其名字,画面营造出了树石平远,秋高气爽的清旷之景,其笔墨特色和《早春图》相似,但笔力可见婉转柔和了许多,应是为了和谐平远的构图情趣。树枝上缠绕的细长藤条有着生机野趣,线条圆转而匀润,水的画法也采取了简练清晰的手法,整幅画采取平远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意境深远,真趣自然,一派明静景象。

三、从“真境”到“诗意”审美情趣的转变

荆浩的“图真”理论下引导的“真境山水”成为五代到北宋北方山水画的典范,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真山水也有着阐发,如“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真山水之云氣四时不同……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郭熙通过自己的体察活动感悟到了四时之景的内在变化,用他自己的感受去诠释“真”,通过“迁想妙得”的悟对山水的方式,郭熙将内心的情感深入到四时之景致中,敏锐而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真山水”的论述,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真境”。这是郭熙有人情味的审察,他在山水画里融入了个人的性情趣味,使那个时代静穆的亘古存在慢慢消退了。

四、结束语

《早春图》和《窠石平远图》中运用了不同的空间透视方法,使画面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氛围,“三远法”并非只是表面的山水布置章法或构图准则,从它背后延伸出的更是画家悟对山水时不同的审美情趣。从郭熙对平远景致的描绘到他对于“真山水”的阐发,都能看出郭熙最为喜爱平远的审美意趣。高远、深远固然雄厚壮观,但不符合“可居”的审美理念,唯平远之境能平灭一切冲突,使主客体融为一体,进入到一种“无我之境”。郭熙对平远意趣的阐发为后来文人画“诗意”的审美情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 [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11.

[2]吴冬梅.中国画“图真”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