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管理班级
2020-09-10胡中洋廖庆良
胡中洋 廖庆良
摘 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灵活好动、思维活跃的特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小学生的教育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小学班主任承担着全方面教育小学生的责任,同时也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师,更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班级过程中,班级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主要场所,可以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这篇文章从营造优良的班级环境、提高自身的交流艺术水平、做好班级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有效管理好小学班级,从而对小学班级管理起到优良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策略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最初时期,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上认知程度比较低,规则认识与自主学习性比较弱,他们平日的生活和学生之间互相交往等都需要班主任参与进去,小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依赖班主任教师。所以,班主任教师对于小学生来讲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还具有可塑性,班主任需要做好班级德育和智育方面的工作,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班级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优良的班级环境
在小学生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是班主任教师进行工作的最重要地点。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营造优良的班级管理环境。在优良的班级环境中进行各项工作,有利于班级不同管理工作的进展。良好的班风代表着整个班级的精神状态。所以,班主任需要树立好的班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在营造优良的班级环境过程中,第一,需要建立优良的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俗话讲,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规矩,不然不能很好地管理。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规矩意识比较薄弱,班主任需要在现有的小学生行为规则手册的前提下,还需要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班主任制定的规章制度需要具有灵活性,内容有利于小学生养成优良的习惯,让他们懂礼貌、干净卫生,制定的制度符合每一位小学生的特性,可以确保班级得到有效的管理。第二,班主任教师需要多组织开展活动,因为小学生具备善于模仿的天性,所以班主任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去规范同学的不同行为方式。比如,班主任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上课不迟到,再要求学生不迟到,做到真实的言传身教。
二、提升自身的交流艺术水平
小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许多方面的外界影响,只有班主任、代课教师、家长共同的努力才可以使得小学生健康成长。同学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是班主任教师,是讲课教师反映表现的最主要对象。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己的交流水平,在平时生活过程中需要多观察多咨询,定期和家长还有讲课教师进行沟通,掌握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情况以及家庭成长状况,为小学生的发展制定实际的规划。在生活中,因为家长在教育观念方面存在差异,对自己孩子存在娇生惯养现象,小学生在家庭中和在学校中表现完全不同,在校园中听教师的话,回到家中以自我为中心。班主任教师需要重视这种现象,需要和家长进行交流,并且想出解决的办法。为了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发展,需要做好家校配合,让家长也具备好的教育观念,真正落实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班主任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公平对待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同学的优点,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让学生信任自己,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同学们健康成长。
三、做好班级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主任承担着处理班级各种琐碎事情的任务,自己很难做到比较周全地管理班级,因此需要做好班级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让他们帮助解决一些小事情,让自己稍微轻松一些,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在进行选拔班干部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自己选拔班干部,班主任需要让学生们参与其中,通过民主选举和竞争选举进行干部选拔,让选举相对具有公平性,使得班级的氛围保持和谐状态。班干部选举出来之后,班主任还需要制定考核规划,对班干部的平时表现发表见解,帮助班干部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班干部管理工作认可情况的提升。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去进行管理,让他们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因为小学生的自身能力有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难把事情管理得比较完美。班主任教师在此情况下,需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对做得好的工作进行鼓励,不好的进行指正,提升参与工作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综上所述,小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是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班主任教师作为整个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管理水平,让小学生能够生活在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氛围中,使得小学生感受到生活很美好,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先平.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6(01):117-118+123.
[2]謝芳.浅析班主任的有效管理对学生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