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独立院校体育课后作业实施的现状研究
2020-09-10吴涛
吴涛
摘 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广东省独立院校的体育课后作业实施的主体,即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3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后,提出独立院校要重视实施体育课后作业,运用学校体育管理手段加强体育课课程过程的质量管理,通过体育软性作业的实施促进学生课外自主锻炼,形成课堂内外一体的学校管理体系,完善线上线下作业监督辅导机制,供体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东省 独立院校 体育课后作业 软性作业 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c)-0177-04
Abstract: This paper employs questionnaires to carry on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mework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iming at the subjects of homework, i.e. th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t school.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ndependent Colleges should not only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homework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cours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by using the school sports management means, and implement the soft sports work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independent exercise and form an integrated online-offline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outside the classroom,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to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Independent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Homework in physical education; Flexible assignment; Online and off line
体育课课后作业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师按照体育课课堂学习的需要,结合学生锻炼需求、学校场地等因素,布置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的作业,是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机延伸、融合部分。国内有专家学者提出通过体育课后作业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终身体育意识。因此,课后作业越来越受体育教师关注。本文聚焦于广东省独立院校的体育课课后作业实施的情况,通过对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体育教师和学生3类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体育学校体育课后作业评定方式、体育教师实施课后作业布置方式、教师监督检查课后作业的形式与效果、课后作业实施的效果及对学生课外锻炼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
1 研究方法和对象
1.1 研究对象
广东省独立院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读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大量有关体育课后作业的文献。了解国内体育课后作业实施的现状,教师布置作业方式方法及其所遇到的困难。
1.2.2 问卷调查法
2018年广东省独立院校共有17所,本调查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和北京理工珠海学院等10所院校,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调查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96%;对在校学生发放问卷1012份,回收有效问卷998份,回收率98.6%。
本文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2软件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归纳、统计后基于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体育课后作业评定方式
通过对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者的调查,各校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方法调查显示,90%的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成绩评定是以考勤和运动技能水平考试为主,其中30%的学校增加了理论考试或身体素质水平考试。只有10%的院校采用课内外结合的評定方式(见表1)。考勤也仅仅是以学生是否参加体育课程学习进行评定。学生课堂、课后的情况基本没有纳入成绩评定考虑范畴,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成绩评定的方法是学生学习、锻炼的方向标,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体育课程考核上注重学生运行技能水平和是否参加上课方面,忽视上课学生的个体运动能力差异性,对体育的过程质量监管和体育课课后作业的管理呈空白状态。
2.2 体育教师实施课后作业布置方式
关于体育教师对课后作业布置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给学生布置体育课后作业的体育教师占56.2%;认为没必要布置课后作业占17.3%;认为理论上是好的,但实际上难以实施落实较难的占21.3%;不予评价的占5.2%。结果表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给学生布置体育课后作业的做法是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因体育课后作业的实施存在难以评价学生完成情况、增加学生作业负担、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学生有课外运动协会的活动等因素,体育教师普遍对实施体育课后作业持消极态度。
从表2可以看出,47.4%的体育教师在学期末体育课程考试前布置过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针对课程考试的项目,要求学生课后加强练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考核的成绩水平;仅有7.3%的体育教师会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地系统布置课后作业;有16.1%的体育教师从未布置过课后作业;29.2%的体育教师对课后作业只是偶尔随意给学生布置一下。
从布置的课后作业内容上看出,63.4%的体育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布置的运动型练习,希望通过课后运动练习来掌握课堂教学传授的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特别是期末的运动技能考试成绩;13%的教师布置了课程相关知识的拓展作业;11.1%的教师布置了身体素质训练作业;极少数教师因课程运动器材不足布置了学生自行补充器材的作业。从结果可以看出,体育课后作业主要以运动练习为主,教师希望通过课后作业练习,来弥补课堂练习时间的不足。布置的作业缺乏系统性,忽视学习者个体差异和学习环境、条件差异。
2.3 教师监督检查课后作业的形式与效果
体育教师布置完各类作业后应该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检查,通过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来调整下一步的课程教学。但从教师监督检查作业的方式的调查结果可见(见表3),教师监督检查作业的手段匮乏。能通过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呈现的作业,教师的检查比较到位,占40.4%;但是以身体活动方式呈现的作业,教师的检查形式比较缺少,一般是以运动视频、APP记录运动轨迹和测试抽查为主,仅占21.8%,监督检查的力度明显不够;34.2%的体育教师布置完作业后,只是后期口头询问完成情况或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可见,大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较少,在作业监督检查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作业辅导也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2.4 课后作业实施的效果及对学生课外锻炼的影响
课后作业是由体育教师围绕体育课程考试和教学需求而实施的,作业的内容单一、形式强硬,缺乏个体差异;作业的监督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业不能在课程考核评价中体现,造成课后作业实施的效果欠佳。课后作业的实施无法满足学生多样的兴趣需求,导致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积极性的效果欠佳,不利于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终极目标。
3 对策与建议
终身体育理念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高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高校体育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增强自觉性、自主性作为总的目标。课后作业不仅要促使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和锻炼,还要培养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
课后作业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衔接课堂内外,是践行终身体育理念的有效载体。研究表明,独立学院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太过于生硬,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缺乏、监督方式和手段不足等制约了学生个性、兴趣的发展。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施体育软性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并与体育课外活动互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学习意识和习惯。
软性作业是在规定教学总体目标下,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灵活选择作业方式、锻炼内容与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愉快的氛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达到提高体育的学习兴趣,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软性体育作业可以分为“不定向作业”和“定向作业”。“不定向作业”是不固定作业的项目,学生自行选定项目进行自主学习。作业以学期为周期, 要求学生在课后时间,自行安排学习和训练。学期末个人以书面形式的训练心得进行总结,并进行该项目运动能力水平的提高测试, 测试结果列为学期考核成绩。另一类是“定向作业”, 作业的内容项目是固定的,通常是学期开始体育课程项目或身体素质训练,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周期阶段性地进行布置。在课程教学不同的学习阶段逐步布置不同的训练作业。这类作业要根据学生个人差异,分成若干不同阶段学习训练团队。同一团队按照统一的训练内容和要求,成员在队长的组织下进行练习,团对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相互监督,每月以队员练习完成情况进行累计,学期末以每月的练习累计和项目提升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列为学期考试成绩。
此前其他软性作业基本在线下实施,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体育教师有条件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力,更好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设定“不定向作业”,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线上学习,线上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现代化教学通过影像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更系统、直观地得到专业的技术学习,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受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方式为线上线下结合的软性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师生、生生运用线上平台进行答疑辅导、互评;而线下练习植入课外运动社团,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社团的练习,培养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定向作业”也可以借助手机运动APP跟踪记录运动信息,来满足学生素质锻炼的多样化需求。教师通过学生分阶段按时提交运动APP记录的练习统计,进行学期定向作业评价,纳入期末成绩计算体系,从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
总之,线上线下结合的软性作业既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筱毅,马瑞芳.广东省增城市小学体育课后作业施行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师友,2014,37(4):76-78.
[2] 朱秀英,吴龙.高校体育教学中软性体育作业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49-51
[3] 朱建紅.假期体育作业设计五原则[J].体育师友,2015,38(5):62-63.
[4] 王雷霆,夏锦阳.家庭体育作业管理与实施[J].青少年体育,2020(3):60-61.
[5] 吴阳,谭荣东.健身类手机APP在高校体育社团中的运用[J].运动,2018(2):111-112.
[6] 莫月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健身类APP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3):141-144,160.
[7] 杜菊,林晓鹏.刍议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9):124-125.
[8] 吕继强.浅析高校体育与终生体育[J].科技信息,2013(4):355-356.
[9] 唐海军,王占康.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课学习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3):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