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教法教材创新设计案例
2020-09-10张爱华左力母顺碧田世昌
张爱华 左力 母顺碧 田世昌
摘 要: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教法、教材现状分析基础上,利用创新设计的案例,从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器械的丰富性等具体的措施出发,以不断实践来调整和完善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教法和器材的创新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创新理念提供一定实践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法 体育器材 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2095-2813(2020)07(c)-0092-03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aterial, based on the use of innovative design case, from the flexibility of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quipment the richness of specific measures, such as to continue to practice to adjust and perfect our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innovation of the equipment design;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vide some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innovative idea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method; Sports equipment; Innovation design
1 案例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到中小学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设计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组织困难、学生参与态度不积极、兴趣低落等现实问题。通过和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一起研讨、设计、创新之后,在各大中小学开展创新的丰富多彩的创意性准备活动,从教学内容的多元、教学方法的灵活、教学器械的丰富等具体的措施出发,以不断实践来调整和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教法和器材的创新设计。
2 案例设计原则和理念
2.1 设计原则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教法和器材创新设计时,应遵循经济性、实用性、趣味性、安全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基本原则。
2.1.1 经济性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发和自制简易小器材,是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器材短缺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之一,在开发器材的过程中应突出器材的经济性注重开发器材的成本和实效,尽可能地减少经费和精力的投入。
2.1.2 实用性
在开发器材资源时,应充分考虑教材特点、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差异性、能力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发和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器材,体现开发器材的价值,反映器材的实用性,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1.3 趣味性
激发中小学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当他们对体育器械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参与运动,才会有发展的可能。试想,当一件体育器械让他们“视而不见”时,它的运动兴趣运动技能从何谈起?只有做到增加器材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增加运动的欲望和好奇心。
2.1.4 安全性
开发器材材料的选择、外观的设计、内部和结构、使用的方法、使用的过程等都必须严格以“安全第一”为标尺来衡量和评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能力的差异,指导学生开发符合实际的体育器材,并在运动中注重安全教育。
2.1.5 教育性
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是体育器械最根本的职能。由此可见,综合发展技能的比重越高,体育器械的教育价值和实用价值就越大。因此,教材在使用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已达到教育的目的。
2.1.6 创造性
开发器材的过程是师生创新意识、习惯、能力的自我完善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也可继承传统项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创新,同时要符合时代性、趣味性。
2.2 设计理念
“世间一切皆可用”:大自然、空气、水、建筑物等。
“小身材,大智慧”:孩子和老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
“一器多用、变废为宝”:一张纸、一瓶水,一只粉笔的妙用。
“我运动,我快乐”:遵循孩子身心健康发育的规律,激发孩子创造力;真正体现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和地位。
3 实践案例
3.1 自然类
(1)名称:“宇宙探秘”“我从哪里来?”“梅花朵朵开”。
(2)器材:天空、草地、树木、阳光、空气、水。
(3)设计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组织教法:引导、探索、讨论、分享。
(5)教学设计:游戏“阳光草地小白马”。
方法:将学生分成4~5个组,让学生肩搭肩围成一圈,每个队伍取个队名,如“阳光队”“水果隊”“蔬菜队”“动物队”等。接下来选一种队开始游戏,如:由太阳队开始,太阳队同学集体大声念出队名并按节奏做出下蹲:太阳升—太阳升—太阳升完—月亮圆;接着月亮队做,月亮圆后—星星闪,以此往复。
规则:全队口号和动作一致,口令清晰,每队重复不得超过3次,出错者要受到惩罚。
(6)创新模式:教师用天文、物理、化学、人体运动科学等知识来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如就“氧债”来设计空气、氧分子、呼吸等相关作用和功能;也可借助大自然变化来与人体运动相关的点结合,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2 生活用品类
(1)名称:“心心相印”“纸上谈兵”“王老太去买菜”。
(2)器材:手帕纸、报纸、毛巾、帽子、纸杯等。
(3)设计理念:“小器材,大妙用”。
(4)组织教法:示范、讲解、体会、合作、拓展。
(5)教学设计:游戏“旋风少年”。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个队伍;分别由第一位同学手掌或胸贴一张手帕纸方式快速奔跑20m左右的距离将手帕纸运送到对面同队队友手中和胸前,该名队员又以相同方式接力进行传递,直到两队所有队员运输完毕,先传递完毕的队为胜。
规则:只能借助风和奔跑速度来控制纸张不掉落,不能用手或他人帮助。
(6)创新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创新出生活中可用的教学器械,让学生学会“变废为宝,勤俭节约,一材多用”生活理念。
3.3 教学用具类
(1)名称:“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画格子、爬楼梯、跳房子”“一撇一捺是个人”。
(2)器材:粉笔、尺子、红领巾、便签贴、书本。
(3)设计理念:“小笔画出大世界”。
(4)组织教法:导入、讨论、实践、编排、修改。
(5)教学设计: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方法:教师在空地上用粉笔画出长宽相等的2条12格梯子;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组队伍分别站在格子起点;2组队伍的排头用“剪刀石头布决出胜负,输的人当老狼,赢的人可以往前跳一格;赢的人不停地问“老狼老狼几点钟”从1到12格;赢一格跳一格,直到最后一格看谁输,赢的人等到老狼说道12点时,所有人(除了老狼)赶快跑,不让老狼抓住。
规则:每次只能跳1格;老狼没有抓住人或被老狼抓住都要进行小小的惩罚,如刮鼻子。
(6)创新模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文具或学习用品、书本等作为教学内容及教具创新体育游戏,如借助黑板进行团队写字、画画或猜谜语等体育知识趣味接龙游戏。
3.4 科技类
(1)名称:“和我一起玩手机”“抖出你的最强音”“秀出你的好身材”。
(2)器材:手机、运动APP、播放器、弹力带、便签贴。
(3)设计理念: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电子产品。
(4)组织教法:认同、借鉴、创造。
(5)教学设计:游戏“抖动吧,少年”。
方法:将小朋友分成4个人一组,在每个小朋友身上、背上、脸上分别贴上10~15张便签贴;之后,老师打开手机中的“运动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快速抖动,抖动时间根据音乐的长短来决定。在规定时间内谁最先抖掉全部便签贴谁就为胜。
规则:学生必须靠双脚和身体按音乐节拍进行抖动,不能借助外力或用手撕下便签贴;在规定时间内抖掉粘贴在身上便签贴者为胜。获胜同学可得到适当奖励。
(6)创新模式:让学生参与、分享他们喜欢的歌曲、明星或热爱的运动,积极引导和学生一起借助科技力量来创新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手机游戏、电子产品的迷恋中走出来,探索和创造健康、阳光的娱乐方式。
4 结语
在进行中小学体育器材教学教法设计时,选材应注意典型、灵活和新颖性;内容应规范、普及和多样性;编排应注意心理、生理和年龄特征。体育教师应时刻意识到创新才能让体育课堂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
参考文献
[1] 王台波.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6):87-89.
[2] 朱国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6):110,113.
[3] 唐立慧.我国中小学实施政府购买课外锻炼服务状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0):56-65.
[4] 赵媛媛,张斌.《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内容的反思与改进[J].体育师友,2019(3):10-12.
[5] 武彦虎.我国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改革的探析[J].运动,2016(9):111-112.
[6] 马卉君,马成亮,姚蕾.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性的逻辑起点与路径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6):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