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史的最初页面
2020-09-10王子今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近著有《秦汉儿童的世界》等。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读自己的书,生成自己的思想,是比较晚的事。现在回想,1967年到1968年,中学“文革”狂潮之后在家“逍遥”到插队农村之前这个时段,深感到知识饥渴并且疯狂填补,这大概可以说是我们人生中读书的抢种抢收季节。社会秩序大乱,各单位图书馆藏书流散民间。多有青少年因此接触不少中外文学名著。特别是外国名家作品,在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之外,通常被认作封资修中“资”和“修”的作品,在大批判最狂热的时候,却得到最广泛的民间流传。历史上应当也有类似的文化现象。当时大约多数所涉猎的图书,都与自己后来从事的专业研究没有直接关系。因公家图书馆管理制度破坏得到的书籍,对后来的学术生涯有直接意义的,有《资治通鉴》第1册第2册,还有一本《说文解字》。从发小张彬彬家借到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是读得非常高兴的书。
对于自己家里的书,阅读还是最为认真的。如果要谈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籍,首先要说到母亲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鲁迅全集》。她那几年在通读《列宁全集》,我则在1968年10月下乡前读完了《鲁迅全集》的前8卷。母亲买的这套书,不包括《书信》和《日记》。这两部分,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得初读。初中语文教材中收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件小事》等。我没有读过高中。自己买到几本高中语文教材,当然也读了其中的鲁迅作品。但是阅读《鲁迅全集》,心中才真正站立起来了这位文化巨人的高大形象。鲁迅的批判意识,鲁迅的激切风格,鲁迅的诙谐笔调,鲁迅的实证原则,都对我个人的思想倾向和学术路径有一定影响。自学鲁迅,在干干净净的《鲁迅全集》上留下了许多标注。当时做了很认真的笔记,都写在散张纸上,并没有保存。后来在《权力的黑光》《千百年眼:皇权与吏治的历史扫描》等拙著中发表过学习鲁迅思想的心得,但是对鲁迅的国民性批评以及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并没有认真的研究。后来结识王富仁、孙郁等鲁迅研究大家,阅读他们的著作,深知面对这样的学术主题,是要下大功夫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后来关注嵇康思想,注意过鲁迅整理古籍的实践,在有的文章中对鲁迅文献学贡献深致敬意。2017年在《中国文物报》发表过一篇《鲁迅读汉画——〈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简介》,表达了对鲁迅关心汉代文物的深心感动。
另一种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毛泽东选集》1至4卷。这是曾经认真阅读的文字。“文革”以前读初中时,阅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曾经从一个特殊侧面初步了解到现代中国的革命史。作为外国记者记述的陕北红区画面,是大致真切的。《毛泽东选集》是可以作为认识中国现代政治史的基本读物之一的。要了解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及追随者们怎样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他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他对中国社会进程的预见,都可以从这部书中发现有意义的信息。
第三种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插队时经常翻阅的胡云翼《宋词选》。这部书曾经广泛流行。万云骏教授1979年和1980年先后在《学术月刊》和《西北师大学报》发表论文评价此书。说到《宋词选》“‘文化大革命前后大量发行,大学中文系师生几乎人手一册”。在农村时,从当地知青手中借到一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林大椿辑《唐五代词》,匆匆浏览,还没有仔细吟读就被书主索回。身边时常陪伴的是这本《宋词选》。婉约与豪放,传统文化风格的两种倾向,通过优美的辞句介入了我们这些务农青年的心灵生活。插队知青的心境,在热情闳放的另一面,也常常笼罩在沉寂忧郁之中。宋词凄清格调,往往可以共鸣。当时曾有旧体诗词的习作,但是粗陋浅薄,笔法尤其幼稚。初读王力《诗词格律》一书,才得入门。后来在西北大学读书,从同学黄敏兰、方兢处借到《汉语诗律学》,才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如果可以介绍第四种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应该举出《中国地图集》。这是多年随身常备常用的书。小学和中学同学赵铁城发现一本有我签名的1966年版《中国地图集》(平装本),很客气地寄还,使我得到了即使在身边可能也很难保存至今的旧版地图。我初中地理毕业考试得了全年级唯一的满分,应当和喜欢这门课有关系。幼年的印象中,家里是常年挂着两幅地图的。可是老伴从结婚起,就强烈反对家里挂地图。岳父岳母都是老军人,不知道她为什么对地图如此反感。我曾经报考史念海先生指导的历史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因为偶然的因素临时变更了方向,至今深以为憾。近年关注汉代蒙学,看到当时小孩子要学习关于“五方”的知识。地理课程在汉代就成为基础教学内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2020年4月,曾作《七律·谷雨》,涉及早年劳动和读书生活,抄录于此,以为小文的结语:“谷雨降雨。有友人说当日听到布谷鸟鸣,并在电话中模拟音声,婉转可亲。回想听到‘布谷‘布谷均在夏收季节,迎晨风走向金色麦田,印象最为深刻。那是学农支农务农年岁中最艰苦,也是最激奋的日子。灼燿日光,灿烂天色,山山金穗,晶晶汗滴,好像就是昨天。友人年少,吟此数句,感念对青春的敬意和爱心。据说是世界读书日,疫情中子夜吟草。二〇二〇年四月廿四日。布谷晨声自在啼,乡情千里系秦西。挥镰热汗高田岭,拂卷残灯碎论题。灯烬妄求千载照,岁萌深悔十年迷。读书最是春晴好,飞絮轻风唱柳鹂。”好友张在明读后表扬其中“灯烬妄求千载照,岁萌深悔十年迷”一联,应是如《易·乾》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