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会计准则》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2020-09-10陈少毅
陈少毅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同时我国正在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应不断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对其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应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本文首先阐述了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之后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而调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实行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种类繁多,常常出现重复记账的现象,财务管理准则缺乏统一性,会计准则也不够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已无法适应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需求。2019 年1月1日开始,事业单位全面进行会计准则改革,事业单位实行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进行管理,进而对事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政府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应做到“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确保事业单位会计记录可以对其资金情况以及成本运用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反映。
一、关于《政府会计准则》的概述
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可以加强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对事业单位资产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同时,新会计准则并不是完全摒弃原有的会计准则,而是吸收了原会计准则的优势,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既互相分离又互相衔接。此外,《政府会计准则》还能够全面体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后,在资产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财务数据可以对其资产、成本、收入、支出等情况进行准确反映,促进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二、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
事业单位的管理风险分为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事业单位应以实施《政府会计准则》为契机,按照要求,在事业单位实施各项制度的过程中,严格检查发现各种问题,完善各项制度,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监管能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同时,《政府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施行“双报告”制度,并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内容设置进行了明确规定,完善了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对事业单位会计报告设置进行了规范,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准确,从而对事业单位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反映,进而保证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此外,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可以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合理规划,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避免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出现风险。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监督和风险防范力度不足
虽然很多事业单位设置了内部监管部门,但部分事业单位由于种種原因没有发挥出内部监管部门的应有作用。部分事业单位还存在各部门岗位设置混乱、权责不明的现象。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缺乏足够的风险预测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二)缺乏良好的内控建设环境
事业单位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无须直接面对市场竞争,其管理模式与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给予内部控制建设足够的重视,部分事业单位认为没有必要构建内部控制机制,往往都是走形式。这样就会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内部控制建设环境不佳。
(三)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的监管与其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执行效果密切相关。但部分事业单位在对其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优化过程中,没有对业务流程的监管控制给予足够重视,无法满足《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利于事业单位完善业务流程监管制度建设,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制定完善的业务流程管理方案。同时,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对业务流程监管制度进行了调整,但其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涉及收支业务、预算业务、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合同流程六大部分。但部分事业单位对于《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还处于适应阶段,无法对六大业务流程方案进行有效优化调整,想要实现对事业单位业务流程的监管应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但部分事业单位目前还无法做出完善的业务流程的设计及其监管制度。
(四)合同管理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合同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但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按照《政府会计准则》要求设置进行合同管理体系,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时,缺乏足够的合同资源效力认知能力。这样就会导致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工作方案缺乏完善性,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善。同时,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在设计内部管控制度时充分考虑了合同的流程设计,但在合同执行以及监管时,没有对合同执行效力进行有效监控,这样就会造成事业单位无法对合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需求。
(五)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完善
《政府会计准则》出台后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准则》效果的重要因素,便是其内部控制机制。《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其内部控制建设,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落实《政府会计准则》。当前,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无法适应《政府会计准则》的实际需要。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具体运行过程中,无法在内部监督体系方面体现出其真正价值,无法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机制过程中,对于评价机制的有效性认知不足。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效果分析时,没有将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这样就会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执行情况无法满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