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材中插图的分析与思考

2020-09-10吕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4期
关键词:插图幼儿

吕娜

[摘 要] 插图是幼儿园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当前幼儿园教材中插图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插图类型、内容和表现力等方面。要改善这些现状,建议提高插图的质量,适当添加传统文化和园本特色,注重插图的表现力,加强插图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以方便幼儿教师凭借插图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

[关键词] 幼儿园教材;插图;幼儿

[作者简介] 吕 娜(1994—),女,甘肃会宁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310-02    [收稿日期] 2020-03-09

幼儿园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插图,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吸引幼儿注意并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插图(illustration)在拉丁语中有说明、例证、图解和注释的意思。”[1]插图是“以文字为主的书刊中插入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照片、图片、简笔画等。主要起着背景扩充、人物形象诠释、故事场景描绘等作用。”[2]

一、教材中插图现状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小班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插图类型和数量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当前幼儿园教材插图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查阅期刊、杂志、书籍等,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关键词“幼儿园教材”和“插图”,将检索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码,提炼总结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前提。

1.各领域插图数量有所差别。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小班教材共6本,即《健康》《语言》《科学》《美术》《社会》《数学》,每一板块的插图数量都不一样。教材中每一节都有插图,每节内容至少有三到四张插图,数量充足。封面插图颜色亮丽,每一个领域的插图都有不同的内涵,所以体现在每个领域的插图数量有所区别,这符合3~6岁幼儿在每个阶段身心发展不同的需求,更容易吸引幼儿注意力。

2.不同插图类型在各领域的分布情况不同。幼儿园教材中插图可归类为动植物类、自然风景类、人物肖像类、卡通漫画类、故事场景类、日用品类和食物类等七种。故事场景插图居于主要地位,其次人物肖像类插图倾向于健康领域,数据显示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故事场景类插图占比较大,可以看出教材编辑者的目的是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强化和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向幼儿传递积极的思维方式;再者是动植物类插图穿插于各领域,在孩子们眼中,动植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基于小班幼儿泛灵化的思维特征,选取他们最喜欢的动植物作为最直观体现教育内容的材料,帮助幼儿理解生活当中的数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最后是日用品、自然风景和卡通动漫类插图,日用品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幼儿认识生活用品的能力,有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自然风景类插图,向幼儿展示优美的自然景色,这类插图常能唤起幼儿情感,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卡通动漫是通过夸张、象征等方式构成富有趣味的艺术效果,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大。总之,在丰富多样的插图中,充分结合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满足了幼儿的兴趣点。

二、幼儿园教材插图的优点

1.插图色彩搭配合理。“幼儿更看重教材的封面、画面色彩鲜艳、人物造型夸张的设计更容易吸引幼儿。”[3]而与这部教材有异曲同工之妙,颜色鲜艳亮丽,混合色少,易于区分辨别。

2.插图表现形式多样化。如美术活动中有各种绘画形式,比如拓印画、装饰画、棉签画,还有泥工、折纸等,更能体现幼儿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科学和数学活动插图多为静物表现法,如动植物、蔬菜、水果图片等,选用大量生活中的材料来进行教学,体现生活性的特点,幼儿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来感知。

三、幼儿园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

1.各领域插图类型不协调。就教材本身分析,故事场景和动植物插图居多,对于自然风景图、日用品和动漫插图就显得厚此薄彼了。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和泛灵的特点,孩子们的思维在活动中进行,也就是说他们会先做再想或者在做中想,即边做边想,不会想清楚再进行某一项活动。但是,三岁幼儿普遍表现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另外这一阶段幼儿喜欢模仿他人,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所以很有必要增加各种各样的插图类型吸引幼儿主动学习。

2.缺乏传统文化和园本特色。教材的内容是根据《纲要》编订的,对于内容只涉及学科体系内的知识,对于乡土文化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对于幼儿园本身来说,园本特色课程开发是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在本园背景下创设符合本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

3.各领域插图内容缺乏联系与整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大多数幼儿园是根据五大领域来编写教材的。幼儿园活动围绕五个领域开展,传统课程模式侧重知识传输,注重识字教育。因此,教材插图的文字内容存在一定的小学化现象。单单围绕语言领域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对科学、艺术领域的内容较少体现,道德教育渗透不足,缺乏对幼儿进行艺术的熏陶和培养对美的情感,最终导致各领域插图内容缺乏联系、缺少整合。

四、幼儿园教材中插图的改进建议

1.提高插图本身的质量。幼儿园教材中插图要根据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而适当的变化,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发展规律。插图内容应当更加体现生活化的特点,避免出现太难、太偏插图,导致幼儿厌学,打击幼儿学习积极性。插图内容也强调不要太简单、浅显,导致简单的经验重复,无法对智力的发展提出一定的挑战,也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时间的浪费。“教材中的插图不同于普通的儿童读物,其必须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慣,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因此在选择各种类型的插图时,不要求绝对的均衡,但要求提高插图的质量。

2.适当添加传统文化和创造园本特色。我国教材中插图中含有很多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在内,较注重传播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彰显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5]幼儿园教材中传统的本土文化渗入也很重要,比如围绕传统节日开展大主题套小主题的活动,这就需要体现主题活动的要素,其次是插画内容增加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例如剪纸、脸谱、泥塑、皮影、糖人等,用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办园理念创设独具特色的园本文化,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3.增强插图表现力。插图在编绘时,要根据幼儿特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例如,插图的轮廓要清晰,色彩运用要有内涵,比例要和谐,位置要灵活,板式要优化,线条要匀称,等等。这样的插图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满足幼儿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变化与统一的融合共生,使插图的编排更趋合理科学。

4.整合各学科插图内容。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每个领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材插图承载着各领域不同的知识构成,表达丰富的幼儿发展理念,理所当然应全面展示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内容。各领域插图所表达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例如,健康领域中《洗小手》《吃饭》《饭前饭后》《不挑食》《剪指甲》等内容,都只体现对幼儿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指南》中提出要强调综合性、联系性和渗透性。所以要彻底打破单学科体系,融合各个领域插图内容,达到课程的整合,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进.插图视觉时代[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2]陈新强.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课程与教学,2017(8):47-48.

[3]应怡静.幼儿园教材中图画故事即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65-70.

[4]刘禹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分析[J].学术论坛,2014(5):45.

[5]王颖.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比较研究——以部编版于东京书籍版一年级教材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7):208-209.

猜你喜欢

插图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分析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