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铁公基”到“新基建”工业互联网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9-10张启亮

互联网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徐工制造业工业

张启亮

研究表明,基建增速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GDP增速0.1个百分点左右,其对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2020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疫情冲击,拉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迫在眉睫。

2020年4月,“新基建”火热出炉,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万物互联、信息汇聚、异地协同、远程服务的优势。

2020年6月底,国家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如何搭上新基建快车,就抢占风口,破局智能制造?

新基建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拉动投资,而更在于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创造出更多新消费、新制造和新服务等动能。

中国传统制造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来到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路口。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其通过升级生产模式、强化供应链掌控力、提升融资能力以及共享研发资源等赋能中小企业,助跑中小企业最终实现数字化升级。

早在2010年前后,中国如火如荼地推进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核心的“两化融合”建设;以智能化为终极使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尚未进入工业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实践半径。

但是在欧洲,以德国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国家,已经开始走上以智能制造为关键的工业发展道路。2010年,德国发布了“德国高技术2020战略”;2011年11月,“工业4.0”被德国政府采纳为“未来计划”之一;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理念和计划由德国政府正式发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

为了将互联网与产业进行融合,以实现降本增效、优化产业链、建立工业新场景,徐工成立了产业物联和智能制造两个事业部。不过,究竟如何融合、如何互联?对于当时的徐工来说,工业互联网领域仍是个全新挑战,需要自己开设一条新的“起跑线”。

2014年,徐工信息孵化于徐工,正式成立,这也成为徐工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内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各行业取得很好的成果,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徐工信息于2016年自主研发出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现已成为国家级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拥有强大的设备连接、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能力,平台对海量工业数据进行汇聚、管理、分析,提供工业机理模型、应用开发和数据可视等能力,能够轻松实现工业APP快速开发,满足各种工业场景的需求,切实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15年,“新基建”开始被政府提及;2019年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第一季度,中央、工信部密集“喊话”,加快新基建建设,随后,各省陆续发布今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新基建”彻底被点燃。

从“铁公基”到“新基建”

过去,传统的基础设施以铁路、公路等为代表,常常被称作“铁公基”,于产业而言是外生的。如今,以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孕育着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基建的热潮涌动,确属发展之必然。

首先,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过去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因此,中国必须考虑以新技术来完成工业4.0的升级,“新基建”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

其次,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数据智能、网络协同等加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来到高质量转型的十字路口,而工业互联网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推着企业去“变”。

再次,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无法复工复产,因此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不能只靠“人”来保证稳定生产,智能化的生产线和“上云”决策可以集成上下游产业链,还能降低风险。

两化融合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需要一个平台来协助承载全产业链的生产要素,否则,不管是决策还是管理都是零散的,而工业互联网正是这个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跨界”还是“深耕”

与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天然的技术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它与市场的需求是直接耦合的。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让政府和市场之手更好地协同发力,鼓励不同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在此轮基建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到底该如何设计“新基建”落地之路,是一个共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每个行业的需求不同,最初我们针对不同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做不透也打不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就会遇到瓶颈。

把目光从“跨界”收回,聚焦于工业行业垂直领域及其上下游,做深做透,打造生態圈,帮助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是徐工信息的一个战略。但是,生态圈的建设并非是像GE那样盖大楼、揽八方式的跑马圈地,其关键词是“共生、共融、共享”。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合作的前提,生态应该是将价值链的一环交给合作伙伴。

只有汇聚众力,服务企业、制造企业、工业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ICT企业等各类主体都能够参与其中,并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

新基建的发展或遇“四大难题”

首先,在传统制造业企业家们的思维认知中,“新基建”还属于新鲜事物,应用价值能否体现,还是未知,因此他们大多还处于观望状态中,不想或不知如何“试水”。

其次,数据归属权的划分还比较模糊,国家还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若未来数据会有大面积的链接和共享,就会出现归属权和使用权的纠纷等问题。

再次,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主推的还是“公有云”的模式,相关设备会连接到数据平台上,因此,数据安全成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保证网络体系的良好运作。

最后,疫情开年给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的工业企业带来沉重打击,要先考虑“活下去”,才能考虑新基建,因此很多企业没有资金也不敢投资新兴领域。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始终抱有积极应对的态度,相信新基建在未来三年会有初步成效。

深耕赋能,助力伙伴转型

在设备连接、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工业软件等方面,徐工信息坚持自主研发,在工业模型算法、低代码开发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独特技术,其中高价值设备连接和数据价值挖掘是其特色。设备连接是工业互联网扎实的底座,汉云平台已经连接了82万台大型设备,总价值6500亿元,赋能70个细分领域,大量的工业数据为国家宏观经济提供“晴雨表”。汉云具备五大核心优质能力,一是基础共性能力,二是特定行业平台能力,三是特定领域平台能力,四是特定区域平台能力,五是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能力。

徐工信息把30多年数字化经验和最懂制造的基因带到各行各业,建设了有色金属、核心零部件、物流、建筑施工等20多个行业子平台,构建“从场景 到方案到落地价值”的商业闭环。2019年,徐工信息3亿元A轮融资,高瓴资本、赛富领投,汉云平台的行业价值、商业模式、成长性得到投资人认可。根据全球咨询机构Forrester的报告分析,汉云市场地位全国第二。

2020年以来,徐工信息汉云获评《通信产业报》和《工业互联网世界》2020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先锋榜TOP3;并且获评全球首届工业智能领域年度大奖“湛卢奖”工业互联网创新奖。

海进机械作为纺织机械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基于汉云平台定制化开发面向纺织机械行业设备管理子平台,实时采集、分析、展示设备数据,为海进机械提供设备远程管理、故障告警、产能分析、易耗品记录、工艺数据管理等服务。项目实施后,海进机械售后成本降低15%,售后人员工作效率提高20%,终端用户因设备异常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减少10%。

核心零部件行业标杆赋能企业泰隆减速机,基于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机床运营动态画像、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实现设备利用率提高3.6%、计划达成率提高8.3%、机床维修成本每年节省300万元。

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用“忘、聚、合”三个字总结未来企业在智能化社会里应遵循的守则,“忘”即忘卻过往的成功,继续创新前进;“聚”即要聚集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强聚合的生态体系一强共强;“合”将工业企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企业才能生生不息,走得更远。未来,汉云将携手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共谋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徐工制造业工业
徐工升级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徐工机械:自我淬炼无惧“高原”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技术
凯雷收购徐工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