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智汇科技园:让老城区开启“逆生长”模式
2020-09-10
广州被称为“千年商都”,是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开埠城市。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这座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经久不衰,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如今的广州是全国城市更新改造活动最活跃的城市之一。说到广州的城市更新改造活动,就不得不提到海珠区。
作为广州的老城区,曾经的老工业区、城乡结合部,海珠区的城中村、工业厂房等低效用地多,依附的产业资源消耗高、附加价值低、环境差、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亟待的改造问题,海珠区通过空间再生产,实现价值创新、产城互动,探索出一条城区转型的新路径,让老城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生长、繁荣、更新到再生,在老城区“逆生长”的推动下,海珠区涌现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创新园区,海珠智汇科技园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海珠智汇科技园位于东晓南地铁口约300米处,其前身是瑞兴工业区。上个世纪90年代,乘着改革开发的春风,依托中大布市黄金商圈的地利,瑞宝村社、村民集资兴建瑞兴工业区,吸引众多纺织加工厂聚集,一时之间机器轰鸣车马喧嚣。
随着城市更新以及新一轮产业转移,很多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制造企业搬离,园区里面剩下全是破旧的厂房,环境也比较杂乱,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村民守着一块“风水宝地”却只能干着急,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就此拉开这片土地的蝶变。
瑞宝工业区更新改造项目发展历程:
2017年12月 村社改造意愿公示,并获得村民大会表决通过。
2018年3月 村社改造方案公示,并获得村民大会表决通过。
2018年9月 瑞兴工业区交易公告在区三资平台向社会公示。
2018年11月 广州千里智汇公司中标摘牌。
2019年6月 经过艰苦沟通,和谐实现原281户租戶的全部清退。
2019年7月 海珠智汇科技园路演中心正式开放。
2019年9月 海珠区图书馆海珠智汇分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19年11月 海珠智汇科技园升级改造实行产业腾飞。
旧改,不是非得要大拆大建,而是要追求“设计的生命力”。整个改造过程中,园区秉承着在原有建筑肌理基础上进行规划并实施微改造,不增加用地面积,不大拆大建,不增加总建筑体量的改造原则,重点对园区进行消防改造、建筑结构排危修缮、建筑外立面整饰、建筑内水电设施及装修提升,以及市政管网优化改造、园区整体环境提升、智能化管理提升等,园区由原来典型的“散乱污”旧村工业园区焕然一新为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区—海珠智汇科技园。2019年11月,园区入围广州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试点项目。
正如参与园区改造的设计及技术管理专家颜涛所说,“我们通过建筑、空间的改良,动线的重新布局,为‘灰度空间舒筋活络,接着筑巢引凤,把人才和产业吸引过来,让街区可以自我进化。”
譬如,园区中A1栋建筑原本的建筑形态并不美观,设计团队通过材料和设计手法,打造出一个折叠几何外形,结合周边物理空间的前置条件,令这个建筑物变得恰如其分的精致亮眼。改造后的这里已经成为海珠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通过微改造,曾经的传统纺织业小作坊变成了产业引入、创业孵化的办公空间、年轻人打拼奋斗的理想之地。这样有生命力的改造仿佛变魔术一般,让原本空间狭窄、环境脏乱、外观破旧的工业区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散乱污、产值低、环境差、安全隐患等问题也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曾经的纺织工厂,如今已华丽变身,成为产业高地。海珠智汇科技园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产业,以广东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海珠)驿站、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生物医学中心为研发引擎,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集孵化·苗圃·产业化完整生态,协同发展,形成产业要素高度集聚的产融新城示范区。
“瑞气呈祥,宝地生辉” ,文化与科创在此融汇,一个新兴产业集聚的产融新城———海珠智汇科技园,正在蓬勃兴起。目前,已进驻广东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海珠)驿站、海珠区图书馆海珠智汇分馆、南都周刊传媒产业基地、中山大学第八院附属医院生物医学中心、赛维森(广州)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州丸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欧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数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瀚翼扬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知名机构和企业。园区改造后的产业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
同时,园区配套商业集餐饮、零售、休闲娱乐于一体,不仅满足创业人员的生活娱乐需求,也吸引了众多喜爱时尚潮流的年轻人前来消费,营造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聚会场所,打造了一张属于海珠区的“网红”新名片。
把“老城区”的空间腾出来,把“新活力”的产业导进来。这背后是破立并举的海珠逻辑:通过产业空间、商业空间的供给侧改革,辞旧迎新,以新产业吸引创新者、创业者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进驻,以生生不息的创新力量,推动老城区的“逆生长”。
城市更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海珠区的创新园区样本,期待海珠智汇科技园在未来的日子里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多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