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壮女子服饰结构研究
2020-09-10韦彩妙
韦彩妙
(河池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壮族是广西与云南交界处的主要民族。该县境内的壮族根据其自称和语言划分了12个以上的族群,而黑衣壮就是其中的一个支系,占当地壮族总人口数的33%。他们多数居住在大石山区,以农耕为主,因此是一个高度聚居的族群。千百年来,他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在传统的蓝靛染织业已销声匿迹的今天,那坡黑衣壮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染织技术。近年来,许多艺术节都邀请了黑衣壮人民,让他们在舞台上穿着其特色的民族服饰,表演他们独特的山歌。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都开始注意这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并欲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1 黑衣壮女子服饰在色彩上的意蕴解读
黑衣壮崇尚黑色,将由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作为族群的标记,这种情感源于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相传古时黑衣壮首领在抵抗外族入侵时不幸受伤,恰巧发现蓝靛叶可以治愈伤口,在击退敌人后便令族人大量移植野蓝靛,且要求穿用蓝靛叶染制的黑色服装,这一传统延续至今[1]。在黑衣壮寨,女子上身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穿宽裤脚、大裤头的鞋子,腰系黑色大围裙,头戴黑色大头帕,折成三角头饰。尽管黑衣壮的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调,但他们对其他颜色的运用在服饰上也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头巾和衣服的边缘大都会用红色来进行点缀,纽扣和袖口处也会用红、黄等亮色来彰显个性,这与现代艺术讲究的调和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黑衣壮女子服饰的种类
黑衣壮女子服饰具有自己鲜明的结构特点,这些特点在壮族的其他地区也是比较少见的。由于当地人对黑色的崇尚,黑衣壮女子的服饰整体来说是一种黑色套装,上装短,下装长,上装与下装的长度比例大致为数学中的黄金比。将黑衣壮女子的服饰从上到下进行归类,主要包括头衣、单衣、马夹、长裤、长裙这几种。
2.1 头衣
在黑衣壮的习俗中,所有的女子都需要佩戴头巾头饰,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头部,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帽子。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防止晒伤,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御寒保暖。她们的头衣分成两件:一件是一条较长的白色头巾,长度以能够刚好绕住头一周为宜,宽2~3寸。女子需将头发盘成发髻,卷在头顶,用白色头巾将发髻包裹;另一件头巾是长约9尺、宽约6尺的黑布条,这种黑色布条是用土布制作的,材料非常硬挺,因此不易受天气影响发生变型[2]。将它打折盖在头上,需要遮挡住前额,且她们的头巾都由自己亲手剪裁,根据女子是否成婚,佩戴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佩戴起来的造型很与众不同,与折纸和立裁有些相似,展示了简单朴素的“施物观”。
2.2 单衣
黑衣壮的单衣是用土布制作而成的,厚实保暖且比较耐穿。可以将单衣分为衣领、衣襟、后身、衣袖四部分,黑衣壮女子的单衣衣领是交领斜襟式,即衣领与左右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所以领子也就相交。衣襟是右掩的左衽,衣袖较窄。单衣一般短至肚脐,与下面的裙头相接。其结构特点分析如下。
2.2.1 “十”字型平面结构
可以发现,黑衣壮的单衣与中式传统服装汉服的平面剪裁方法具有基本一致性,即都采用这种“十”字型平面结构——以水平的通袖线和前后竖直的中心线为轴线。这种结构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剪裁方法整体性、平面性的特点。
2.2.2 直线式剪裁
直线式剪裁是指将衣服平铺在桌面上使其没有任何褶皱和起伏,尽量沿着直线进行裁剪,最终所制作的衣服、所需的衣片都以矩形的形态呈现出来。这也是中国比较传统的裁剪方式,它的优势在于直线的剪裁能够充分利用布料,不会像曲线或者斜线式剪裁产生许多废弃的边角料,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大山处的黑衣壮来说可以很好地节约了有限的资源,并且直线式的剪裁凭借其整齐性的特点可以借用布条来进行缝合,一方面衣服的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衣服的制作难度会大大降低[3]。
2.2.3 断缝结构
由于黑衣壮服饰的布料皆为村民利用织布机手工制作,因此布料的尺寸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织布机的宽度,因此很难达到“十”字型的平面结构。在保证衣服外观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断缝这种方式来达到所需的宽度,从而满足衣服的整体性。制成的上衣衣身由整片布料裁剪而成,自然状态的宽度到达袖子上,形成断袖接缝。这种前后中断缝和袖子断缝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身上的接缝。这种方式可以使面料的利用达到最大化,体现出黑衣壮民族“节俭和崇物”的思想。
2.3 马夹
除了单衣外,马夹也是黑衣壮上衣服饰中的一种。当地人会根据天气的冷热变化来选择是否穿马夹。马夹的下摆也呈现出葫芦状的结构,与单衣相比弧度稍小。它是一件黑色对襟衣,方角立领,没有肩缝,侧缝会有开衩,衣摆镶有黄蓝紫三色边,一般有等距排列的7颗红布条中式纽扣,长度会比单衣短3 cm左右,形成叠穿效果[4]。马夹除了具有御寒以及穿脱方便的优点外,还可以在日常劳作尤其是需要搬运货物时起到保护肩部的作用,防止肩部被严重磨损。
(1)马夹的对襟结构和胸前一字纽的设置有利于解扣、系扣的便捷操作。
(2)无袖结构使手臂免于衣袖的限制,方便舒展手臂,有利于田间劳作。
(3)马夹两侧的开衩使人体的腰部活动更为方便,在劳作过程中蹲下和起身的动作不受限制。
2.4 长裤
黑衣壮女子长裤的结构与上衣恰好相反,上衣的袖子和身形处都较窄,而长裤则偏肥硕宽大,裤腿长至脚踝,双腿活动空间较大。裆部也会比较宽松,穿着时不易与身体接触。裤腿和裤裆线相连,形成倒“U”弯刀形。裤子前后的裤片完全相同,两个一样的中片,两个一样的侧片。裤子有育克,无外侧缝,挺缝线为开缝。整体形状为直筒状,类似于现在流行的直筒裤。
2.4.1 造型肥硕宽大、裆垮脚宽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黑衣壮女子的裤子腰围接近1 m,而臀围相较腰围直接放松了将近40 cm,半脚口宽约为31 cm。原来的黑衣壮女子在穿长裤时会用一根腰带绑系在腰间,穿脱时不需要解开腰带,只需将裤腰抽出来即可。现在经过改良,裤腰为松紧式,只需一根松紧带来收紧裤腰,相比原来会更方便。另外,这种宽大的长裤使得它对穿着人的身材没有要求和限制,高矮胖瘦都可以轻松驾驭。这种结构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也是有关系的,因为天气经常闷热潮湿,有利于通风散热。
表1 长裤的成衣规格
2.4.2 裆腿相连及裆下裤腿翻转
这种结构可以体现出平面结构中的立体感,方便人们活动且能够有效防止布料受损,同样体现了当地村民“崇物”的思想[5]。将平面布料折叠形成的立体感,就像小孩儿经常玩的折纸游戏,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为尽量实现每一寸布料都能物尽其用,不浪费一丝一毫。
2.4.3 裤腰部分用软料
黑衣壮的服饰面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牛胶这种能使面料变得硬挺的物质,这种物质只有经过长时间、多次的刷洗才会逐渐变软。黑衣壮女子为了使腰部能够更加舒适,会将此处的面料替换为较软的靛蓝色粗布,这种做法同时可以节约较为昂贵的黑色布料。
2.5 长裙
黑衣壮女子的长裙是要套在长裤外面的,所以它的整体款式也是偏长偏宽,裙子底端需到小腿的下部,可以显示出衣服的层次感。长裙主要分为3段,黑色裙布做的腰头、靛蓝色软布做的裙育克、最下端的黑色裙布。腰头下部会有一圈比较细密的裙褶,到下端则自然垂散开,不过当地女子为了方便劳动,会把裙脚的3条边卷起来,插在裙裤头中。裙子展开为180º。整体设计得疏密有致。
一物三用:一是起到美观的作用,二是走亲访友时裙子可以从底部卷起用来包裹杂物,三是在劳动时可以卷起用来放置捡到的粮食。
3 结语
黑衣壮独特的服饰结构能够反映当地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也是应该保护和传承的一笔宝贵财富。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帮助黑衣壮的传统服饰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让黑衣壮的古老文化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