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工程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020-09-10张磊庆ZHANGLeiqing
张磊庆/ZHANG Lei-qing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河北 廊坊 065000)
2020年已过大半,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各行业也相继发布了上半年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00840.12亿元,同比下降0.76%;完成竣工产值38027.75亿元,同比下降7.84%;签订合同总额390875.38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新签合同额125992.08亿元,同比增长4.73%;房屋施工面积112.06亿m2,同比增长4.24%;房屋竣工面积12.45亿m2,同比下降12.57%。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因新冠疫情大幅放缓,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大幅下降16%;二季度以来,随着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探底回升,建筑总产值同比降幅缩小至0.76%。考虑疫情带来的客观影响,虽然完成总产值等数据有所下滑,但新签合同额,施工面积仍保持正增长。通过施工总承包龙头企业发布的数据看,中国建筑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5101亿元,同比增长5.2%;中国铁建上半年新签合同额7652亿元,同比增长25%。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当前形势下,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新签订单的较大增长将持续推动建筑业市场的发展。
展望下半年,受益于“两新一重”建设积极推进,基建投资也将在下半年更大程度发力,预计房地产和基建对建筑业总需求有进一步的提振作用,建筑业将在机遇和挑战中恢复正增长。
1 “两新一重”重大战略持续推进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强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重点提出“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分别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各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项目质量。对项目短期内难以建设实施、确需调整资金用途的,原则上要于9月底前完成并按程序报备。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纷纷部署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两新一重”成为重点。深圳、浙江、上海、广州、重庆、江苏等地相继出台“新基建”发展行动计划并明确投资规模。
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利于调节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的发力重点。与此同时,基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传统基建仍有较大发力空间,特别是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等领域仍存在较大缺口和需求量,相关项目建设将有力推进。
2 雄安新区建设如火如荼
雄安新区目前共划分了容东片区、雄安站枢纽片区、启动区和起步区四大重点建设区域。2020年,雄安新区谋划提出百余个重点建设项目,截至7月底,近70个项目已主体开工或配套辅助设施工程开工。容东片区作为新区先期建设片区,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约17万人,承担着安置搬迁群众、探索新区建设经验的重要使命。目前,片区安置房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市政道路、综合管廊、供热、燃气、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正在加速推进,道路绿化、公园绿地等生态景观营造也同步实施。截至8月8日,容东片区建设现场已矗立塔机600余台,进场建设者超过5万人,成为雄安新区施工场面最为壮观的片区。详情可见《建筑机械化》2020年第7期本刊特稿。
3 新型建造技术加速落地
近几年,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一直大力推进,各项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广泛应用,而此次疫情的影响,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新型建造技术在建筑业转型升级中担当的重要角色。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造速度让全球都重新认识了中国基建的效率,而背后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来自BIM及信息化的应用的支撑。医院设计方案落实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BIM在整体统筹规划,项目协调、可视化模型创建等方面重要作用。BIM+装配式技术的应用,大幅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达到了高效节能的目的。
新基建的“新”在于基建的内涵由传统的“土木基建”向“信息基建”转型,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数字经济的特征。未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智慧化”的需求将不断涌现,5G等信息技术的融入势必会催生新的技术,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各环节通过物联网、云技术构建智慧工地,建筑业将以此为主要手段,加速转型升级。
此外,在施工设备方面,高层建筑造楼机、盾构设备、超大型塔机等大国重器的应用让建筑业“上天入地”变得不再困难,而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各大设备管理平台,也让管理者能更好的把握设备运行状况,促进安全文明施工。
4 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巨大
住建部发布的《2019年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显示,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m2,同比快速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13.4%,近4年年均增长率55%,从2017年占比不足3%到2019的13.4%,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发展装配式建筑,主要采取以工厂生产为主的部品制造取代现场建造方式,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质量更加稳定;以装配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能大幅减少施工失误和人为错误,保证施工质量;装配式建造方式可有效提高产品精度,解决系统性质量通病,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是绿色建造技术的典型代表,符合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可以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升级。
虽然我国的房屋建造技术总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装配式建筑与发达国家占比相比差距明显,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国务院于2016年9月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将达到15%以上,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将达到30%,可见未来几年装配式建筑仍将保持高增长,相关构件生产、运输、施工的上下游企业将持续受益。
5 工程机械销量增长印证行业持续向好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2020年1~7月份,主要25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89535台,同比涨幅26.7%。国内市场销量172146台,同比涨幅27.5%;出口销量17389台,同比涨幅20.0%。2020年1~7月,主要23家装载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装载机77357台,同比增长3.33%。其中国内市场销量64407台,同比增长6.41%;出口销量12950台,同比下降9.66%。
从小松挖机开工小时数看,2020年1~6月份月均工作小时同比增速分别是-43%、-32%、-17%,3.6%、3.2%、1.8%,4~6月份连续3个月同比为正,开工持续向好,疫情拉长了行业景气周期,因疫情影响的积压需求持续释放。对比挖掘机和装载机的国内外销量及增幅可以发现,市场在连续几年的增长之势下,在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后,内需仍是支撑工程机械销量的关键。
土方机械作为工程建设进场较早的机械,其销量和开机时数一定程度体现了工程建设的开工率情况,而以塔机为代表的建筑起重机械则几乎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周期。记者了解到,上半年国内主要塔机企业,在受疫情短暂影响后迅速恢复生产,上半年市场订单和销量均同比大幅增长,而做为塔机行业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有的则上半年已完成2019年全年销量,市场需求火热。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上一轮调整后,当下工程机械企业对于信用销售的风险控制非常重视,在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意味着市场中的伪需求相对减少。以塔机为例,根据庞源租赁公布的信息显示,其8月份塔机吨米利用率达到72.9%,超过了2019年72.3%的平均值,新单指数也逐渐回升,虽不及2019年同期,但已超越2018年同期。做为工程建设行业上游,工程机械销量的持续增长也印证了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业市场仍将持续表现。
6 结语
虽然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仍不容乐观,短期内将影响建筑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步伐。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尚未实现产业规模与产业模式齐头并进,总体上仍是大而不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还存在监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落后、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有待提升等挑战。
因此,我们应当理性认识当下面对的挑战,把握好机遇。未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将更注重投资拉动经济,随着“两新一重”重大战略持续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的火热开展、以及建筑业自身在新模式、新技术上的转型升级,建筑业将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