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下的居民健康素养研究
2020-09-10丁克颖郭炜晴杨琴文
栾 晶,丁克颖,王 健,陈 慧,郭炜晴,杨琴文
·论著·
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下的居民健康素养研究
栾 晶,丁克颖,王 健,陈 慧,郭炜晴,杨琴文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1。
对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下居民的健康素养进行研究,为本区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策略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6—8月,对闵行区13个社区的15~69岁常住人口2,400人开展问卷调查。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8.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数、年收入、患慢性病年数和自我健康状态人群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和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自我健康状况评估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和总体健康素养的共同促进因素,职业是共同影响因素。“互联网+互动健康教育”的智慧服务,可以全方位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互动健康教育;互联网大数据
十九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鼓励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1],。上海市闵行区以全区人民健康需求为目标,努力把握网络规律和技术手段,转变健康管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创新服务居民的方式方法[2]。依托“闵行捷医”APP和家庭医生平台搭建起了医生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起快速有效的卫生计生政策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咨询反馈机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及时有效地解决好居民的各类健康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提高全区人民健康水平。健康素养水平是衡量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3],2017年,《“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30年,上海市成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4]。闵行区已连续十年对成人健康素养进行了监测[5],本文主要对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本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策略与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8年6—8月闵行区15~69岁常住人口2,400人。纳入标准:①2018年6月以来,居住并生活在一起累积达6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包括在家里寄宿的亲戚朋友、工作的保姆等;②在校寄宿的大学生、长期在外工作的家庭成员,如果在外时间超过6个月则不在入户调查范围之内;③被调查者的理解能力足以完全领会问卷的内容;意识清楚,沟通交流无障碍;愿意参加此次调查;身体健康状况允许30 min的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对13家社区进行全覆盖调查,样本量分配遵从平均、平等的分配原则。使用PPS系统抽样,每个社区监测点抽取5居委会(村)作为调查监测点;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每个居委会或村抽取55个家庭户作为备调查家庭户(保证每个居委会(村)可以完成40份有效问卷);应用KISH表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中的一位进行问卷调查。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市健康促进中心2018年下发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居民基本情况、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健康技能素养。每题正确计1分,总得分≥53分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某方面健康素养得分≥该方面总分的80%则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
1.3 质量控制
调查开始前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医师进行统一培训。现场调查问卷要求调查员当场核对。质控员对问卷进行审核。问卷录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双录入,进行一致性检验和逻辑性核查,所有调查完成后,由区疾控中心随机抽取5%的问卷进行电话回访质控。
1.4 统计学分析
用Epi Data 3.1录入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常住人口2400人,本地2,273人,外地127人。男性1,082人(45.1%),女性1,318人(54.9%),年龄为15~69岁,平均(44.1±12.7)岁。主要为汉族。文化程度初中为主,占33.4%。职业主要为企业人员(27.9%)。2口之家最多(33.8%)。家庭年收入以11~29万元为主(47.5%)。1,420人患有慢性病,小于1年的人数最多(21.8%)。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中,表示一般的为主(38%)。见表1。
表1 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