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水墨画的绘画性

2020-09-10

老年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画意视觉艺术水墨画

水墨画本身有极其强烈的特点,即它的“绘画性”,古人称为“画意”“写意”。传统水墨画强调用笔、用墨,创作出的作品有极强的“画意”。现代人强调的绘画性,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与现代视觉艺术规律相关的内容,诸如视觉艺术形式、语言,使之成为一门适应现代社会欣赏的、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绘画品种。

绘画,是用笔墨来塑造的“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的艺术形式。画的过程,实际上是用笔的过程,作品也便具有了“绘画性”的意义——画意。传统水墨画注重如何用笔去画,用笔用墨的讲究颇多,形成了水墨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用笔的修炼,成为水墨画家必须具备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用笔在古人那里形成理论,自唐代至现代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各朝各代都有独特的见解。古代早就把用笔的要求提升到很高的境界,超乎用笔本身。五代荆浩谓:“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中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而后下笔。则疾而有势,增不得一笔,亦少不得一笔,笔笔是笔,笔笔非笔,具极自然。”

传统水墨画充满绘画性的笔触、墨色,营造出绘画的律动感。水墨画所追求的画意,举凡雅致、高逸、浑厚、雄壮、优美、苍劲、神趣、秀美,乃至气韵都是通过具有“绘画性”的笔墨表达跃然纸上,我们从中体验出来的,还是其绘画性的笔触在起作用。水墨画构造出来的绘画性语言,是任何一门画种所不能比拟的。

“绘画性”其实是水墨画的特点之一,它强调用笔的表现性,强调笔墨语言。笔墨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同于油画、版画或是音乐、舞蹈、戏剧。它就是水墨画特定的艺术语言,这种方言的绘画性,使我们能够清楚地区别出它的音调,如同汉语和日语,有明显不同。

“绘画性”是一幅画的灵魂。石涛、八大山人、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等人作品的绘画性,是其他任何时代、任何人不能替代的。水墨画的绘画性丰富多变,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性”语言。今天,我强调“绘画性”的提出是基于水墨画笔法、墨法中深厚的传统,提出了蕴含在传统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傣族小学生》 李 洋

《惠安女大学生》 李 洋

《摔跤手》 李 洋

“绘画性”排斥“描写性”。因此,即使画一张写生,也要带有“创作”的意识去对待,反对照着对象描摹、描写。不带任何想法的描写是被动的,也是国画人物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即写生与创作脱节。学生写生课完成得挺好,一到创作课就不会画了,究其原因,便是基础训练中缺乏对“绘画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没有强调“绘画性”在基本功训练中的重要性。如果在基本功训练中加强“绘画性”的指导,训练学生一开始就具有创造意识、画面感,那么,今后他们画什么画都会自觉运用“绘画性”的艺术语言规律去表达,并运用它进行创作。

“绘画性”在现代水墨画上提出,是现代艺术规律对水墨画的要求。新时代水墨画面临新的挑战,建立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审美理想,并丰富和发展“绘画性”艺术语言,已成为当前中国画家所面对的带有时代感和时间性的学术问题。对“绘画性”的追求,无疑是对水墨画艺术表现语言追求的升华,现代水墨画在“绘画性”原则指导下必然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画意视觉艺术水墨画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刘少民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水墨画作品
牡 丹 (水墨画)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韩潮水墨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