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展示之新思路探究—以东莞市博物馆为例

2020-09-10王文茜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东莞市收藏家馆藏

王文茜

(东莞市博物馆,广东东莞 523000)

近年来,国家以及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和工作方案,提出了关于博物馆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如何提高文物安全保护水平,加强文化资料开发利用,完善博物馆体系特别是扶持民间博物馆发展,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根据此精神,结合东莞市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笔者就东莞市博物馆的这一时期的文物保护与展示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1 引领创新,提高文物安全保护水平

东莞市博物馆作为全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全市文物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努力提高我市文物科技保护水平。东莞市博物馆可以开展以下2 个方面的工作:

1.1 申请《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资质证书》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博物馆近四十一家,民间收藏更是在广东省内占有重要位置,辖区内收藏的文物应超出十万余件,但目前却尚未有一家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资质的机构,这与东莞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不相匹配。

东莞市博物馆从1997 年开始,着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从外地聘请专家到馆,带领业务人员开展纸质文物的修复工作,主要对本馆所藏纸质文物进行修复,并承接广东省内其他博物馆藏品纸质文物的修复工作,于2007 年完成馆藏书画和古籍文物的修复工作,并培养了一名纸质文物修复技术人员。此后,聘用了一位吉林艺术学院书画装裱专业的本科生,历经十余年的磨炼,我馆专业修复人员现已积累了丰富的纸质类文物修复实战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珠三角及圈内享有良好口碑。

1997 年,东莞市博物馆与广东药学院携手攻关,利用保存在本馆的两具距今400 多年的古尸保存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和革命性的突破,创造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

从2006—2010 年,东莞市博物馆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村头遗址出土文物的修复与整理工作,东莞市博物馆有一名考古专业的本科生也参与其中,历经多年锻炼,积累了丰富的陶器修复经验,基本掌握了陶器的修复技能。

所有这些工作,都为东莞市博物馆文物安全保护修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博物馆申报《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资质》证书,在人力和实际操作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2 开展各种保护技术研究和实践

为了提高各种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应不断加强文物的分析与研究,探索各类文物的保护新技术。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其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市博物馆现藏63 幅唐卡,为了加强对这批唐卡的保护与利用,在2015 年,东莞市博物馆与西北大学合作,开展了对馆藏唐卡特殊性研究、现状调查、前期修复探索、唐卡修复方法和流程,以及唐卡的陈列展示等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对唐卡的修复与清洗,以及展示手段等方法。如图1 所示。

另外,东莞市博物馆还有一批故宫调拨文物,共108 件,主要为陶瓷、玉器、杂项类,多为官窑和清造办处作品,非常珍贵,为该馆的一项特殊藏品与品牌藏品。为了加强这批文物的保护,打造品牌效应,拟与北京颐和园文物修复保护专家合作,研究针对这批文物的囊匣,把新型的无酸性保护材料有效的运用到传统的宫廷包装工艺里,打造出一套集保护、包装、展示于一体的技术,为文物的保护探索一条新路。如图2 所示。

图1 纸质文物存放柜及书画盒

图2 轨道式智能密集柜

2 公私共建,推动文物事业的繁荣兴盛

东莞收藏以石龙为代表,有着较长的历史,收藏实力雄厚,收藏水平较高,在广东省内特别是珠三角一带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东莞民办私人博物馆共有13 家,在东莞市收藏家协会登记注册的收藏家近200 余人。加强与这支队伍的联系与合作,有效利用其藏品、人才、场地等资源,推动东莞文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东莞市博物馆可以考虑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2.1 与东莞民办私人博物馆签订共建合作协议

东莞民办博物馆现有:唯美陶瓷博物馆、金威啤酒博物馆、东莞市钱币博物馆、冠和博物馆、东莞市饮食风俗博物馆、观音山古树博物馆、旗峰山艺术博物馆、森晖自然博物馆、诺华中式家具博物馆、圣心糕点博物馆、陈伯陶史迹陈列馆、东莞粤剧博物馆、蚝岗民俗馆等13 家。其中唯美陶瓷博物馆、东莞市钱币博物馆、旗峰山艺术博物馆、东莞粤剧博物馆藏品实力较强,展示条件良好,特色鲜明,可在多方面弥补东莞市博物馆的不足。与这13 家博物馆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在藏品研究,藏品展示和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可以互补,集中有限资源,开展各项活动,把文博事业推向良性的发展轨道,繁荣东莞文博事业。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举办展览。东莞市博物馆每年可策划一期小型展览,到各民办博物馆巡回展览,把文化推向更为广阔的区域和基层,切实落实博物馆文化惠民的宗旨;另外,东莞市博物馆也可以引进私办博物馆的一些特殊展览,以丰富本馆的展览内容。此外,双方也可以合作,整合馆藏资源,共同举办一些专题陈列。(2)藏品研究。整合资源,选定一些专题,开展藏品研究工作,以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

2.2 与东莞市收藏家协会签定共建合作协议

东莞市收藏家协会人才济济,藏品丰厚,有着丰富的活动策划、陈列展示、藏品研究的经验,与之签订建设合作协议,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厚的藏品资源,开展陈列展示、文化宣教、文物研究等工作,共同促进东莞的收藏与文化发展。据了解,东莞私人收藏的居廉居巢作品远远比东莞国有博物馆收藏要多,博物馆在开展《居廉居巢绘画作品》展览和研究时,如果能利用其资源,将大大提高展览质量和研究的深度。类似的情况很多,不在此一一列举。与收藏家协会的共建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加强收藏家协会的密切联系,通过收藏家的人脉关系和信息网,广泛收集大量的文物征集线索,同时也可以从收藏家中征集东莞市博物馆所需要的文物资料。(2)开展陈列展示工作。整合双方藏品资源,每年举办一期专题陈列;市博物馆举办的专题陈列也可以寻求协会的藏品支持,使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东莞市博物举办的十二生肖展览,得到收藏家协会的支持,效果非常好。(3)开展文物研究工作。东莞市收藏家协会藏龙卧虎,很多收藏家除了藏品丰富以外,专业水平也相当之高,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研究上有着独到一面的能力,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会对博物馆开展文物研究工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有些收藏家虽藏有丰厚的特色文物,但却缺乏研究能力,如果能与博物馆合作,利用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开展藏品研究工作,也将会是一件很有意义之事。(4)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文物鉴赏活动。东莞市收藏家协会曾经成功举办过很多次大型的文物鉴赏等文化活动,东莞市博物馆也成功举办了15 届文物鉴赏活动,双方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有特色,如果双方合作共同策划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将会非同一般。

3 开放思想,积极开发藏品资源与利用

东莞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9641 件,共分十一类,其中以陶瓷、书画、玉器、出土文物、杂项最具特色。加强藏品研究,积极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藏品,具有重要意义。拟寻求2~3家文化产业设计与制作公司合作,研发与制作文化产品,以发挥文物重要价值。可对以下几项文物进行开发与利用:

(1)馆藏“清石刻王宠草书七律研帖板”共有7 块, 保存完整,书法俊美,可拓片制成《王宠草书帖》册印刷出版,供书法爱好者学习、练字。

(2)把《古代东莞》陈列展览高度浓缩,简明扼要,编辑成图文并茂的页面,分散插入笔记本里,向东莞的中小学生推广。使东莞的中小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了解家乡的历史。

(3)馆藏印章不少精彩的印文,拟选定30 件制成印谱,附与图片和文字介绍,供读者鉴赏。

(4)馆藏书画中,有不少扇面,有折扇、团扇、纨扇等,可以制成多种形制的扇成品,如图3 所示。

图3 博物馆藏书画制成多种形制的文创扇成品

图4 东莞市博物馆文创体验店系列产品

(5)馆藏一套《居廉设色蔬菜鱼䂜虾蛙图》共有12 幅,色彩艳丽,岭南特色鲜明,品相良好,可用之制成台历。

(6)馆藏书画丰富,特色鲜明,是本馆最重要的收藏之一,可从中选取12 幅轴类代表作制成书签。

(7)馆藏大铜钟和镇象塔,均为本馆典型文物,可制作成小挂件,做钥匙扣和手机坠等。

(8)馆藏玉器非常精美,其中一对唐代白玉凤戏牡丹、荷莲鸳鸯纹发簪和一对金代白玉鹅衔纳言极为罕见,纹饰精美,造型别致,可仿制成较为高档的工艺品。

以上8 点只是馆藏文物利用开发的初步设想,一个新的尝试,可以待工作推开之后,积累更多的经验,再开发更多更丰富的藏品资源。如图4 所示。

4 改变观念,提高陈列展示服务水平

东莞市博物馆每年都举办很多展览,其中不少馆藏文物展览,这些展览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陈列手段和方法,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有些脱节。博物馆曾对这些展览做了一些观众调查,反馈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展品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二是展品的信息量过少;三是古代艺术品数量略少。根据观众的意见,以及参照国内外一些博物馆的做法,结合东莞市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博物馆应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在陈列展示上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调整和改进。

4.1 丰富展示内容

文物专题展览如果仅仅是展示其文物本体,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毕竟有限,难以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只有在加强文物研究的基础之上,深挖文物背后的文化信息,转化为观众需求的信息,并有效的传递给观众,才能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才能真正的起到宣教教育的目的。

例如:东莞市博物馆举办的《粤海清风——东莞市博物馆馆藏岭南名家扇面艺术展》,展览内容除了“山水寄情”“花鸟娱性”“诗书入扇”“岭南蔬果”四个部分展示其文物本体之外,还增加了“扇子文化”部分,把扇子引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中去,向观众介绍扇子的发展历史,扇子的种类,折扇的制作,扇子书画章法,扇子的功用,扇子的戏剧、舞蹈、武术和诗词等艺术,全面向观众展示与扇有关的信息,把远古的文物拉近观众的生活。另外,通过对文物的著录以及相关地方文献资料,搜索文物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向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故事,最大化的满足观众的认识需要,这就是今后展览应努力发展的方向。

4.2 营造良好环境

一件文物独立的摆放于一个空白的环境里,它所给观者的审视效果也就是文物的本体,其相关的信息将大大的缺失。比如一张上世纪70 年代的普通的报纸或画报,摆在展柜里,看不出其有何特色,但如果把它贴在一个仿70 年代的房屋墙面上,将会让很多观众有诸多感慨,效果明显不同。展示环境的营造,对提升文物的感染力、挖掘文物相关信息、让观众身临其境、更加深刻领会文物带给人们的视觉和感观冲击力具有明显的力量。环境的营造,包括空间、背景、柜台、声音等。比如本馆的《十二生肖文物展》如果在展厅里播放一些生肖的声音,会让观众身临其境,视觉和听觉都会得以愉悦。例如东莞市博物馆举办的《馆藏故宫调拨文物展》,在陈列时把展厅环境布置有宫廷的效果,增加了更多宫廷元素,附以文物的皇家包装,让观众如同进入宫廷里,看到文物的感觉都有所不同,获取了更大的视觉享受。

4.3 讲述百姓关注的故事

传统的文物说明编写一般采用所提供文物的基本信息加上对文物的描述而形成。这对专家学者来说是没问题的,但对普通观众来说,其意义不大。文物尺寸大小和文物描述对普通观众来说,可以看文物就一目了然了,没必要去关注文字。但普通观众往往对文物的了解非常欠缺,最想知道相关的信息。因此,博物馆必须改变观念,展览不仅是面向学者,更应该要面向普通观众,这才是展览最大的受众面,必须要二者兼顾。因此在编写文物说明时,既要有文物的基本信息,更要有文物背后的相关信息,提供观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在编写文物说明时,一改过去平铺直叙、信息罗列的形式,采用引导性的语言,引导观众去了解更多的信息。

4.4 开发与观众的互动环节

一个好的展览,除了让观众大饱眼福之外,再能亲身体验个中的妙趣,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博物馆在策划专题展览时,应适当的考虑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内容,加深观众的印象。好的互动,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互动的内容设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4.5 展览鉴赏和展览研讨是展览的重要补充

专题陈列往往不是所有普通百姓都能看得明白、深刻理解的,这时,专家或讲解员的导览都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展览期间,不定期的举办专家讲座或者讲解员导览是很必要的。展览期间,召集专家、学者、观众、以及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群众,召开展览专题研讨会,了解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信息,将会使展览内容得以无限延伸,文物研究柳暗花明,展览策划更加贴近观众。

4.6 加大展览的宣传力度

一个好的展览,如果没有更多的观众,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有好东西也要大力宣传,才能让更多的观众受益,如果辛辛苦苦举办的展览,却少有观众来参观,其所付出的艰辛非常不值。只有让更多的观众享受其中,展览付出的劳动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展览宣传推广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内容,在此信息极为发达、生活节奏快速的时代,只有内容能迅速打动和抓住人们的视线,推荐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在推荐内容的设计师,应强调视觉效果、主题效果、情感效果和通俗效果。二是宣传的面要广泛而有深度,除了所有媒体之外,网络、商场、酒店、通讯设施、交通枢纽等都要涉及,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此信息。好的展览、好的推广,相信观众一定不少。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甚至是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博物馆不再是简单的文物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而是应该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料咨询机构。本文就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展示阐述了笔者的思考和认识,提出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展示之间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有助于市级博物馆文物库房保管及展示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东莞市收藏家馆藏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记旅美收藏家翁万戈先生
红色文物收藏家:让文物讲述长征故事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可疑的手印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馆藏兵团文献利用分析实证研究
自治区图书馆开展“馆藏数字资源有奖阅读活动”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近期价格等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