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桃花源记》的认知分析

2020-09-10陈国浩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桃花源图式

陈国浩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510641)

0 引言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认知能力,在认知模型理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Lakoff 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的概念,他们认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一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1]。国内学者杨俊峰(2011)曾提到:“任何存在与其所在空间的关系都可以分解为一个或若干意象图式”[8]。Lakoff(1987)强调了意象图式中的动态特征,他认为意象图式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感觉运动,以人类体验世界为导向[2]。Lakoff 对意象图式进行分类: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部分-整体图式(Partwhole-Schema)、连接图式(Link Schema)、中心-边缘图式(Center-Periphery-Schema)、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Source-Path-Destination Schema)、前景背景图式(Back-front Schema)、上下图式(Up-down Schema)、线性序列图式(Linear Order Schema)[6]。本文主要从容器图式、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和部分-整体图式来对《桃花源记》认知现象进行分析。容器图式是将所言的目标视作是一个容器,心智中马上形成界限作为容器,构成两个区域,容器里和容器外;部分-整体图式是通过人类亲身体验抽象而来的;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是由:始源(Source)、路径(Path)和目的地(Destination)组成[4]。

1 意象图式理论下认知现象分析

1.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这一句有三个对象:渔夫、溪、桃花林,三者构成一个路径图式。路径图式(见图1):起点(小溪的一头)-路径(小溪)-目的地(桃花林)。意象图式能准确呈现空间位移的连续动态轨迹,清晰描绘意象的层次关系。这句话非常具有画面感,渔夫在小溪中划船慢行,走到溪中,以前一直走的环境顿时变得陌生,继续划行,却在不远处隐隐约约看到一处桃花林。在1.1 当中,“忘”字特别有韵味。从图1 的路径图式可以看出,渔夫在走到小溪的中间,忘记来路,摸不清去向,仿佛迷失在一个空间里边。“忘”字淋漓尽致地透露出渔夫的迷茫,孤零零地飘在小溪上,幸好见到一处桃花林,顿时整个意象就显得十分的安心和舒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陶渊明在寻找他自己的桃花源的路途中,也遭遇过迷茫的痛楚,也备受煎熬。

图1 路径图式

图2 路径图式

图3 容器图式

图4 路径图式

1.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是1.1 句子后半部分,1.2 同样有三个主要对象:渔夫、小溪,桃花林出口。此处有一个路径图式(见图2):起点(小溪)-路径(通往出口的小路)-目的地(桃花林出口)渔夫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根据路径图式(见图2),可以清晰看到渔夫的行走轨迹,同时该句中对路径的景色描写,渲染出目的地平静安和的特征。在路径的途中,渔夫所见到的“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指落下的花五彩缤纷,鲜嫩美丽,极具视觉上的冲击,勾勒出一幅恬静清幽、美丽和谐的景色,同时这里也是预示着渔夫正在走入下一个空间。1.2 还可以从容器图式(见图3)来进行解读。如图3 所示,1.2 中的渔夫是意象图式当中突出的射体(tr=trajector),桃花林是相对于动态射体的静态界标(lm=landmark),过程就是射体tr 所经过的路径-小溪(Path)。在这个路径图式中,路径path 所描写的景色“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极具画面感,属于田园大自然的风光,这个意向能安抚急躁的心。由此可见,陶渊明是多么向往这种田园生活,对这种生活充满热爱。从陶渊明桃花源入口的细节描写,可以体会到陶渊明对大自然有仔细认真观察,把大自然每一个细节都铭记于心,写出来的文字才会使人向往不已。

1.3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林的尽头也就是小溪的源头。顿时一座山映入眼帘,山上有一个小洞入口,隐隐约约有光线散发出来。渔夫于是下船,走进洞口。刚开始的时候,洞内的小路颇为狭窄,慢慢小路大小才能刚好经过一个人。渔夫又走了十几步,顿时变得豁然开朗。1.3中有三个主要对象:渔夫、山、桃花源(山的出口)。三者构成一个路径图式。路径图式(见图4):起点(山)-路径(山中小路)-目的地(桃花源/山的出口)。1.3 中的“仿佛若有光”,“光”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光”给人的感觉就是希望、美丽、和平的意象。同时表达陶渊明对这种安逸生活的向往。渔夫要穿过山,就要必经狭窄的小路,陶渊明在此添加了“初极狭,才通人”的细节,对图式进行加工,表达若想过这种和平舒适的生活,就要经过艰苦奋斗。也在不忘提醒自己,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激励后人要为自己心仪的生活而努力。

图5 容器图式

图6 路径图式

图7 部分-整体图式

1.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4 当中所涉及的事物很多: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男女、黄发垂髫。这些景物能在渔夫和读者脑里形成一个空间,在意象图式理论当中,这是一个容器图式(见图5)。在这个容器图式当中,每一个事物都是属于田园风光的范畴,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所有事物所构成的意象,给人一种安逸和谐、舒适平和的感觉。1.4当中也可以用路径图式(见图6)进行解读。根据图6,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在进入桃花源的路线,以及所见所闻。先是从景入手,再到人,由远到近,从大到小。陶渊明没有先从人入手描写,而是从景色开始。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先从宏观背景,再到微观事物,更能勾勒出一幅和平的田园风光景色。该图式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不仅生动有趣,更能体现桃花源里的村民十分淳朴,可以看出陶渊明是多么喜爱这种简单的田园生活。

1.5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转喻老人和小孩。古人认为黄发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指老人。垂髫,则是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代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这里同样也是构建了一幅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见图7),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小孩身体的一部分,用身体的一部分来转喻人的个体[7],更能显示出文字的生动性,以及更具有画面感。这里同时也是转喻意象。隐喻与转喻是我们人类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3]。意象图式结构和隐喻结构是人的思维结构的重要部分,是人们进行新的联想,形成新的经验的基本方式[9]。在古汉语当中,转喻隐喻的使用尤为频繁,不仅可以让行文更具特色,也能与读者感情共振,因为转喻与隐喻的对象多为人类生活中的事物,能让读者产生画面感。黄发和垂髫能勾勒出一种其乐融融,四代同堂的和谐画面。

图8 思绪路径图式

图9 容器图式

图10 路径图式

1.6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里的村民听有渔夫的到来,都纷纷来打听消息。村民们说道,自从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南北两朝了。1.6 中,村民对为什么会在桃花源生活阐述了原因,主要是对往事的回忆。这里构成了思绪路径图式(见图8)。首先,是渔夫的出现,激发村民们对祖先的回忆,祖先们为了逃避战乱而不得不来到桃花源避难,从此再也没有出去过。这一图式体现了村民们以前的生活十分凄惨痛苦,与当下他们所处安逸舒适的环境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村民们不再出去的原因。同时1.6 可以从时空容器图式(见图9)进行解读。根据图8 所得,村民们对时空朝代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秦朝(及其祖先逃难的年代),对于当今是何时何年代,完全没有概念,对汉朝、魏晋南北朝更是一无所知。从这里可以看出,村民们在桃花源与世隔绝,不谙世事。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桃花源也难以为外人所知,村里人也没有出去过桃花源以外的地方,可见生活是多么舒适而令人向往,令读者产生共鸣。同时也给桃花源蒙上神秘的面纱,让人十分向往和好奇。

1.7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夫出来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便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回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桃花源,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1.7所描述的是渔夫出来桃花源后的行动轨迹。这里可以用路径图式(见图10)进行解答。根据图10,可以看出渔夫先走出桃花源,找到自己的船,沿路做标志,回到郡里,道出经历。然后,郡里派人,根据标志,找桃花源,但最后是无果。根据这个路径,可以清晰看到渔夫的行动的先后顺序,这个意象同时可以让人感受到,渔夫在做标志是十分仔细,且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做标志的地方。(“处处”可以看出渔夫做标志十分认真。)但后续根据这些标志,为何又找不到桃花源呢?这不禁让人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回不去桃花源?究竟是渔夫标志有误?还是有人存心在标志上做手脚?这个就不得而知。不过还可以看出,渔夫人品不守信用,在出桃花源前,村民千叮嘱万吩咐,不要让外面的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而渔夫没有信守承诺,反而“处处志之”,究竟动机是什么?不过以笔者之见,渔夫的动机只是为了想证明自己的经历是真的,证明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才处处标志,方便日后寻回。从这图10 的路径图式,我们还可以读出陶渊明的内心对世外桃源的看法。陶渊明当时可能过着一种类似于桃花源般的田园生活,与世隔绝。在他看来,这种生活是不容干扰,一旦被打破,再去寻找是十分困难。陶渊明当时身处社会人事及其虚伪黑暗的时代,他也很想摆脱官宦之职,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简单生活,安度余年。而他却一直不能完全摆脱官宦生涯。可见他是十分向往着简单的田园生活。另外,世外桃源是陶渊明极其向往的世界,是内心所想的“乌托邦”。他一生都在为该生活而努力,正如渔夫般努力地记下标志。可惜这种生活仅能活在幻想之中,现实的无奈让他对这种生活,只能让他不断向往,而现实中一直无法实现。

2 总结

《桃花源记》,街知巷闻,名垂千古,不仅得益于文章中的文字之美,更是字里行间中所蕴含对美好生活的真挚感情。意象是中国诗歌意境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诗人情感寄托和诗歌灵魂所在[5]。陶渊明一生清贫,过着隐居贫苦生活,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桃花源记》,而文中的桃花源正是他内心所想的美好世界,由此可见陶渊明十分向往这安乐的生活。本文通过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来分析《桃花源记》中的各处意象,其中包括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和整体与部分图式。通过分析各处意象,可以看出每一个图式能很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所描述的事物更具画面感,赋予桃花源真实性,让读者身临其境,丰富阅读体验。同时,这些图式能让读者感受到陶渊明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们像陶渊明般对这美好世界极其向往。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来分析文言文,希望对日后诗词以及文言文认知研究带来启发。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桃花源图式
“侨”见惠山:“云”游桃花源 同筑“根魂梦”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菊与星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你心中的桃花源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