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灯熬:耕耘大数据 引领智生活
2020-09-09
“一滴水,只要坚持不懈往下滴,终有一天会穿透顽石。一阵风,只要长年累月往前吹,终有一天会搬走沙山。一粒种,只要生生息息往上长,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太原分会主席李灯熬就是凭着对大数据研究的执着,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李灯熬先后主持和参与38项课题,包括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李灯熬先后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2020年年初,李灯熬入选2019年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名单,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李灯熬坚信:一个人的努力,才是成功最好的武器。
1、紧盯学科前沿
信息与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信息量大量增长,计算机硬件成本逐渐降低,使昂贵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变得经济。越来越多的信息,越来越成熟的硬件支持,带领全球步入大数据时代。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目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优势,同时,大数据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一些地方政府也已启动大数据相关工作。而‘大数据+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经渗透到全球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全新的变革,是一场即将改变未来的信息革命。”李灯熬在2019年山西互联网协会年会上就大数据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不仅意味着海量、多样、快速的数据处理和技术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要素的组合方式。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在以它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李灯熬对《科学导报》记者说。近年来,李灯熬和他的团队紧盯学科前沿,加强学术交流,开拓学术视野,积极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围绕智能感知与物联网技术、北斗导航定位技术等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产业化应用,参与了山西省科技厅关键核心技术大数据领域的科研和产业规划,提出并立项构建能源互联网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对能源产业的宏观调控、生产调度、消费预测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2、面临诸多挑战
“当然,在当前互联网+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机遇期,也要清楚地看到,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李灯熬说。
早期的互联网设计有很多的安全缺陷,目前很多安全公司、安全技术,都是基于现在的互联网解决安全问题,而没有构造一个新的互联网安全体系。“但是有了IPv6之后,安全形势会有很大的改善,所以需要我们大力部署发展IPv6。还有,我们永远觉得互联网太慢,永远希望速度再快些,快的根结不简单是传输速率快,互联网很多部分影响了互联网的性能,我们需要找出来把它解决掉。”
大数据是新资源、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混合体。由于目前我国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与普及,使得数据资源呈指数式生长,而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对于信息化的不断钻研与推进,将会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大数据产业所生产的产品特点正逐渐由信息驱动向着应用模式驱动所转变,我国用户拥有着庞大的需求力,这就造就了大数据产业庞大的市场,成为大数据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大数据发展到现在,有了一定的技术和商业积累,但是发展到至今,还有很多难题等待解决,“如:数据权属不清晰,数据流通和利用混乱;企业与政府数据双向共享机制缺乏;过度竞争;安全问题凸显等等,尤其是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没有了传统营销的优势,传统产品的销量下降,新的商业模式给传统经济低买高卖带来灭顶之灾……”加快“大数据+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推进其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加大各产业的创新发展力度,已成为当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的燃眉举措。
3、倾力山西发展
目前,山西省颁布了多项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大数据在工业、医疗、环保、民生等领域的应用,并且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此外,《山西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乡建设与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保护、卫生健康、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能将自己从事的研究当作一种乐趣,投入其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将会很大程度上消解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感。做科研不能是空中楼阁,要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谈及多年在科研教学领域的感悟,李灯熬倍感兴奋地说,“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共申请专利8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30余篇,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38项。团队累计培育硕博士100余名,现有在读博士7名,硕士37名。”
“目前,我们团队正在‘医学大数据‘各类医学影像和医电信号的处理‘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以期实现对病情的快速智能诊断。未来,我们将重点围绕‘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无源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物聯网的高精度、低延时的信息处理和通信‘机器学习、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等大数据处理方法等领域开展研究。”李灯熬为自己和团队的未来谋划着,“大数据——往后岁月,风雪是你,快乐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