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粽子”:鼓了钱袋 美了生活
2020-09-09
“青青芦苇荡,深深海眼亮,悠悠粽飘香,家家奔小康!”8月5日,《科学导报》记者走在吕梁市临县青塘村的街道上,远远就传来了一声声“粽子,粽子,青塘粽子,新鲜的粽子”的叫卖声。而在百里之外的吕梁市区,除了能听到熟悉的叫卖声,青塘粽子也已经摆在了各大超市的储物柜,继而装进了消费者的购物筐里。
青塘村位于临县县城八公里处的湫水河西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着400亩茂密苇子,品质优良。再加上青塘村处于古河道转弯处,水资源十分充足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使当地盛产的粽叶色泽墨绿,叶片又宽又肥,成为青塘粽子独特的材质之一。同时,青塘包粽子使用当地纯正无污染的优质糯米、黄河滩枣和青塘甘甜的水,经过20多道传统工序加工煮制而成,上市的粽子具有色泽鲜亮、味道香浓等特点,成为人们端午节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过去,虽然守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但青塘村和贫困大县临县的其他村一样,是有名的贫困村,全村有四分之一是贫困户。还是那股清泉水,还是那片芦苇地,几十年来毫无起色的青塘村在近几年里如同丑小鸭蜕变白天鹅一般,名气一年比一年响,变化一年比一年大,特别是粽子加工,由最初的零敲碎打发展到现在的产业化经营,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百舸争流千帆竞,其独有的靠农产品发家发展、无工也富的现象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四年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利用芦苇和优质水源优势,将“包粽子”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召回并扶持在外经商小有成效的张候文回乡创办粽子加工厂。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将传统手工做法与现代化机器设备有机结合,生产出色泽鲜艳、粽香悠长、令人回味,既能鲜吃,又可存放的“粽子”。
为了赢得市场,青塘人本着薄利多销、质量为上的经营思想,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将“青塘粽子”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打造成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销往全国各地。每年临近端午,来厂里提货的车辆排成“长龙”,产品供不应求。在去年销售180万个的基础上,今年有望突破200万个,年销售收入七百余万元。不仅村里的农产品有了好去处,还解决了村里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据了解,全村有100多名村民长期在厂里打工,月收入2000~4000元,一些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由于引领示范作用,目前村里相继有40多户村民在搞粽子加工,自产自销,全村预计产销粽子超过400万个,粽子产业销售收入稳超千万元。
目前,该村根据资源优势,已经将粽子加工、苇子工艺品编织、水稻种植、鱼塘垂钓、特色民居旅游、农家樂确定为六大支柱产业,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随着六大产业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生活稳步提高,一个产业兴旺、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的美丽青塘村呼之欲出。下一步,村里将成立粽子协会,建设青塘粽子园区,整合前青塘村所有的粽子企业入园发展,建设现代粽子流水线,让青塘粽子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