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20-09-09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程度农户农民

李 浩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股份合作社)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大市场问题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吸引力和动力仍然很弱。由此可见,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缺乏自我发展功能的现实。目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相关文献广泛讨论了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影响因素和政府的作用。

《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松散合作向紧密合作的转变。农民是组织发展和最终执行的主体。组织的发展应以尊重农民的愿望和满足农民的发展需求为根本宗旨。因此,研究农民的合作行为,揭示影响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一)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

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可以设定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决策的数学表达式为:D(R)=P{(E-C)>R},其中,C为成本,R为农民当前的收益,E为预期收益,D(R)为决策函数。该模型表明,只有当预期收益扣除参与成本后的净收益大于目前收益时,农户才会做出参与的决定,否则他们就不会参与。

通过该模型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变量中只有预期收益最难确定,它取决于农户自身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数学表达式为:

E=f{F(xi,yi),G}

F(xi,yi)≥0意味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至少产生拉力作用。G为政府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同和支持程度。G≥0意味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该模型表明,外部环境和本身的内在条件决定了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预期收益。

从上面理论模型的讨论可知,外部环境和农民自身条件会共同影响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只有在对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才会最终做出是否参加的行为选择。

(二)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主要因素假设

基于现有研究结果和前面对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模型的讨论,本文假设影响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七个主要因素。

第一,教育程度和年龄。从理论上讲,户主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比户主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应更积极地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越快。作为一种新事物,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认识水平,这有利于降低其参与成本。关于年龄,从理论上讲,它对参与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楚。

第二,耕地总面积。农民的家庭特征主要是指农民的规模和兼职经营。通常,营业面积用来反映农民的经营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用来反映农民的非全日制就业程度。经营规模大的农民由于其产品的销售量较大和资金需求较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比普通的小规模农民有更多的问题,因此他们参加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由于高度依赖农业收入,农业管理程度低的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期望收入要高于工业化程度高的农民,因此他们的参与意愿高于高度兼职的农户。

第三,销售比例。农民出售的农产品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可用于衡量生产的商业化程度。从理论上讲,农民的商品生产程度越高,他们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就越强。

第四,地方政府的支持水平。政府支持的程度主要影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成本(例如注册费)和运营成本(例如税金等)。从理论上讲,政府的支持越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阻力就越小,运营成本越低。对于农民而言,这相应地降低了参与成本,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第五,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卖难”问题。一般而言,农民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影响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

三、模型建立与求解

(一)模型分析

基于前面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将农民是否愿意参加专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归纳为如下的函数形式: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表一 变量名称

数据的来源于发放给同学们的问卷,总共发放问卷210份,实际收到200份,回答问卷的同学们均匀分布在安徽省的各个地区,并且绝大部分家庭是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所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计量方法的选择

用SPSS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所有的变量导入回归方程,设置政府支持、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卖难问题为分类协变量。导出霍默斯-莱梅肖拟合优度。设置EXP(B)的置信区间为95%。

(四)模型的求解与结果分析

用SPSS导出分类表,根据表中最后一行的数据可知,正确的百分比高达,即说明了我们所建立的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对结果进行预测的准确度高达,大于,说明该回归预测模型是较为准确的。

表二 分类表

根据方程中的变量,我们可以影响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做如下总结:

①户主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由表中数据可知,文化程度因素的显著性为0.002,小于0.05。说明农民的文化程度会显著的影响其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B=1.292>0,文化程度与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呈正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②政府的支持会显著影响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由表中数据可知,政府支持因素的显著性为0.002,小于0.05。说明政府的支持会显著的影响其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且B=23.201>1,即政府支持度越大,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③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销售比重也是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因素。在该回归模型中,二者的显著性分别为0.044和0.02,均小于0.05.说明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销售比重会显著的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且二者的值分别为-0.704与0.293,说明,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呈负相关。与销售比重呈正相关。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越不发达,或者是农场品的商业化程度越高,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④此外,年龄以及耕种总面积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在模型中都不显著,不能得出这两个变量与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三 变量结果

四、结论与建议

本篇文章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因素分别是农户文化程度,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因此,我们根据综上因素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培养敢拼敢闯的专业人才,带领农民自主组织起来。在农户群体中培养拥有技术特长,擅长经营管理,具有凝聚力和领导能力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比一般农户思路更加开阔,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也更加明显。

(2)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产业化了的农业企业既可以独立从事农产品产销,树立自有品牌;也可以接受农产品销售公司的订单,像工业产品的代工企业那样定牌生产;还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的上下游合作,形成联合体共同开发市场。

(3)促进农产品市场化。规模化、技术化、集群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三大优势。我们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市场、物流、大数据三方对接。同时还要构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体系,利用最新的5G技术,打造农产品综合信息权威服务平台。还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提高组织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拓宽市场渠道,加强品牌效应,强化产品营销,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

(4)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优惠政策、补贴类政策、专项扶持这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于这些组织,政府给予他们土地流转补贴、税收减免、用水用电优惠等优惠政策。对于其中的某些产业,国家财政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扶持资金力度,扩大项目支持,逐步完善财政支持合作社发展新机制。

猜你喜欢

程度农户农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