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2020-09-09杨同山
杨同山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1)
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口持续增长,土地利用的规模持续扩大,强度和程度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和掠夺式经营进一步加重了我国土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频繁发生,严重制约和危害我国土地生态安全[1]。
枣庄之前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出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重视煤炭的生产建设,轻视环境保护,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使枣庄市的土地生态环境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枣庄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为枣庄市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选择
(一)指标体系的确定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选用了以下13项指标要素:年降水量(毫米)、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自然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化肥使用量(吨)、人均粮食产量(kg/人)、二氧化硫排放量(吨)、第三产业比重(%)、农药使用量(吨)、人均GDP(元)、造林面积(公顷)、节能环保支出(万元)[2]。
依据指标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将其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负向指标值越大,则土地生态安全的状态越好;正向指标值越小,则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越差[3]。
三、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一)数据处理
1.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为消除指标体系的差别,首先将负向指标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二氧化硫排放量转化为正向指标,然后运用spss17.0主成分分析法对以上13个指标要素进行标准化处置,再进行降维、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了3个主成分因子,前三个的初始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476%、22.951%、13.660%,累积贡献率超过了85%,说明这3个因子已经涵盖了绝大部分的变量信息,那些没有明显分异作用的相关关系的指标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贡献率是大于0的正数,则与主成分是正相关关系,输出的贡献率越大,则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就越高;如果贡献率是小于0的负数,则与之相反。
输出的成分载荷矩阵结果:依次主成分(W1)、主成分(W2)和主成分(W3)为化肥使用量0.847、0.435、-0.077;年降水量0.647、-0.222、-0.329;城市化水平-0.391、0.905、0.042;人口自然增长率0.884、0.001、-0.351;固定资产投资-0.949、-0.132、0.078;二氧化硫排放量0.994、-0.010、0.055;人均粮食产量0.309、-0.407、0.738;第三产业比重-0.765、0.340、-0.452;农药使用量0.458、0.808、0.296;造林面积-0.862、-0.388、-0.308;人均GDP-0.599、0.250、0.747;节能环保支出-0.820、-0.361、0.016。
2.因子对原始数据的载荷状况
从成分载荷矩阵分析表明,化肥使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主成分1中作用明显,而城市化水平和人均粮食产量出等影响较弱。这充分说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给资源环境造成的威胁是非常突出的。
综合结果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化肥使用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影响枣庄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
(二)结果分析
从表3-2的结果可以看出,枣庄市各部分地区的生态安全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是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薛城区、市中区、滕州市。
表3-1 枣庄市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得分与排名
通过分析发现峄城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远远低于其他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这说明峄城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一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从而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较高的人均粮食产量也说明了当地农业发展良好,减少了人们通过毁林开荒等活动增加收入的行为,间接的保护了当地的土地生态环境。降水量较多的特点能够稀释化肥农药的浓度,减少对土地的污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滕州市虽然造林面积、节能环保支出远远高出其他区域,但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其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两倍多。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说明滕州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从长远上看,发展潜力有限,并有可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四、发展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枣庄市高质量发展,保持协调、可持续的土地生态环境状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立足于长久的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重视环境保护,经济、环境一起抓,二者不可分割。
(2)政府应加强控制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优化管理机制,高污染的企业工厂要加强监管,鼓励发展低能耗企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绿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等,兼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要重视科学技术在企业生产的作用,企业要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生产效率,高效高产,减少对土地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