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芍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20-09-09马素敏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激素水平绝经期激素

马素敏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河南 濮阳 457000)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通常所说的更年期综合征,具体是指中老年妇女早于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内分泌紊乱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多发于45~55岁妇女[1-2]。患者发病后表现为典型的潮热、潮红、出汗、月经变化、经血少或出血等症状。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是十分必要的[3]。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是在精神心理等调节的基础上,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及其类似药物。但长期大量的激素替代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造成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引起患者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例如增加患者出现子宫出血、性激素不良反应、孕激素不良反应、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发生的风险[4]。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在患者的症状缓解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优势[5-6]。为此,本研究结合近期的临床实践,以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归芍地黄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7]中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诊断标准。③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④对本研究治疗药物无严重过敏反应者。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②入组前已服用类似治疗药物,影响本研究疗效判断者。③精神状态异常不能配合治疗及疗效评估者。④并发全身性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年龄45~60(52.49±6.13)岁,体质量指数(BMI)20~25 (22.87±2.21) kg·m-2,病程3~19(11.56±6.13)个月;对照组年龄44~62(53.38±5.98)岁,BMI 20~26(23.45±2.45) kg·m-2,病程2~17(12.14±5.76)个月;2组患者年龄(t=1.09,P=0.342)、BMI(t=0.69,P=0.463)、病程(t=1.23,P=0.2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基础治疗,并给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患者口服替勃龙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98,规格:2.5 mg/片),1次1片,每日1次;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30089,规格:1 mg/片),1次1片,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芍地黄丸(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5020097,规格:9 g×10丸/盒)治疗,每次1丸,每日3次。2组患者均连续服用3周后评价疗效。

1.2.2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9]为:①显效:潮热、潮红、出汗、月经变化、经血少或出血等症状均消失,改良更年期综合征量表(Kupperman)评分[10]下降≥70%。②有效: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有显著改善,Kupperman评分下降30%~69%。③无效:患者各项症状均无明显改善,Kupperman评分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2.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小腹胀痛、腹泻、食欲减退)发生率等。采用Kupperman评分量表[10],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程度,该量表满分为63分,得分越高表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越严重,Cronbach’s α系数为0.8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包括潮红、潮热、盗汗、眩晕等)进行评分比较,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等级,分别为0、1、2、3分,总分12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中医症候越严重[11]。于治疗开始前1天、治疗结束后1 d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加入到抗凝管中,采用Eppendorf MiniSpin plus型高速离心机(梅特勒-托利多中国有限公司)离心分离,转速5 000 rpm,离心半径10 cm,离心5 min,分离得到血清样本。以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的激素指标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正常值为<30 U·L-1(试剂盒批号P20170112A)、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正常值<20 U·L-1(试剂盒批号L170538X)、雌二醇(Estradiol, E2)正常值>30 ng·L-1(试剂盒批号E532139),并进行组间比较,相关试剂盒购于上海语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47,n(%)]

2.2 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Kupperman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upperman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2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SH、LH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

表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在更年期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在此阶段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被破坏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会显著减少,使机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调节失常,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表现为外在的潮热、潮红、出汗、月经变化、经血少或出血等症状。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志烦热、情绪不稳、头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根据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雌激素替代补充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可直接补充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调节激素平衡,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11]。但据临床观察[12]显示,长期大量的激素替代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造成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如子宫出血、性激素不良反应、孕激素不良反应、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中医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也具有良好的优势。

中医理论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症、百合病等病变范畴,患者40~60岁时,妇女的肾气渐衰、冲任亏虚、阴阳失调,导致精气不足、血化生减少、肾气不足[13]。另外,由于肝肾同源,患者的肝气郁结、心脾两虚也易导致气血失调,影响冲任。因此,肝肾阴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中医病理基础。根据上述的病机解释,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中医应以滋阴补肾、益气养阴、养肝固精为主要治疗原则[14]。归芍地黄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出自中医典籍《症因脉治》中,具有养血滋阴、补肾益气、活血柔肝等功效[14]。方剂组成为当归、白芍、生地、丹皮、茯苓、山药、山茱萸与泽泻。其中当归、白芍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生地、丹皮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精之功效;茯苓、山药则可补肾益气,健脾养肝;山茱萸、泽泻则可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诸药共奏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健脾固精之功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病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Kupperman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表明归芍地黄丸辅助治疗效果较好。观察组对各类激素水平调节的作用更具优势,观察组增加归芍地黄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明显增加,表明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归芍地黄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及雌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激素水平绝经期激素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宁波第二激素厂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围绝经期避孕失败的原因及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