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无机注浆替代化学浆技术关键及制约因素分析
2020-09-09薛向阳
薛向阳
(济鑫煤业有限公司 留石村煤矿, 陕西 咸阳 711300)
工作面以往过地质构造,为防止片帮冒顶,多采用提前预注化学浆方式加固煤壁和顶板,但化学浆控制范围有限,成本高[1]. 自2015年开始,晋煤集团联合河南理工大学,展开深孔无机注浆材料及技术装备攻关,目的是超前预注预防、大幅减少化学浆用量、降低注浆成本,并分别在赵庄矿、长平矿、寺河矿进行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较多成果[2-4],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针对深孔无机注浆技术关键和制约因素展开探讨,以期能对深孔无机注浆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1 深孔无机注浆技术提出背景
当工作面即将出现,或者已经发生片帮冒顶情况时,煤矿多采用化学浆注浆加固,如马丽散、波雷因等,化学浆反应速度快,强度增长快,黏接性强,注浆加固效果良好,但存在如下问题:
1) 扩散半径小,只能在采面内进行,施工紧张,影响生产。2) 停采将会引起煤壁和顶板破坏范围、程度增大,化学浆消耗量成倍增长。3) 为事故后处理措施,不是预防性措施。4) 注浆成本极高。5) 有毒有腐蚀性、反应高温,易引起自燃。6) 影响煤质,对电厂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有必要开展工作面两巷深孔预注浆加固技术研究,提前加固构造区煤壁和顶板,减小对回采的影响,减少化学浆使用量。
2 深孔无机注浆实施方式及技术关键
2.1 实施方式
针对构造区范围、特点,超前切眼一定距离,在两顺槽相应位置向工作面内部施工超前深孔,覆盖整个异常区及边缘,注浆示意图见图1. 采用高性能无机注浆材料,在合适的注浆时机对构造区进行预注浆加固,提高煤壁、顶板完整性和强度,减少片帮、漏顶,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
图1 两巷深孔注浆示意图
2.2 技术关键
1) “浅层+深层”钻孔布置方案。
浅层封闭:浅层煤岩体破碎,裂隙、锚杆索孔为主要漏浆通道,且作为工作面端头应力集中区,需要进行注浆封闭加固,深度8 m左右。
深层扩散加固:在浅层封闭的基础上,施工深孔,高压劈裂注浆、充分扩散,对构造及边缘薄弱区域进行加固。钻孔布置方式见图2.
图2 “浅层+深层”钻孔布置方式图
2) 深孔钻孔参数。
两巷深孔注浆关键在于确定深孔钻孔参数,包括开孔高度、深度、仰角、孔径等。钻孔直接决定了浆液流向和加固层位,对注浆效果影响极大。
钻孔参数确定主要为钻孔深度和钻孔层位。钻孔深度一般超过构造区边缘10~20 m为宜;钻孔层位以“控帮立顶”为加固原则,一般设计上、下两排钻孔,上排钻孔加固顶板,提高顶板完整性,防止冒顶,下排钻孔加固煤帮,提高煤帮强度,减少片帮。
钻孔确定步骤:深孔无机注浆加固的煤帮和顶板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煤层和直接顶。因为在工作面过构造,比如过断层时,在断层面附近机采高度范围可能并不完全是煤,因此是以实际机采高度范围为依据。在计划进行深孔加固的区域,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钻探结果等,每隔5 m做一个倾向剖面,在倾向剖面上绘制实际机采高度范围,并依据钻孔深度和层位布置原则,在剖面图上继续绘制钻孔,确定钻孔参数,见图3.
图3 钻孔确定步骤图
3) 注浆加固材料。
浅层封堵时,由于表层裂隙孔洞多,漏浆严重,要求速凝早强,漏浆能够及时凝固。因此,研发了双液无机速凝材料,分为A型和B型,使用时加水分别搅拌,水灰比(0.8~1.2)∶1,然后混合。混合浆1~3 min失去流动性,8~15 min完全硬化;2 h强度10 MPa,1 d强度15 MPa,3 d强度17 MPa.
深层注浆时,由于钻孔深度大,裂隙发育程度低,必须采用超细材料配合高压注浆。因此,研发了超细水泥单液注浆材料,细度1 000目以上,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的5~6倍,材料颗粒能够进入微小裂隙;使用水灰比0.6∶1,加水搅拌后,40 min内流动度不小于220 mm,流动性良好,满足深孔充分扩散要求,且不会发生水、料分离沉淀现象;2 h后逐渐胶凝,1 d强度22 MPa,3 d强度40 MPa. 注浆后材料强度迅速增长,满足工作面快速推进需求。
两种注浆材料售价0.4~0.5万元/t,远低于化学浆(>1.2万元/t).
4) 合理注浆时机。
裂隙是浆液扩散通道,裂隙越发育,越容易扩散,反之越难扩散。
随着工作面回采,在前方形成“移动”超前支承压力区,影响范围0~50 m,峰值位置在工作面前方5~12 m.
在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以外,裂隙十分不发育,贯通性差,注浆压力大注浆量小,且注浆结束后,进入超前支承压力区再次破坏,不适合注浆;在工作面前方0~20 m,裂隙十分发育,贯通支架前方煤壁,可注性极强,但存在严重的工作面漏浆风险,难以封堵,造成注浆失败,也不适合注浆。因此,工作面前方20~50 m为理论上的可注区域,且越靠近工作面,可注性越强,现场一般选择在工作面前方20~30 m,随着工作面推进,进行“移动注浆”。
3 深孔无机注浆技术限制因素
3.1 施工条件限制
工作面进风巷一般布置有设备列车、轨道,打钻、注浆设备摆放和施工受到严重影响,有效施工时间短,效率低,提高了施工成本。高瓦斯矿井回风巷供电受时间有限,甚至不具备轨道运输条件,给进料、施工带来困难。
3.2 深孔钻孔参数合理性
采用剖面法确定钻孔参数,剖面主要依据煤层底板等高线,结合地测结果超前预测绘制,在剖面图上进行机采高度范围预测和钻孔参数确定,需要结合地质、回采两个要素。地质剖面准确程度直接影响钻孔参数的准确性。根据目前探测手段,可以基本确定煤层底板等高线,但精确度较差,且回采时机采高度范围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因此,剖面图准确性较差,提前确定的钻孔参数难以信赖,并且深孔施工存在钻杆下沉、偏移问题,钻孔精度较差。
3.3 钻孔无效长度大
当构造位于工作面边缘临近顺槽时,深孔钻孔大部分在构造区内,无效长度小。当构造位于工作面中部,且范围较小时,深孔需要从顺槽帮部开始,穿过大部分无效区域进入构造区,无效长度大,造成浪费。
3.4 钻孔施工难度
深孔无机注浆最大难点在于钻孔施工,注浆相对简单。正常地质条件下钻孔施工比较顺利,当遇到负角度、软煤、破碎带等条件时,孔内排水、排渣困难,打钻效率大幅降低,难以成孔,影响钻孔精度。
3.5 无机注浆材料性能弊端
两种无机注浆材料从反应速度、强度上,完全可以满足堵漏、扩散需求,但是最大弊端在于黏接性差。化学浆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关键在于其黏接性能,将破碎煤岩块黏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无机注浆材料缺乏黏接性,固结体抗拉性能差,在极破碎区域难以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4 解决思路
深孔无机注浆加固范围大,机理为裂隙填充,提高整体强度,实现区域性改善,过分要求钻孔精度意义不大。实践证明,深孔无机注浆方式能够降低70%左右的化学浆使用量,仍需使用一部分化学浆,不能完全替代。
受施工限制,深孔无机注浆方式难以普遍应用,当同时满足3个条件时建议采用:1) 构造范围较大,且必须通过。2) 具备打钻施工条件。3) 打钻注浆总费用低于化学浆费用。
5 结 论
深孔无机注浆技术是一项工作面片帮、冒顶提前预防技术,包括“浅层+深层”钻孔布置方案、深孔钻孔参数、注浆加固材料、合理注浆时机等,能够实现区域性改善,大幅减少化学浆用量,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是一项较为完整的加固技术。但存在钻孔施工困难、钻孔精度不足、钻孔无效长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障、浆液黏接性差等问题。深孔注浆并不能完全替代化学浆,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择加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