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视野下山西傩舞艺术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研究

2020-09-08田洁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审美

【摘要】审美视野下的傩舞既属于艺术研究的范畴,又属于民俗文化的研究范畴,因此,本文重点分为三个部分,即傩舞的审美功能、艺术特征和民俗文化内涵,对山西古老傩舞的历史和艺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傩舞;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山西傩舞研究”(项目编号:19YJC760036)。

引言

“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主要内容为驱鬼辟邪,艺术形式的外显为面具、音乐和舞蹈,是一种古老神秘的祭祀仪式。傩舞属于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会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之间举行活动,2006年,傩舞已经被纳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山西傩舞的审美功能

与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傩舞艺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而不断改变的,属于融合了舞蹈、音乐、服装和体态于一体的民俗舞蹈艺术,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极高。从审美视野分析,山西傩舞是美的艺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和多彩形象表达人類的健康美感,总之,从审美角度分析,山西傩舞有以下几种审美功能。

(一)社会美

艺术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傩舞能够与人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其社会美的内涵不言而喻。我国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在自然中获取食物,原始社会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猎物就会与社会产生关系,在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社会关系,从而产生社会美。山西傩舞的核心内容是驱鬼祈福,作为祭祀功能使用,因此,此种舞蹈类型也有社会性质。美来源于生活,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密切联系,总而言之,傩舞可以促进社会实践,当时的人类能够通过此种民俗舞蹈的激发,促使自身生产能力和劳动力得到提升,所以具有社会美。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傩舞具有社会交往功能,即通过表演傩舞,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也能够在傩舞表演的过程中更加和谐,因此傩舞具有社会美。

(二)生活美

山西傩舞属于祭祀舞蹈,是古代傩仪式中的一部分。古代人有很多祭祀活动,此类祭祀活动与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形式有关,属于在原始社会生活方式指导下产生的舞蹈艺术形式,古人期望通过祭祀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希望获得与自然对抗的能力。由此可见,祭祀活动是原始时期人类的精神支柱,祭祀活动就是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宗教行为,而傩舞是将祭祀活动与舞蹈结合产生的特殊民俗舞蹈形式,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精神,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美。在审美视野下分析,傩舞属于我国古代人民重要的生活行为,人们能够通过表演傩舞获得快乐,而在欣赏傩舞的过程中人们身心愉悦,生活也得到了满足,从艺术层面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形态,即在闲暇时的祭祀活动中起舞,获得轻松的生活体验,产生生活美。

(三)形式美

形式美主要是指在构成事物以外材料的自然属性,即色、形、声,与他们的组合规律配合呈现出的审美特点。从傩舞与形式美的概念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傩舞表演中处处透着形式美。山西傩舞的形式美具体表现在其面具、服饰、音乐以及舞蹈动作当中,面具是傩舞的重要元素,不仅内涵丰富、层次分明,还具有普通面具所不具备的作用,如:傩舞面具可以作为表演者的装饰,还能够作为神的象征,体现着舞蹈艺术与宗教元素的结合。除此之外,傩舞的另一个特点是服装,傩舞的服装十分有特点,且各个地区的傩舞服饰皆有不同。总而言之,傩舞的服饰呈现多元化特点,不仅体现在其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当中,在色彩搭配和装饰等细节方面也在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充满形式美[1]。

二、审美视野下山西傩舞的艺术特征

(一)人体拟态

古代山西地区的居民语言能力和社会形态都处于低级阶段,且没有形成文字,因此,当时人们普遍使用人体拟态语言进行交流。此种文化特质显现在了傩舞艺术中,江西傩舞的动作不仅能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劳动情况直观地使用拟态方式体现出来,还能对当时的植物形态进行拟态。典型的舞蹈作品例子有《扮凤仙娘》《开路郎君舞》等,其中《扮凤仙娘》中,舞蹈表演者需要戴雪服面具和女式头帕,并在两鬓处各插一面当作耳环使用的白旗,同时身着民族服饰、手持凤仙旗,用舞蹈动作模拟洗脸、梳头等一系列生活化、柔美的动作,表现当时女性的生活日常,极具美感;而《开路郎君舞》的舞蹈表演者则要用青丝帕包头,穿民族服饰,手持大刀、长棍等兵器,在音乐的配合下做出模拟挖土、扫路等动作,表演过程中需要精神饱满,表现当时人们为使道路畅通无阻进行修路工作时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形象的舞蹈动作拟态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傩面拟神

众所周知,傩舞的显著艺术特征是戴面具表演,当下许多人对“傩”文化的理解都是来自于傩面具。在当时人们的思维中,神明无处不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也表明,面具是傩仪式中为了祭祀和驱邪产生的道具。面具文化来源于当时社会对头颅的信仰崇拜,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存留在头颅中,因此傩面具就成了人们信仰神明的对象。傩舞表演者头戴面具,直接缩短了当时社会人们与神明之间的距离。我国的傩面具文化源远流长,又有悠久的艺术历史,傩舞面具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正神面具,另一类是山神面具,最后一类是世俗面具。傩舞艺术作品中面具特点鲜明的有《八郎舞》《土地舞》及《跳香舞》等。在《八郎舞》当中,舞蹈表演形象八郎戴的面具叫作“半截脸子”,即表演者上半部分脸上戴面具,下半部分是表演者的脸,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带此面具,手持利刃,采用绕供桌独舞的方式进行舞蹈。《土地舞》当中,舞者在表演时戴的面具形象是精神抖擞的白胡老人形象,表演的神明为“土地神”。而在《跳香舞》中每个表演者戴的面具都代表一位神明,面具各不相同,手持物品也不相同。

(三)以舞叙事

傩舞本身属于用舞蹈叙事的艺术形式,此艺术特点也是在历史长河中傩舞能够不断传承的主要原因。山西地区在古代处于半封建的状态,文化中含有许多原始社会的风气,由于语言落后,当地的人们传达情感会在傩舞中进行叙事,即通过舞蹈动作详细地用艺术语言描绘当时山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例如《迁徙舞》当中,傩舞表演者会手持不同道具进行表演,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山西人民在迁徙路上的表现。该舞蹈作品的主要动作是上身前倾,同时甩身体同一侧的手脚,以胯作为动力点,利用肢体语言表现人类在迁徙过程中的动作。

(四)音乐特征

山西傩舞具有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大致分为用道具伴奏、打击乐伴奏、乐户班伴奏三种。用道具作为伴奏的傩舞作品可以以《喜乐》为例,在傩舞表演的过程中使用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在表演过程中不仅是乐器伴奏,还会由表演者敲击进行伴奏,浑然交响,能够形成独特的伴奏效果[2]。

三、审美视野下山西傩舞的民俗文化内涵

傩舞被称为舞蹈历史上的活化石,属于宗教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从审美视角下分析,傩舞的特点突出,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傩舞对民俗生活的体现。傩舞普遍在民间开地、开业、婚庆或祈福等庆典仪式上表演,有祈求平安顺遂的含义,且傩舞的动作一般来源于生活,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傩舞在表演过程中使用的音乐和唱腔都充满民俗气息,在大众中的接受程度较高。在演出时,表演者需要戴上面具,此特点也是傩舞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之一,傩舞面具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动物、鬼神和英雄人物三个阶段,体现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社会性也不断增强。

傩舞产生于距今至少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具有悠久的民俗文化历史内涵,属于古代祭祀驱鬼的舞蹈。从中国开始存在文字记载开始,关于傩的记录就出现了,在殷墟的甲骨卜辞中提到“寇”字,是指在室内使用古兵器击鬼之形。同时在甲骨文中关于舞也有记载,是一人头戴面具的形象,以上迹象都表明在殷商时期就有头戴面具进行驱鬼祭祀的傩舞。

傩舞是在上古时期就存在的宗教表演,是我國人类最早发挥精神力量的表现,即使用祭祀手段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出挑战。傩文化融合了上古传说,如用傩驱逐鬼神之子的神话、神荼郁垒缚鬼饲虎神话等,此类与傩融合的神话折射了中国古代多彩的历史文化现象。

傩文化中还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文化因素,一方面是吸收了儒道文化的神灵体系,壮大傩坛威力;另一方面是借用了儒道文化的礼仪制度丰富了傩文化本身的驱鬼祈福仪式。除此之外,傩文化还融合了儒道文化的思想内容,赋予了傩舞娱乐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傩舞是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经过岁月的磨砺留存下来的艺术形式,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们,在山西民俗文化体系中有重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传承,推动傩舞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岳雅男.山西寿阳傩舞“爱社”的艺术形态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9.

[2]岳雅男.浅谈山西寿阳傩舞“爱社”的活态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方音乐,2018,38(21):229,231.

作者简介:田洁(1980-),女,山西灵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与文艺民俗学。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审美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