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2020-09-08布尼沙·买买提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儿童发展幼儿教育

布尼沙·买买提

【摘  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重视幼儿园显性课程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巨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幼儿教育;儿童发展

1.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1.1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 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为幼儿的生长、发展所提供的场所,条件以及对幼儿产生的各种心理影响,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不包括幼儿园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

1.2儿童发展的概念

幼儿指 3—6 岁范围内的儿童;身指身体;心指心灵,精神。幼儿身心发展指 3—6 岁的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亲身的参与、体验,进而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经验的愉悦过程。

1.3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充分体现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风格和特色,是办园灵魂与形式的具体体现,不仅对幼儿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深刻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幼儿每天生活的班级的环境对幼儿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班级环境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班级环境创设可以折射教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把握程度,教师对环境与幼儿的关系的理解能力等。虽然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去评估、测量有效的班级环境到底对幼儿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有效性的班级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却是重大的。

(1)有效性环境创设能扩大幼儿的认知。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把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以目标为依据,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环境。创设有效班级环境,教师和幼儿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扩大了他们的认知。

(2)有效性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动手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想让环境创设发挥有效性,必须充分意识到环境创设互动性的特点。环境创设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教师引导幼儿来创设的一个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支持,给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与权力,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之中,所以有效的环境创设必然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参与的意识。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幼儿更愿意与环境进行互动交流,让幼儿在环境创设中体验成功感,培养自信心。

(3)有效性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有效性环境创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纳以及动手装饰制作等过程,必然会对创设出的环境更加珍惜与爱护。同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幼儿意识到很多废旧材料都可作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一种资源,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有效性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出的班级环境,是幼儿每天生活的场所。班级内的每个角落,每处环境幼儿都可以进行欣赏并与同伴交流。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制作过程就是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与感染的过程,幼儿对环境创设的观察、欣赏与评价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

2.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

2.1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说明环境的创设、布置一定要让幼儿参与进来,有幼儿的思想和主张。只有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才可使环境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能更好的对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认识和认知。“做”是儿童的天性,“做”可以使儿童获得更为直接的经验,通过学习探索世界,与周围环境材料的互动,形成动手的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2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规律是不同的。面对 3—6岁的幼儿,要创设最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环境,让环境与幼儿进行积极互动与交流,先要弄清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岁幼儿有强烈的依恋情感并表现出强烈的模仿性。所以刚入园时,幼儿会出现入园焦虑。而四岁幼儿,爱说、爱问,能够自己玩或与小朋友玩,不必家人陪在身边也会玩得很开心,还能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五岁的幼儿喜欢观察,动手操作,还喜欢尝试探索。因此,在进行班级环境区域创设时,也应考虑这一特点,在小班的区域中可以投放幼儿自己家中带来的心愛玩具,让他们有一种依恋,安全感。而中大班幼儿的区域中,对一些游戏性的规则就应明确清楚。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

2.3有效利用室内资源

区域活动的划分应当顺应幼儿的兴趣合理安排、区分,让每一个角落都说话。从幼儿的眼光出发,你会发现,还有很多资源被我们所忽略。在我的教室里就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区域就是平日被我们所忽略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小秘密不希望被别人发现。我们在语言区里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角落,铺上软垫,摆上小沙发,避开所有人的目光,安安静静的悄然置于一角。这个看来“普通”的角落很受幼儿欢迎。

(1)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如美术区,我们为孩子们安排了画叶脉、 刺猬、点画一串红、秋天的果子、树叶印画等多项内容。一方面,这些材料的作画方式不同,画叶脉和刺猬需要蜡笔,秋天的果子、一串红、树叶印画需要颜料;另一方面,操作的难易程度不同,装饰小刺猬和树叶印画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些,另外三种相对难一些,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不同游戏兴趣,如有的喜欢蜡笔画,有的愿意尝试水粉画;又满足了孩子的不同能力需要。

(2)循序渐进的组织过程。这么多的材料一下子呈现在孩子面前,孩子接受起来肯定是困难的。这时就需要两位老师的配合,循序渐进的增添新材料。如美术区,第一周老师带领孩子们初步玩了画叶脉、一串红的游戏,这一周可以延续上一周的内容,感觉多数孩子接受起来已经很容易了,可以增加材料或增加难度,如增加点果子的材料,同样用红颜料和点印的方法来点果子,要求点子细树枝的下面,难度有所增加。

(3)合理的场地布置。如何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游戏需要呢?对于幼儿孩子而言,把多种材料放在桌上。他们不知道先玩哪一种,而且你拿一张我拿一张,一会会就把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弄得地上、桌上乱七八糟。我觉得可以尝试把材料归类,放在不同的角落,让幼儿自主选择。

(4)教师的适宜指导。对于幼儿的区域游戏,老师指导时往往会觉得指导不过来,如指导了表演区,其他区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指导了。现在思考一下,我觉得老师的指导也很有讲究。首先,每天有重点的指导,如今天指导表演区、建构区,明天可能这两个区指导的少一些,对其他的区指导的多一些;其次,提高讲评的质量,讲评的点要小一些,可以通过幼儿的介绍、展示,让幼儿知道哪了区应该怎样玩,可能第二天出现的问题就会少一些了。第三,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游戏,如表演区,可以把伴奏、视频编辑在一起,让幼儿在音乐的暗示下玩游戏。

3.结语

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这就意味着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大局意识,要充分利用环境这种教育资源,着重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结合本园的实情,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优化,使环境真正发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买合木提·司马义.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J].小学科学:教师,2019,(5).

[2]肉孜汗·塔里甫.幼儿园环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J].考试周刊,2019,(96).

[3]钟志兰,赵娜.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效性[J].才智,2019,(4).

猜你喜欢

儿童发展幼儿教育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之我见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从积极视角探讨视频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执行功能评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