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生德育氛围,润泽孩子们的心田
2020-09-08范宗方
范宗方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学中构建小学生德育氛围,挖掘素材、有机渗透儿童的思想教育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提高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与人和谐交往、友善相处;健全健康的心理与思想人格;遵纪守法、积极向上,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 良好师德 爱的甘露 塑造环境 传统教育 生活教育 立德树人 法制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度课题“家风家教对少年儿童成长影响的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1906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25-02
一、良好师德健全孩子人格
学校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人格教育的主力军,良好的师德是建立健全孩子人格的关键。《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就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具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一座美好的丰碑,打下深深的烙印,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传递正向价值,去影响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态度,塑造、健全孩子们完美的人格。
二、爱的甘露滋润孩子品行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实施有效的德育,就要注重人文意识、个性思维的自主化,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才能使孩子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情操。
(一)爱心呵护,让孩子感受温暖。
爱,是教育的真谛。爱心是一种理解、爱心是一种宽容、爱心是一种尊重。“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无妈的孩子像根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爱是永恒的,只有在父母无私的爱的滋润下,孩子才觉得自己是个“宝”,而不是一根“草”,才有无与伦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花儿需要春风细雨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小学生们也要用爱心呵护。
当孩子步入校园之后,离开了父母的身边,就需要教师传递和延续父母的这份爱心。只有教师替代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帮助,才能让孩子觉得在学校、班级的爱和温暖依旧。在此同时还增添了许多来自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更能感觉到大家庭集体的温暖。特别是“留守儿童”,学校更需要搭建关爱平台,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多与小学生沟通,了解小学生的内心需要,从生活中关心、学习上辅导、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化解小学生成长的烦恼,让爱心成为和谐校园的感情支柱。使留守儿童深切感受到“留守儿童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促进孩子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
(二)适度表扬,给孩子增强自信。
1.表扬要具体。如:“你把黑板擦得这么干净,我真高兴!”这样的表扬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被表扬的原因,知道怎样的表现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表扬中收获着喜悦,成为同学的榜样,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的榜样才有实效。如果只是泛泛地说“你真棒”“真聪明”,学生容易骄傲。2.表扬要及时。教师或父母的表扬要及时,要体现在小学生做事的当场。如果延时了,否则学生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表扬,更起不到强化良好行为的效果。3.表扬要适度。过分的表扬容易使人自满,过少的表扬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不易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孩子的发展需要家长适量、适时的鼓励,充实着自己、鼓舞着自己,让表扬成为激励孩子、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让表扬成为孩子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力推手,让表扬成为孩子增强自信、神采飞扬、增添快乐的精神支柱。
(三)感恩教育,使孩子学会尊重。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依据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的特点。例如:《健康自信的我》《温馨幸福的家园》《快乐的校园生活》《走进文明社区》的教学,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通过开展给父母、爷爷奶奶“洗洗脚、揉揉肩、捶捶背”、给社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由近及远,向家人、社会延伸。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参与社会,让他们从小明白爱别人、帮忙别人,像太阳一样把温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初步懂得感恩父母,是父母给了我生命;感恩教师,是教师带领我遨游知识的海洋;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让我拥有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尊重别人、关心他人、懂得与人交往之道、取长补短之理。
三、塑造环境陶冶孩子情操
“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个道理。环境是小学教育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包括情感、信念、价值观等。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是思想品德教育与养成的主阵地,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到处弥漫着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与学生的学习、学校组织形式、人际关系等息息相关,挖掘隐性的课程教育内容,开发《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课程,重视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让孩子们体会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对提升较高的人文素养意义也是意义深远,让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这朵奇葩,绽放绚丽夺目的光彩。
例如教学《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时,可以结合班级开辟的小小种植园、蔬菜园、毕业林;学校楼内开设的陶艺吧、书吧、种植角;通过墙面创设“琴、棋、书、画”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传统文化氛围;“争当文明小市民”、組建“弯弯腰”小分队,让校园里的公共场所看不见一片纸屑、一口痰。教室一尘不染,物品排列整齐有序;参与“小小志愿者在行动”、都市社区“牛皮癣”的清除与保洁等活动,为创建文明县城发热发光,巧妙地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净化感情、美化环境,充分得到感受并体验。这种在情境中内化学生的行为比用制度强化,更显得有章、有序、有效,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意义更加深远。
四、传统教育润泽孩子心灵
郁东利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们心田,为孩子们形成良好品质和高尚人格奠基。”中国历史悠久、传统节日文化渊源流传。中秋明月寄相思、端午划龙舟包粽子、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这些节日既包含着中国各色各样的文化内涵,而且形式多样意义深远。它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劳动中长期的积淀与发展,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也是一种传统的信仰。在这些节日文化和传统风俗的后面都蕴藏着一个个经典的故事以及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卷。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时,教师应以节假日为契机,有效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框架,挖掘文化渊源、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动手实践。读春联、写春联、贴春联、赏花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集体游戏、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等,开展扎实、有效的“礼”、“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再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趣味浓厚的“入学礼、毕业礼、成长礼”等校本课程,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爱护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逐渐构建起由“礼”、“爱”组成的国学校本课程体系。
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时,可以依托传统节日、节气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缅怀先烈”扫墓活动;谷雨节开展“爱在大自然”的春游体验;端午节开展“浓浓粽叶情”的美食文化活动;中秋节开展“留守儿童不孤单”的活动。让小学生在每次活动参与中,自主体验、感知、陶冶、积累相关的学习生活经验。这样既让小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又让传统文化自信“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孩子们的心田。最终达到“教育无痕”的功效。
五、生活教育浇灌生命之花
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新课程标准也极力倡导教育生活化,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才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本质功能。
例如,教学四年级《这些事我来做》,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家务:洗手帕、洗衣服、叠被子,体谅父母的辛劳。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管理好自己,摆放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为爷爷奶奶的菜地浇水、浇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贴、感恩父母。
又如,教学《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时,可以引导小学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了解身边的每一处名胜古迹,学习身边的每一个榜样人物,从小树立自理、自立、自强、自信的思想,为家乡、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自豪和骄傲。再如,教学《与班级共成长》,可以先问问小学生平时为班级做了什么?获得什么荣誉?进而帮助孩子们树立热爱自己的班级、尊师长、守纪律、讲卫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的思想,从小培养孩子们树立“班级荣耀,我骄傲!”、“我为班级添光彩!”的责任意识、紧迫感与使命感。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会有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热爱生活、关心集体、主动解决问题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六、法制观念渗入学生心中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学校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系统法治教育的主要基地。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机渗透了很多相关法律的基本常识与知识。例如三年级上《安全记心上》一课,有机渗透了《交通安全法》;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渗透了《环境保护法》;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阐述了《禁毒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的教学应依据教材的学科特点,以教材为依据,课标为准绳,做到有的放矢,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在课外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法治副校长、少先队营造一个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會三结合的法律网络系统。加强法制图片、法治墙报的宣传。通过道德讲堂、专家讲座、案例分析、视频观看、主题演讲、定期开展“我学法,我懂法”的主题班队会、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让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情,真正把法制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行动中去。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法、在思想上懂法、在行动中用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法治修养,从小培养孩子们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真正做到尊法、守法、用法。让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在每一个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青少年今后的茁壮成长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德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教师应以“培养良好习惯,奠基成功人生”为德育重心。按照从实、从小、从细、从严的德育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多元化构建德育氛围,润泽孩子们的心田,给小学生未来一个成功的起点。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J].中国教育报,2017-10
[2]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3]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