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评价

2020-09-08王凯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艾灸西医病程

王凯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由于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引发继发性的肾脏损伤[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除了肾功能减退外,往往还伴有全身多系统损伤,出现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失调[2]。研究数据[3]统计显示,国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2%~3%,近年来,其发病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如何有效干预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延缓其肾功能损伤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以原发病的治疗、控制血压及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饮食纠正等,但是效果不够理想[5]。而进入终末期的尿毒症阶段以后,患者就只能采用血液透析、肾移植等方法以维持生命[6]。温针灸是常用的中医干预技术,是将传统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形成的特色疗法。温针灸具有温阳散寒、改善血液循环、提升免疫机能的功效[7]。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温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2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7.4±6.9)岁;病程0.9~15年,平均病程(6.8±2.3)年。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48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7.4±6.9)岁;病程1.0~15年,平均病程(6.9±2.4)年。联合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57.6±7.1)岁;病程0.9~14年,平均病程(6.6±2.2)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标准;处于早中期,血肌酐(Scr) 133 ~442 μmol/L,肌酐清除率(Ccr) 20~80 mL/min;自愿参与;能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功能障碍;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严重性疾病者;妊娠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控制血压、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失调以及低蛋白饮食等。

1.2.2 联合组 采用温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穴位选取为:肾俞穴、脾俞穴、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大椎穴、命门穴、三阴交、足三里以及阴陵泉。患者根据穴位需要采取仰卧位或者俯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后,采用直径0.4 mm的毫针在选定的穴位进行快速进针,以患者有酸胀感视为得气。其中除了前三个穴位采用补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将2 cm长度的艾柱插于毫针的针柄上,点燃艾柱进行温针灸。对于不耐受艾灸温度的患者可加隔热垫片。每次选取5个穴位,交叉进行治疗。每天温针灸治疗1次,治疗时间20~30 min。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BUN)、Scr以及尿酸(UA)等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治疗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3个等级,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下降达到60%,Scr下降达到20%或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达到20%则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下降达到30%,Scr下降达到10%或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达到10%则视为好转;患者治疗后达不到以上标准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UN、Scr、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UA较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BUN、Sc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BUN/(mmol·L-1) Scr/(μmol·L-1) UA/(μmol·L-1)对照组 49 治疗前 11.98±2.19 230.78±19.72 469.52±23.76治疗后 10.21±1.85 202.60±15.41 418.13±19.91 t值 5.021 6.953 6.741 P值 0.043 0.017 0.040联合组 48 治疗前 11.92±2.24 233.81±19.69 469.60±23.70治疗后 8.54±1.73# 173.68±16.25# 410.02±20.10 t值 9.942 13.135 7.782 P值 0.003 <0.001 0.033?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造成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全身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8]。慢性肾功能衰竭虽然病情进展缓慢,但仍需要在早中期进行及时干预,延缓肾功能损伤的进展,防止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并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肾劳”“关格”“溺毒”的范畴[9]。中医认为其病机在于脏腑虚损,先天不足,因劳逸过度或者湿热邪毒外袭而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本虚标实,正虚邪实。因此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应固肾壮阳,益气生血,扶正祛邪[10]。温针灸是利用艾条作灸料,结合传统针刺形成的特色中医治疗技术。《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艾灸具有温通经脉、祛湿逐寒、行气活血的功效。而现代医学认为艾灸燃烧的热能经过体表的穴位刺激外周神经,传导入神经中枢,能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具有积极、温和的调节作用,能协调脏腑功能,起到一定的增强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效果[11]。而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之可强壮肾气、增强肾功能。脾俞穴乃健脾的要穴,与肾俞穴配伍,调理脾胃。关元穴能培元补虚,命门穴也有助于补肾培元,大椎穴归属督脉,能通调阳气,益气壮阳[12]。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两者皆有调脾补肾,补气益血的效果[13]。通过艾灸以上诸穴,不仅能发挥健运脾胃,温肾壮阳,扶正祛邪的功效,还能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延缓肾功能损伤[14]。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3.47%,且联合组患者的BUN、Sc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王延召等[15]的研究一致,显示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猜你喜欢

艾灸西医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婆婆迷上了艾灸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千万“别”艾灸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