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2020-09-07阿丽哈德克·哈德尔汗

写真地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天气预报

阿丽哈德克·哈德尔汗

摘 要: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可以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从而将极端天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文首先对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概念进行分析,并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所采用的探测手段等方面展开,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进行分析,最终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效率提升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P4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2-0262-01

1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相关概述

1.1 短时天气预报

一般情况下,长期的天气预报在十天以上,中期的预报则是三天到十天,短期的预报通常是三天,短时预报则是用小时来计算,一般是在十二小时以内。预报的内容主要有灾害性天气,对灾害性天气的类型、区域、影响时间和强度进行明确的预报。短时天气预报不像长期预报一样存在有空白区,电视气象预报也是和其他的电视节目一样,会提前录制,从预报到发布这段时间会存在有空白区。短时的天气预报就不存在有这样的空白时间。

1.2 临近天气预报

临近天气预报和短时天气预报存在有相似之处,对于时间的要求来讲,比较严格,基本上是要控制在12小时内,而且临近天气预报的要求较为迫切,时间相对较短,基本上是要在灾害天气来之前的两个半小时做好,这样人们就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来应对灾害天气。这也就是说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相对来讲更为精准。

2 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根据用户的需要制定的气象服务产品,尤其是在灾害性天气的背景下,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会给用户带来更加准确的气象咨询,用户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来应对灾害性天气,这对于防灾减灾具有突出意义。

2.1 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

短时天气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联系用户的需要,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及时的预报,并且发布相关的信息,气象部门可以联系灾害的类型以及规律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灾害性天气的预防路线,将信息及时的传达给用户,并且要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尽可能的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比如说,要及时的对台风进行预报,包括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等,加强短时和临近天气的投入力度,这样就可以大大的缩短空白时间,将台风的情况及时的发布出去,要对台风可能带来的破坏力进行预测,让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台风来临时,尽可能将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2.2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升

一个气象服务产品价值的高低,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標是准确性。通常情况下,时间的长度会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时间和准确率是呈反比的,也就是说,时间越短,准确率越高。灾害性天气的破坏力相对较强,短时以及临近天气预报就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由此可见,它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更是尤为突出的。比如说,能够及早的预测出暴风雨的天气,这样农户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防汛部门保证排水、加固堤坝等,会同地方政府组织转移危险地带及租住在危房内的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险,这样就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以及财产损失。

2.3 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要想确保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能够精准的监测、及时的发布,就需要有进步的技术作为支撑,气象部门的设备更新换代时间比较快,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创造了技术条件。尤其是计算机的处理系统对相关数据的处理,加速推动了气象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最新的天气雷达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降水进行扫描分析,为气象台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指数,然后经由气象信息台将气象信息及时的发布出去。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應用,短时临近天气可以说是气象服务产品中的“短平快”,其主要特点就是及时和准确。

3 提升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效率的重要举措

做好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期许,尤其是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作用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气象部门提升服务意识,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气象产品,来获得民众的认可。

3.1 对服务运行机制加以优化

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是气象单位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应对灾害性天气时,这项工作是核心所在,对天气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可以给政府以及单位提供更为直接的数据。所以说,需要将骨干成员组织起来,切实的将该工作落实下去。当局的领导需要以身作则,工作人员需要紧密的配合,配合政府和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3.2 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

为了确保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需要有精密的仪器作为支撑,需要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设备的配置以及技术的开发上。现代气象理所应当是要有先进的气象服务设备,构建功能完善的服务系统。尤其是要组织好创新团队,研究和预报灾害性天气。像是暴雨、台风等天气,可以从各个角度出发,做好预报的分析工作。

3.3 做好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

针对一些灾害性气象天气,气象部门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不同的区域实现无缝隙的全覆盖管理,要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实时的跟踪,实现精细化的管理,要切实的将灾害性天气的评估和预报工作落实下去,比如说,预测有台风,一方面需要了解台风的移动情况,另一方面还要预测台风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加以判断。台风结束之后,需要对相关的灾情信息进行搜集上报,这样也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可以更好的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4 结束语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给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气象信息,为我国各行业的防灾减灾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只是单纯的提升服务意识,还需要提升气象产品的服务品质,确保最终的服务质量以及水平能够满足各行业的需要,从根本上降低极端天气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书晓.浅谈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95.

[2] 梁桐,李红,农章.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南方农业,2020,14(11):161-162.

[3] 于洋.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J].农家参谋,2020(04):187.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天气预报
蚁先生的天气预报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如果
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中期天气预报
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气象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小小天气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