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弹药储存可靠性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07张秀娟

写真地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储存可靠性

张秀娟

摘 要: 在现代信息化作战及高技术战争中,精确制导弹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显著。因此,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军民双方结合自身职能特点与优势,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发挥承研承制单位技术与研制信息优势、院校的理论与学术优势及军方的军事需求与使用信息优势,各负其责、互惠共赢,积极走体系统合、军民融合的路子,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通用弹药;储存;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E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2-0206-01

1 通用弹药储存可靠性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弹药储存可靠性研究主要分为“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两个阶段。

1.1 数据获取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数据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可直接采用的环境应力数据库、材料元件失效数据库、典型部组件可靠性模型数据库等还不够完备,常常在开展型号弹种储存延寿试验时需要重复进行材料和器件级贮存试验。

1.1.2 自然储存数据匮乏

新型弹药储存期间与使用阶段,其性能与质量信息检测采集机制不健全、检测手段不完备、性能特征参数与失效阀值不确定,导致自然储存检测数据匮乏。

1.1.3 加速寿命(贮存)试验技术不完备

现有的71℃法、弹药元件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等,还不能全面覆盖新型弹药整弹及其元件部件的差异性,一些新元件和部件(比如带火工品的控制舱)加速贮存试验缺乏指导;加速寿命试验与服役过程环境效应的等效关系不清,造成加速因子、应力数量与水平的确定缺乏科学性,较难设计多环境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剖面,对冲击振动、电磁等复杂环境应力的研究较少,对产品在复杂应力交互作用下的研究也較少,全历程、多环境应力下整弹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缺乏,存在试验效率差、可信度低等不足。

1.2 数据处理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退化失效、偶发失效及两者竞争失效数据处理问题

新型弹药一些部组件为高可靠性、长寿命产品,在有限时间内,即使通过加速寿命试验也难以获得足够的失效数据,甚至会出现“零失效”,无法建立有效的寿命分布模型。目前,主要通过性能退化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但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实际情况中,与产品失效、可靠性和寿命有关的特征量难以提取和确定,且失效阀值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寿命模型的选择与验证中,性能可靠性模型一般比寿命模型更为复杂,过分依赖于模型的假设,不同模型可导致结果差异很大。此外,某些产品不仅存在性能退化,而且受某些随机因素影响而导致偶发失效。因此,退化失效与偶发失效的竞争失效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

1.2.2 多源数据融合问题

不同弹种、不同部组件,其设计研制、定型生产、储备管理和训练使用全寿命阶段数据,其来源比例、数据质量、数据规模等均有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难度较大。

2 通用弹药储存问题的有效对策

2.1 基于新理念的弹药包装设计研究

任何包装设计及运用都受到包装理念的影响,设计者有什么的理念,其包装设计就会有倾向性的主观变化。未来我国弹药包装设计应坚持作战理念、保障理念、整合理念、交互理念、生态理念,使弹药包装设计更好地满足战争需要,更好地服务保障。

2.1.1 基于作战理念的弹药包装设计

弹药作为典型作战装备,是为打仗服务的,无论平时储存时间多长,都是为了保持弹药的技术性能并满足作战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军弹药主要解决弹药长期储存的问题,以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震包装为主,以减少弹药受到潮湿环境、力学环境的影响。在面对力学防护设计时则较少考虑战场中包装抗冲击、抗跌落等情况,而抗爆及阻燃等极端恶劣情况基本并没有作为设计包装的需求。未来,弹药及包装要面临更加复杂恶劣的作战环境,包装设计必需基于作战理念,充分考虑战场环境、战场时机、战场机动及有关作战需求,如以平时储运包装的设计思路向平战结合的包装设计思想(储运发一体化)转变必将成为未来弹药包装设计的主流。

2.1.2 基于保障理念的弹药包装设计

包装是弹药全寿命周期内的保护措施,也是弹药与相关弹药保障任务建立紧密联系的载体。如,弹药包装表达了弹药的基本信息,弹药包装形态影响了日常作业效率,弹药包装决定环境防护能力等,因此,弹药包装直至使用前已经成为直观反映弹药装备基本情况和决定弹药保障的唯一载体。这一原因导致弹药包装在设计之初必须基于保障理念,以保障需求为牵引,全方位多角度考虑装卸匹配问题、堆积效率问题、密封启封问题、标志信息问题、储运防护问题等,使得弹药包装在盛装及保障弹药的基础上,更多地面向弹药的使用者和保障者。

2.2 衰减雷电磁场强

为了使雷电电磁屏蔽效果更加有效、可靠,我们按照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在库房敷设不大于5m×5m或4m×6m网格的避雷网带,作为新增屏蔽层。将屏蔽层利用引下线与建筑物接地装置进行可靠等电位连接(电气贯通)。或另外在建筑物附近敷设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人工接地装置,将屏蔽层利用引下线与该接地装置进行可靠等电位连接。屏蔽层接地装置应与独立接闪器接地装置进行电气隔离,二者地中间距应由《规范》公式(4.2.1-3)来确定,同时,还应满足二者中间距不小于3m。引下线可按照《规范》规定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标准进行设计。

结束语: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弹药引信的工作原理也在发生着改变。弹药储存可靠性主要反映的是弹药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经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以后,保持各项设计功能的能力。弹药具有的这种能力越强,其储存可靠性越好。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弹药能够保持预定设计功能的时间越长,弹药的储存可靠性越好。

参考文献

[1] 穆希辉,赵晓东.通用弹药储存可靠性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含能材料,2019,27(12):981-983.

[2] 熊尚,戴荣,纪京新.弹药长期储存可靠性数据分析方法[J].兵工自动化,2015,34(06):5-6+24.

[3] 高萌,王金柱,何学广.基于可靠性统计分析法的制导弹药储存寿命评估[J].装备环境工程,2013,10(04):110-113.

[4] 秦士嘉.通用弹药储存可靠性研究[J].兵工学报,1991(03):70-75.

猜你喜欢

储存可靠性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MAXIMO系统在数控设备可靠性维护中的应用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没有冰箱怎么储存食物?
松鼠怎样储存食物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冬眠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