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2020-09-07孔超

写真地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土建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孔超

摘 要: 为了保证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节约资源,在建筑施工时,一定要先区分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还要掌握水泥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然后才能根据该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本文就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2-0106-01

引言: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严谨科学的施工规范,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包括均匀性和完整性,避免由于混凝土生产过程产生的质量波动影响结构物的局部甚至整体外观缺陷。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也是切实关系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最为切实的因素。

1 土建工程混凝土的选材取质

1.1 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应用材料,就目前我国水泥市场上可以批量买到的品种来说,主要有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三种。其中,通用水泥又可以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硅酸盐水泥。此外,在水泥施工时应注意保持水泥库房的干燥,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建筑工地上的水泥应按照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及出厂批号进行标示,以便分类储存和应用。

1.2 骨料的质量控制

土建工程混凝土的骨料主要成分是砂石,根据实践,每一立方米体积的混凝土需要一倍半左右的砂石作为骨料。在一个建筑项目中混凝土的用量直接决定了砂石的用量,而骨料的选择也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造价。那么如何才能对骨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呢?

第一,骨料场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储量能够满足整个建设项目所需混凝土的计划量,而且要有富裕;选择天然级配与设计级配较为接近、人工骨料调整级配数量少的料场。选择一个的理想骨料场,就对整个工程进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骨科的选择。根据化学成分、杂质含量和颗粒形状的不同,骨料有粗、细之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钢筋净距离的三分之二 、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四分之一 、素混凝土板厚的二分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对少筋、无筋的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较大粒径的粗骨料。细骨料质地应坚硬、清洁,含水比重应保持相对稳定,人工砂饱、面干的含水比重不超过百分之六,必要时要加速脱水。

2 混凝土的配料和搅拌

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混凝土。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1 配合比

混凝土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混凝土生产时,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的配合比。

2.2 搅拌

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以下。

3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士在运输的过程中,为避免运输中出现分离、流动性减少、砂浆流失、过多温度的回升、坍落度损失和泌水的现象,则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混凝上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的运输到浇筑的地点,保证其浇筑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4 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4.1 浇筑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前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强度以及刚度是否符合要求;第二,要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的厚度,将这些结果记录在案,以备后需;第三,用清水润湿模板,清除模板内残留的杂物及钢筋下的油污;第四,检查模板上缝隙、孔洞是否都堵严实了,防止浇筑时有渗漏。

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浇筑混凝土时要分阶段进行,切忌焦躁;第二,每一层浇筑的高度都必须考虑结构的特点和钢筋的疏密程度。实践中,分层的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且最大不能超过500mm,平板的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一般为200mm。

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如果该过程不能保证连续性,那么间断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在前一层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一定要把下一层混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还要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混凝土污染。

4.2 养护

在建筑场所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混凝土固化的现象,这是由于水和水泥产生水化反应造成的,因此在浇筑后的初期要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来应对这种水化反应造成的裂痕,这些措施被称为混凝土的养护。根据温度应力学理论的要求,要想达到保温效果,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减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避免出现裂缝;第二,避免将混凝土放置在较冷的地方,应尽量使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第三,对用剩的混凝土保温,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的不融合现象出现。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目的在于使混凝土保持最佳的品质,避免冷缩和干缩,同时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尽可能达到预期的强度及抗裂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对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量的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控制好施工的质量,也就能确保土建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罗明明.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6(6).

[2] 陈观明.土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4).

猜你喜欢

土建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试析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