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高职高专院校治理研究
2020-09-07赵良
赵良
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单位内部控制,教育部先后在2013年12月和2016年9月印发关于高校内部控制的政策文件,对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以高职高专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内部控制对学校的重要作用以及与院校治理的关系,研究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控制体系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如何评价与考核等问题,为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参考,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高职高专;内部控制;院校治理
随着国家财政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全面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控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教育经费的监管,是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对保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工程。财政部、教育部明确提出教育系统要加快內部控制建设,并对内部控制建设定目标、搭框架、提要求,充分说明了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目前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呈现出“三先三后”的特点:先理论研究,后实践探索;先企业研究,后行政事业单位研究;先国外研究成果的简单介绍,后根植于中国企事业单位实际的特色研究。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正处于“风生水起”的关键时刻,部分学者已经针对单位常规业务制作了相应的风险点、流程、防控举措及制度设计范例等内部控制体系模板。而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很少付诸于实践,有些研究成果也并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
二、高职高专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
每个高职院校由于其办学规模、办学历史、区域位置不同,制度建设和治理水平差异较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基础和内外部环境也不同。本文将高职高专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概括为实现“四个平衡”。
1.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充分利用学校已经积累的管理基础与经验,引入风险控制思想,将风险控制环节嵌入到内部控制体系中。
2.实现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规性的平衡
外部合法合规与自身管理水平改进并重,实现两者间的平衡、兼顾和共赢。
3.实现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的平衡
逐步形成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的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及权责体系,并兼顾与原有体系对接,让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
4.实现微观内控和宏观治理的平衡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管理者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事务有效落地、执行到位,持续推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建设内容
1.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
高职高专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内部控制关键工作人员的要求,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2.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高职高专院校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基建业务和合同业务六大财政部明确要求的内容,以及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特点需特别关注的校企合作、校办产业、学生资助、财政专项项目等四方面业务。现举例论述如表1所示。
3.评价与监督
内控体系建设完成后,学校应定期开展内控监督和评价工作,确保内控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优化。它的程序应当至少包括:制定评价方案、组成工作小组、实施评价工作、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及编报评价报告等环节。通过内部评价监督,一方面可以提高内控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内控体系的持续优化和完善。
(三)建设步骤
无论学校规模和制度基础如何,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一般都需要经过以下五个阶段。
1.前期调研与方案拟定
主要包括在调研基础上进行团队组建,确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等内容。最后形成工作方案、计划以及访谈计划等成果。
2.风险评估与内控诊断
主要包括通过收集经济活动资料,进行识别与评估经济活动风险,梳理业务流程、识别控制点等内容,最终形成风险数据库,内部流程体系、缺陷清单等成果。
3.管理优化与内控手册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优化经济活动风险控制,确认内控改进方式与路径,汇编内控手册,固化内控建设成果。最终形成内控管理优化方案、内部控制手册等成果。
4.内控运行与监督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内控体系的试运行,持续对内控方案进行优化,建立内控评价体系,开展内控评价。最终形成内控评价手册和内控报告等成果。
5.内控信息化落地实施
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内控信息化规划与方案设计,进行内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内控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与上线试运行等。
三、风险管理——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延伸
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内控构建刚刚起步。近年来,面对自身发展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前景,学校在风险识别、评价、应对方面都缺乏实践经验,几乎未能建立有效的预警和防控措施。毫不夸张地说,在不久的将来,新一轮高职高专院校遭遇重新洗牌乃至失败,都可以归咎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失效。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有策略的管理风险,以确保自身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高职高专院校风险评估应涵盖四个流程: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学校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目标设定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在充分识别各种签字风险影响因素的同时,对关键风险点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进行风险控制
从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进行风险评估之后,找出涉及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会计控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按照已构建的内控体系中的控制目标和内容,以专门方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三)形成学校风险评估报告
学校应当设计风险评估样表,列出从单位和业务层面的风险点做好识别、分析、应对的基础性工作。完成表中所列工作之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撰写风险评估报告。报告至少应当包括基本情况、风险评估范围、事项描述、主要风险点击风险评级、主要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完成后应及时提交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对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重大风险,学校领导应当尽快安排确定解决方案,并要求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协调解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EB/OL].https://sjc.lyu.edu.cn/44/95/c8443a83093/page.htm.
[2]教育部.关于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财函[2013]142号)[EB/OL].http://www.njpi.edu.cn/sjc/54/f0/c2606a21744/page.htm.
[3]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EB/OL].http://www.shui5.cn/article/51/84487.html.
[4]赵丽生,等.高职高专院校治理:内部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科研课题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内部控制与高职高专院校治理研究”(课题编号:QDGW2018S10)。
作者简介:赵 良,山东济南人,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