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设计思辨
——以福建省立医院金山医院发热门诊设计为例
2020-09-07李艳英
李艳英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2020年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医院作为抗击疫情的阵地,如何设计安全、高效的传染防治楼成为时下医疗建筑设计的热门话题。法国Marie Christine Loners曾说过,“如果世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将科学、空间和人类三者认真地组成微妙的三部曲,那就是医院。”[1]发热门诊犹如一个微缩的医院,以“院中院”的形式存在于每个医院中。以思辨的方式设计发热门诊,打破传统格局,赋予建筑空间安全性、集约性、高效性,在如今看来显得尤为重要。
福建省立医院金山医院发热门诊建设的初衷是设立一处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临时性单层建筑。选址金山院区主入口西北角,即门诊大楼西侧狭长空地,退让距离满足相关规范及城市技术管理规定。由于用地进深方向受限,因此形成进深方向12m,开间方向54m单层长方形建筑体量。在医院方提出的要求中,应设置发热门诊区、肠道门诊区、发热门诊留观区(污染区),医护工作区(潜在污染区),医护后勤区(清洁区)5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如何在细长的体量中解决各区域的关系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和挑战。
图1 总平面图
1 功能决定入口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性在感染性医疗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发热疾病多为呼吸道传染,肠道疾病则多为接触式传染,它们均不同于普通门诊,其特殊性决定了建筑空间需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和逻辑性,以降低医院感染。因此,对各个分区的功能属性应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观察院区病人就医路线,将两个就诊区设置在东侧,有独立的出入口,且接近院区主入口,方便病人快速识别、到达(图1)。西南区作为医护后勤区、医护工作区,为在此工作24小时的医护人员尽可能创造良好的通风、采光环境。留观区考虑相对的隐私性,病人经由半户外候诊区绕至北面的留观区出入口(图2)。
图2 功能分区示意图
2 革新发热门诊建构
2.1 医患通道整合
发热门诊属于呼吸道传染,主要以空气方式进行传播。如何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病菌含量,减少病患之间交叉感染,最经济、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通风[2]。传统设计中往往因遵循三区两通道原则,机械地设置专用医生通道进入各个诊室。但实际使用中,诊室空间间接采光通风对病患和医护工作者而言,无论是就医体验或是工作环境的品质都较差(图3)。
图3 诊室传统布局模式
本次设计将诊室直接靠外墙布置,医护人员经由两道从清洁区进入污染区就诊的缓冲共享通道,病人则从另一侧候诊空间进入就诊共享通道后,进入各个诊室;并将传统医护通道、病人通道的线性空间置换成出入口形式的点状空间,高效集约了空间。在进深受限的前提条件下,置换传统两通道的概念,增加就诊空间的同时,争取到直接的采光通风,改善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图4)。
图4 诊室布局优化
2.2 一站式门诊空间+特色候诊
门诊区设计采用“一站式”的门诊就诊服务模式,用一个共享通道组织建筑空间,使病患在门诊单元内完成挂号缴费、候诊、诊疗、检查、取药等就诊环节,提高空间使用的高效精益,减少就诊患者空间感知的混乱度、流线组织便捷,缩短就诊时间,提升就诊环境安全感,减少交叉感染率[3]。就诊区与候诊区以独立的点状空间为构成框架,彼此相连又独立成区。
伴随信息化、数字化在医疗工作领域的快速发展,自助挂号、缴费机、排队叫号、智能发药系统的广泛运用,门诊的挂号收费、取药窗口随之简化,候诊区成为患者及陪护人员就诊前相对长时间停留的区域。结合福州湿热型气候特征,且发热门诊以呼吸道传染为主,候诊区设计中对该区块的自然采光、通风应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基此, 本次设计将发热门诊的候诊空间设置成半室外的“灰空间”形式,预检分诊后患者在外区候诊,未叫到号的患者不进入内区共享通道,控制人数,减少内区人员拥挤。半开敞的候诊区,能为患者及陪护人员提供舒适的物理环境,通透的视野,借景院区内的绿化景观,在有限的用地内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环境、现有景观来提升医院的就诊品质,具有间接的医疗作用。
3 更新留观病房模式
发热门诊留观区类似传染楼的标准护理单元,但规模更小。传统护理单元在医护工作区(潜在污染区)与每一间病房之间均会设置一间缓冲,医护工作人员由此进入病房(图5)。
图5 病房传统布局模式
然而,在与医院援鄂医护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新冠疫情期间,这些小缓冲间实际上存在交叉感染,大多封闭起来。因此,本次设计在进深有限的情况下,整合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的节点,医护人员经由专门通道缓冲进入污染区后再到进入各留观病房,回程经由专门脱一(防护服)、脱二(口罩等)两道缓冲带进入清洁区。采用这种方式压,缩了病房进深方向的尺寸,同时也满足两通道的感控要求,院感流线上更加合理(图6)。
图6 病房布局优化
建成后,使用实效表明,病房模式更新,提高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率,保障医护工作者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获得了使用者的认同。
4 设计体验式流线
诚然,建筑师往往习惯于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去审视设计,但医疗建筑尤其是具有传染特征的建筑仅考虑设计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换位思考,应从设计者转化成使用者,以同理心去体验建筑空间的合理性,并基此调整设计思路。
基于此,本设计方案模拟医护人员单向流动进行设计,平面布置如图7所示。
图7 平面布置
进入模式:在清洁区的穿衣间内穿戴好防护装备后,分两条路线,一条通过一道缓冲带进入医护工作区(潜在污染区),另一条通过两道缓冲带进入门诊区(污染区)。在医护工作区(潜在污染区)工作的医护人员通过专门的缓冲带进入留观区(污染区)对患者进行救治。
退出模式:污染区的医护人员完成工作后,通过脱一(防护服),脱二(口罩等)两道脱衣缓冲带返回医护后勤区(清洁区)。
由此通过进退两种模式实现了Donning (穿衣区)和Doffing(脱衣区)的分离设置,且进退路线分开,符合医院感控要求。
5 细节设计、体现用心
南丁格尔说:“医院建筑不应给患者带来伤害”,这也是传染性医院建筑设计的原则。因此,发热门诊设计注重体现在对所有使用者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双重尊重。考虑便捷的就医流程、良好的就医空气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病患者的隐私性。基此,本设计将发热门诊的咽拭子采样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建筑北面,穿过门诊区与候诊区之间的通道绕到建筑后侧进行采样操作,既保障了采样者的隐私性,同时照顾到候诊区域人员的安全性。
候诊区通过座椅的排放方式,划分出成人候诊区、儿童候诊区两个相对独立区域。儿童候诊区设置在候诊区前端,具备更好的物理环境条件,体现对易感染、免疫力较差的就诊患儿的关怀。
同时,根据统计数据,发热门诊成人患者的数量大于儿童患者。在门诊诊室的分布设计中,将成人诊室、备用诊室设置就诊区域的前端,儿童诊室靠后,将相对多的就诊人流通过设计手法置于前区活动,减少了后区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除了空间布置的用心设计,建筑构件的设计也包含其中。不同区域缓冲门的开启也值得推敲。通常缓冲门不两两直接相对开启,都要错开布置,且缓冲门必须由干净区域开向污染区域。
医疗废物暂存间对内区开门的同时,也宜将门直接开向户外,便于护工收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必须有各自独立的洁具间等。这些细节在感染医疗建筑的设计中常常被忽略。
在医护工作区(潜在污染区)与留观区(污染区)之间的缓冲间,设置了一个传递窗开向污染区,解决了两个区域间医护人员物品的紧急传递。
6 结语
在细长的体量中解决各区域的关系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和挑战。感谢援鄂抗疫医疗工作者,在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中,了解到抗疫前线的实际使用体验与需求,通过对以往设计的反思,采用整合门诊医患通道、一站式门诊就诊、半开敞候诊空间、留观病房模式更新等一系列设计手法,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就诊空间,体现了对病人及医护工作者的关怀。惟愿设计的建筑空间能成为他们的一道坚固铠甲,病毒不再,关怀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