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技术体系研究

2020-09-07李齐丽朱高儒

交通运输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边坡公路

李齐丽,刘 杰,朱高儒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28)

0 引言

绿色公路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交通强国建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理念应贯穿公路建设的全过程。绿色公路建设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域植物保护是绿色公路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当前道路生态学、干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研究重点[1-3]。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有学者对公路生态保护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4-6],随着对道路生态保护的重视,研究重点由单纯的物种保护转为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多层次的保护[7];21 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围绕道路生态影响、道路生态系统的绿化恢复、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公路生态保护理论研究[8-10]。在公路生态保护技术方面,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成果斐然。传统应用技术集中在边坡、取弃土场的植物选择、基材配比、工艺工法等方面,并开展了大量工程应用实践[11-14]。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土壤基质改良、植物群落演替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15-18]。总体而言,对路域植物保护的理论研究较少,自然理念讨论不足,研究内容存在区域范围小、对象单一等问题,对路域植物保护和恢复技术研究不多且缺乏系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全面展开的当下,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路域植物保护的需求。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是以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基本理念为依据的植物保护新理念,已经广泛应用在林业、园林、湿地修复等领域并取得良好的成效[19-21]。此前有学者提出近自然道路、公路近自然生态设计等相关理论与技术[22-23],但是没有深入研究和论述。本文将“近自然保护”理念引入绿色公路建设领域,将其明确为“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从设计、施工、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技术体系。以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以期丰富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提升路域植物保护技术水平,为公路植物保护提供技术示范和案例参考。

1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解析

1.1 概念解析

当下针对近自然理念的研究主要是从近自然林业、近自然园林、河溪近自然治理的角度开展的,其理念及技术手段为路域植物保护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结合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和植物保护技术要求,参考“近自然林业”“近自然园林”“近自然河道”等相关理论[24-26],本文认为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是:在路域范围内,以生态学为指导,在公路设计、建设、管理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减少公路建设对路域植被的破坏,并在人工辅助下修复被破坏的路域环境,模拟接近自然状态的植物群落,恢复路域植物自我更新演替的原动力,以此最大程度地保护路域植物,实现公路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2 特征分析

(1)整体性

以往的公路建设活动对路域生态系统产生过不良影响,归根到底在于传统的道路工程及相关学科在研究问题时,往往把路域生态系统这一整体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研究各自的特征之后,再综合得出总体的特性[27]。而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是从路域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植物保护方案。

(2)自然性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不是重建自然环境,而是对自然的维护与保留,强调最大程度地保护路域原生植物,保留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尽可能减少人为痕迹,控制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3)生态性

模拟自然,按当地潜在植被类型选择群落的建群种和灌木层的优势种,营造与区域顶级群落接近的植物群落,演替为具有多重效益的系统。

(4)节约性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由于是对自然的保留与模拟,强调的是后期管理,弱化人工调控,更依赖自然界本身的恢复力,减少了公路后期养护管理成本。

1.3 基本原则

(1)生态引领,保护优先

生态引领要求坚持“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的前提是要摆正公路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公路工程是环境的一部分,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把设计作为植物保护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在设计阶段合理选线,按“少剥、少切、少砍、少盖、多恢复”的思路,将路线作为资源配置,避免大填大挖,充分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公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为依存。

(2)尊重自然,生态平衡

践行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需要在公路建设中对路域自然群落进行模拟,保持群落内的各项指标,例如可以保护表土,收集利用土壤中种子库模拟恢复自然群落。植物近自然保护设计强调植物选择的乡土性和地带性,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植物区系和地被特征等方面资料,在配置中通过选用乡土树种为基调树,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同时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打造复层结构,并适当考虑种间关系,使群落中各种植物能够和谐共生。

(3)因地制宜,节约利用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重视对自然力的利用,发挥生态效益。在公路建设中注重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边坡生态恢复中,尽量就地取材,使用乡土材料,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提倡减少管理,甚至是无人工管理,借助自然力让路域植物自我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群落优胜劣汰的功能,实现自然演替,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工管理及养护的成本。

(4)全方位、全过程保护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应覆盖公路、桥梁、隧道、房建、机电等公路建设领域相关的全方位,并贯穿公路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实现从科研设计、建设施工到养护管理全过程参与植物保护工作。

2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技术体系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要从全寿命周期出发,统筹考虑公路建设各领域,构建合理的技术体系。本研究从近自然设计、近自然施工、近自然管理三方面展开,提出建立如图1 所示的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技术体系。

2.1 近自然设计

“近自然设计”是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如图2 所示,近自然设计主要基于促进恢复路域植物自我更新演替的考虑,强调“干扰最小化”,利用绿色选线技术将人为干扰控制至最低水平;同时强调“设计自然化”,使用生态边坡修复、自然群落设计、土壤种子库利用等技术将路域植物模拟为接近自然状态的植物群落。

图1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技术体系框架图

图2 路域植物近自然设计技术框架图

2.1.1 生态选线及优化

(1)整体生态选线技术

将植物保护作为公路选线的重要指标。传统公路选线技术方法通常以经验判断和工程参数为主,忽略了植物影响的定量指标。利用完整的遥感图像处理平台(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ENVI)分析天然林分布情况[28],结合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分布,构建区域道路生态安全格局,以最短穿越路径、最小生态影响为原则进行公路生态选线,选出对植物破坏最小的公路线位。

(2)局部路线优化技术

传统公路线形优化常以土石方费用最低作为目标函数,缺少对植物保护的考虑。将植物群落分布、古树名木作为变量和约束条件,应用于平纵断面优化设计中,实现高精度路线优化,避让特色植被、重点保护植物、古树名木等保护目标,或以桥梁或隧道等形式穿(跨)越,尽最大努力保留原生植被。

2.1.2 植物群落重建

(1)植物选择

选择路域几处典型天然林作为样本地,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判断本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类型,然后根据公路现场环境,确定植物群落设计的先锋树种、建群种和伴生种。

(2)复层林群落结构

复层林结构不是简单的“乔灌草”模式,而是要形成自然或近自然森林的结构和环境,地上和地下多层次、多物种、多生境。不同的复层林结构可以起到不同程度隔离、防污染的作用。在植物群落结构设计中采取复层林、短期与长期效果相结合的互补模式,即下层多种类目标树种混合密植、上层配置速生先锋树种,起到遮阴木和肥料木的作用[29]。

2.1.3 生态边坡修复

生态边坡修复是根据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等原理,对边坡创面进行生态恢复设计,提高边坡创面稳定性,恢复边坡植物群落,实施综合管理[30]。边坡生态恢复是利用客土喷播、植物纤维毯、植生袋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表土利用、自然植被诱导、乡土植物等综合设计边坡植物群落,在坡面构筑一个适合植物生存的生态系统,提高坡面的稳定性和抗冲刷性。为了体现对自然最大的尊重和保护,边坡修复尽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绿色、生态、无污染、可循环的材料。

2.1.4 土壤种子库利用

土壤种子库是指土壤表面及内部所有种子的总和。对于生态敏感路段,丰富的种子库对植物物种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31]。

土壤种子库采用成熟的取样方法,即大数量的小样[32]。样品被采集后,种子库的鉴定技术方法有两种:物理方法和萌发法。物理方法是直接从土壤中分离出种子来,然后记数;萌发法是让土壤中的种子萌发然后记数萌发的幼苗[33]。对于原生植被濒临消失的敏感区,可充分利用清表收集的土壤种子库恢复原生植被群落,根据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群落结构配置,恢复受损植被。

2.2 近自然施工

“近自然施工”是路域植物近自然理念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近自然施工突出施工中的灵活设计和最大化保护,从施工前准备、主动施工保护、近自然地形处理、表土利用及土壤基质修复四个方面,最大程度地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植物。

2.2.1 做好施工前准备

(1)严格植物保护制度

施工前要制定严格的植物保护制度,在进场前设置专门的环保组织机构,对植物保护进行专门监管,组织专业团队对路域植物进行摸查,召开植物保护专题会,因地制宜制定植物保护与移栽实施方案。

(2)优化临时用地布置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取弃土场、梁场、拌和站等临时场地布置,取消不必要的临时场地,节约用地,从而减少生态破坏,保护沿线植物。

2.2.2 主动施工保护

(1)严格设置“环保绿线”

明确施工清表范围,设置“环保绿线”对沿线植物进行保护。在清表之前划出环保绿线,即路基压实边界到公路征地界范围的区域[34]。该区域是植物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尽可能保留环保绿线范围内的原生植被。

(2)灵活施工

根据不同区域植物的特点灵活施工。例如,在桥梁施工中,尽量缩小施工的作业面,采取截枝、断顶的方法,保护桥下树木;对于互通区的植被,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原地保留。

(3)合理安排施工时序

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便道修建,从而减少用地和对植物的影响。例如,建设桥隧相连的隧道时,先修建桥梁,再修建隧道,这样可以减少因新建施工便道带来的山体破损和植被破坏。

2.2.3 近自然地形处理

参照邻近未受干扰的地形地貌特征,基于生态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边坡和场地进行动态设计,营造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地形地貌。在确保稳定性的前提下放缓坡面和场地,边坡设计可因势就形,自然过渡,尽量避免坡面平整和坡底坡顶呈折线,坡面可修整成圆弧形,使视觉效果更自然,减少人工痕迹。

2.2.4 表土利用及土壤基质修复

(1)表土利用

表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土壤种子库,可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等因素,结合工程特征和施工工艺,因地制宜地制定表土收集与调配利用方案。

(2)土壤基质修复

土壤基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对于自身条件恶劣的土壤,可以利用修建公路的机会,采用客土改良、污染土壤修复等措施使之接近自然土壤。土壤具有高度的微生物多样性,应保持其这一特点,促使其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促进土壤生态系统及植物群落的良性发展。

2.3 近自然管理

“近自然管理”是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最基础、最可靠的保障。近自然管理是一种去管理化的途径,强调对自然力的运用,在后期管理中,注重大自然自我净化修复的能力。近自然管理主要是对植物生长进行监测,减少人为干扰,保证植物群落的自然性。

2.3.1 植物群落监测

管理人员需要对群落演替进程进行监测,时刻观察植物群落的模拟以及群落演替的进程,建立信息系统,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扰,如清理外来植物,让群落处于正常演替状态。

2.3.2 保护宣传

运营期间做好环保宣传和防火宣传工作。运营期间可能导致火灾的隐患主要来自人为因素,如在林区抽烟并乱扔烟头、野外用火等。杜绝火灾隐患主要靠宣传,加强司乘人员的防火意识,如在公路沿线和观景台设置防火警示牌,提醒过往人员严禁野外用火、严禁往车外乱扔烟头等,尽最大可能预防火灾的发生。

3 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昆磨高速公路小勐养至磨憨段(以下简称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腊县境内,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85 银川—昆明段的联络线G8511 昆明—磨憨(口岸)的末段,是连接我国中部、西部及通向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公路通道。项目建设总里程167km,建设工期3 年,于2015 年12 月开工,2017 年9 月通车。

项目所在地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热带北部边缘,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森林覆盖率为80.8%,保存着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原始风貌最完整的热带雨林,享有“植物王国”“绿色王国”的盛誉。

3.2 近自然设计

3.2.1 主动设计,源头避让

(1)绿色廊道选择

针对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特征,充分利用廊道资源,尽量将新建半幅线位的廊道与老路廊道叠加(见图3),实现线路在廊道上的集约节约,避免造成新的生态破坏。

图3 利用老路从源头上保护沿线植物

(2)生态选线及优化

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设计中,将植物保护作为生态选线的重要比选内容,采用平面分离、纵面分台、交叉换岸、“扭麻花”等方式,对热带雨林进行提前避让,实现减少占地19.91 公顷,减少砍伐森林19.7 公顷。在此基础上优化局部路线避让古树名木(如图4所示),通过合理布设线位,共避让古树11棵。

图4 优化设计避让隧道口古树

3.2.2 生态边坡,绿色防护

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设计中,结合边坡特征,对绿色边坡修复方案进行探索,包括绿篱笆生态修复技术(见图5)、新型基材砖边坡防护技术和新型植生袋边坡防护技术,且边坡修复材料尽量选用竹篾、树干、废旧木板等可降解、无污染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图5 绿篱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于边坡修复

3.3 近自然施工

3.3.1 场地资源统筹规划

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中,通过调整沿线取弃土场、梁场、拌和站等场地位置,取消不必要的临时用地,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保护了沿线植物。如图6 所示,T 梁预制场与便道集中布设,减少了占地和对植物的影响。

图6 T梁预制场与便道集中布设

3.3.2 主动施工保护

(1)灵活施工

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采用灵活的施工方式,对于与桥梁基础位置不冲突的高大树木,采取断顶、截枝的办法最大限度保持树木的完整性(见图7)。此外,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保留互通区三角区的橡胶林,公路建成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橡胶林景观。

图7 桥下植物保护

(2)合理安排施工时序

施工时序方面,在修建七道班隧道时,先修建桥梁,再利用桥梁修建隧道,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减少了便道的开挖,从而减少了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如图8所示。

图8 先修桥梁再修隧道以减少便道修建

3.3.3 表土收集利用

在明确施工范围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清理收集开挖控制线内的表土,集中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将表土回填至需要绿化的区域,如图9所示。

图9 施工前清表和表土回填

3.4 近自然管理

3.4.1 持续监测

小磨高速途经的热带雨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并且该公路运营后对区域产生的影响目前无法预测,所以设置专人对沿线环境进行长期监测,一旦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汇报并邀请专家协助解决,以长远的眼光保护公路沿线植物。

3.4.2 环保宣传

小磨高速是云南省建设的国际大通道昆明—曼谷通道中的重要一段。随着小磨高速的建成,昆明至磨憨口岸实现了全程高速化,吸引了大量游客,人流量的增大加大了环境压力,因此小磨高速在运营阶段加强了环保宣传,在观景台设置告示牌,提醒游客自觉保护环境。

4 结语

本研究将“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引入公路建设植物保护领域,提出了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的概念,分析了其整体性、自然性、生态性、节约性四大特征,提出了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应遵循的原则,从设计、施工、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了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技术体系,并以小磨高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旨在提升路域植物保护技术水平,为公路植物保护提供技术示范和案例参考。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保护了森林19.7 公顷、珍稀植物3 600 余株,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

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后续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进一步完善理论。本研究是将“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念引入公路建设领域的探索,其内涵、特征及原则等理论难免存在不足与疏漏,需要进一步完善。

(2)尽快形成技术体系。本研究提出从设计、施工、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技术体系,但是目前诸多方面尚不完整,在模拟自然的植物群落设计和土壤种子库利用方面的探索不够深入,路域植物群落稳定性尚不清晰,在后续的研究中需继续完善与深化。

(3)推进管控标准化。通过小磨高速改扩建工程实践发现,路域近自然植物保护理念应用于实践时,除了理念和技术外,还需要建设单位的有效管理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健全管理制度,推行标准化施工管理,是建设理念和技术成果落地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边坡公路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断想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